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译外国之语 通中国之文

——清末京师大学堂译学馆

作者:特邀撰稿人 丁 好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2-28 星期二

    清代,中央机构的正式文书普遍采用“满汉合璧”的书写方式,有时还会根据需要增加不同民族的文字。可见,清廷对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早有认识。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清廷对外文愈发重视,逐渐设置一些翻译机构,培养高级翻译人才应对西方事务。于是,译学馆等应运而生。

缘起背景复杂

    清代乃至以前,有很多外国传教士来华,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中文,并具备日常翻译的基本能力。但中、外文语法结构大不相同,特别是西方的专有词汇,只能口头解释,笔译成文就很难看懂了,“诸皆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止,不敢妄增闻见,致失本真”。因此,外国翻译者往往需要同中国人合作才行。

    鸦片战争后,原本闭关锁国的清廷不得不开始与外国进行大量的官方交涉,但由于语言不通带来了诸多不便。一方面,清廷官员因不懂外国语言文字,在沟通时经常陷入较为被动的局面,造成“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的情况。另一方面,外国侵略者也不懂中文,因此希望以其本国文字作为沟通工具。

    清咸丰八年(1858),清廷与英、法、美、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特别是在中英《天津条约》中第五十款,约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俟中国选派学生学习英文、英语熟习,即不用配送汉文”。而条约中的另一个约定“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辞)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这让清廷认识到必须尽快培养翻译人员,以免在今后的交涉中更加被动。

    咸丰十年(1861)十二月,恭亲王奕訢等上奏建议设立京师同文馆,为清政府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这是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次年,改为译学馆,设英、法、俄、德、日等语言文字专科,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均延续同文馆旧制。

办学特点显著

    译学馆作为京师大学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章程被囊括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主要内容包括:立学总义、学科程度、入学毕业、学生规则、教员管理员、附学、编纂文典等7章,共43节。译学馆“以译外国之语文,并通中国之文义”为办学宗旨,学制5年,学员年龄要求为12岁到20岁,口齿清晰、中文通顺、无不良嗜好等,如能具备一些外语基础则更好。毕业后,译学馆的学员按照成绩供朝廷选拔录用。

    译学馆的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外文学科主要有英、法、俄、德、日5类,学员可选择其中一类学习。此外,学员还需要学习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理化、图画、体操等“普通学”和交涉、理财、教育等“专门学”。课程的设置不仅较为全面,还会随着需要不断增补完善,确保培养出能与外国沟通交流的可用之才。学员在课程完成后,需要进行考试,以历史类试题为例,10个题目中既有“太祖以七大恨誓师伐明所谓七大恨者何也”,又有“试述渤海兴亡之大要”,考试内容十分广泛。

    清廷对译学馆办学十分支持。办学场地是在京师大学堂附近专门购置的。但随着学生的增加,场地逐渐不能满足操练需要,急需扩大面积。经学务大臣上奏,清廷很快将译学馆隔壁的一所东骡圈划拨为操场。译学馆还特别设置了文典编纂处,设总纂、分纂及翻译等,“以品汇中外音名,会通中外词意,集思广益,勒成官书”,方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毕业前景有着落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十五日,光绪帝令译学馆等学堂学生专心向学不干预政事的上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虽然筹办译学馆是清廷带有极强目的性和功利性的举措,但学员们在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背景下,思想活跃,迫切想为清王朝谋求出路,经常给清廷“条陈时事”。然而,这并不是清廷的办学初衷。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十五日,光绪帝上谕译学馆、实业学堂、贵胄学堂、法律学堂、法政学堂等重要学校,称:“学生理宜专心向学,不应干预政事,致违定章,著学部晓谕训饬,并通行各省学堂一体申戒。”这也反映出晚清政府不思变革进取,只求能用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的心态。

    由于译学馆的官方办学地位,毕业生可以通过朝廷选拔后赐予科甲出身,直接出仕为官。这是清末新政时期产生的特殊选才制度,主要用于奖励新式学堂毕业生和留学毕业生。译学馆的毕业生若想获得这种奖励,首先要通过毕业考试,学部对于毕业考试的评定标准有明确规定,需要综合各科考试和平时成绩。最终评定时,80分以上为最优等,70分以上为优等,60分以上为中等,其他均为下等。同时,为了防止学员偏科还特别要求,如果主科中有一门不得分,平均分为最优等的,要降为优等;平均分为优等的,要降为中等。只有达到中等以上的毕业生,才可以赐予科甲出身。因此,学员们必须勤学苦练,争取好的出路。被赐予科甲出身的毕业生,有的发挥所学,“酌派出洋”;有的则直接留京为官,后又从事涉外工作。如:译学馆甲级学生钱文选,攻读英语,完成学业后以七品京官任用。宣统二年(1910),他任驻英留学生监督,著有《美国制盐新法》等,是译学馆毕业生中的优秀典型。

    译学馆的出现和清末贵胄学堂、实业学堂等类似,都是清廷推行新政的产物,妄图延续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时的清廷早已腐朽没落,不可能通过学习西方的“器物之学”重整旗鼓,只能在苟延残喘中走向灭亡。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2月24日 总第3772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