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山水共生 人文荟萃

——走进临海岭根村

作者:黄祖华 朱灵飞 牟玲丽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1-11 星期二

开栏语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古村落被建筑学家喻为“空间说书者”,穿越千年,这种鸡犬之声相闻,炊烟袅袅的乡村美景,至今仍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浙江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溪山生色、人文荟萃”的临海岭根村;“千户石屋鱼鳞叠、半住山腰半水滨”的温岭里箬村;“雕梁画栋、古韵绵延”的仙居高迁村;“山水画廊、华堂三台”的三门东屏村;“霞客古道、千年古村”的天台张思村;“潮水尽头如梦令”的黄岩潮济村……这里散落的一座座古村落,串起了台州千年的文化与历史。

    展示村落文明,保存历史记忆。为再现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自即日起,本报与浙江省台州市档案馆特别推出《寻踪觅迹·古村拾遗》栏目。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端去探寻古村落中青砖黛瓦间的遗迹,发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环宇皆山,蜿蜒迤逦。岭根村因地处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以东的琅坑岭岭脚而得名。这里群山环绕,古民居鳞次栉比,形成一幅具有山村特色的美丽画卷;这里“人瑞”故事广为流传,清代老人王世芳,寿享期颐;这里革命志士层出不穷,他们为振兴中华,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长寿老人 流芳百世

    岭根村三面环山,形如九龙会聚,可谓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在岭根村村口,立有一座“升平人瑞”牌坊,该牌坊是清乾隆年间下旨为王世芳而建。据记载,王世芳七代同堂,亘古鲜见。他在世时有子4人,孙11人,曾孙5人,玄孙7人,来孙8人及来孙之子1人。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王世芳中秀才,乾隆十三年(1748)为贡生,后任职遂昌训导。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帝引唐宋“九老会”典故,准备在崇庆皇太后七十大寿时,招请“三班九老”(即70岁以上的文、武臣及致仕)到香山静宜园为太后祝寿。随后,王世芳有幸被选荐进京,得到皇太后的赏赐。乾隆三十三年(1768),乾隆帝下旨在王世芳的家乡岭根村建“香山九老”木牌坊,以昭“升平人瑞”。两年后,王世芳奉诏进京参加乾隆帝六十大寿庆典,并授予国子监司业,旨意“在籍食俸”。乾隆帝见到王世芳,“慈颜大悦,赐宴于太和殿……复亲赐碧玉朝珠百颗、白碧如意二枚”。此时,他仍然康健,甚至“便利如少年”,成为京师“奇观”,被许多文人记录在笔记中,如清代作家钱泳著的《熙朝新语》等。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帝再邀“三班九老”进京为皇太后隆庆八十大寿。王世芳又奉诏进京祝寿,他在“三班九老”会上“精神矍铄,视履康强”并赋诗十首恭呈皇太后。

    王世芳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不仅是因为长寿,还有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在遂昌训导任上,他兴义学、重教育,主编纂、修县志,曾为《平昌王氏宗谱》、奕山《朱氏宗谱》撰序。除此之外,王世芳还在遂昌各地治水、造桥、修城,改善了当地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辛亥志士 载入史册

    山水行胜,必显于人。据《历史文化名村——岭根》记载,在辛亥革命的大潮中,岭根村共有13位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挺身而出。如著名的近代革命志士王文庆,现临海市区的“文庆街”即为纪念他而命名。

    1900年,王文庆就读于东湖书院,后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法政大学。留学期间,他结识陶成章、龚宝铨、魏兰等革命志士,积极参与反清活动。1907年,王文庆与陶成章等谋划起义,并回国在沪主办启东学校,与绍兴的大通学堂、安徽的巡警学校相互呼应,策动皖浙起义。失败后,他避难南洋,在槟港中华学校任教,与孙中山、黄兴等交往共事,结下深厚情谊。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在即,王文庆应黄兴电召率泗水华侨青年赴广州参加起义,因遇大雾滞留香港。这时,黄花岗起义不幸失败,广州城一片白色恐怖。当王文庆得知还有许多起义的人士被困城内时,冒险入城,营救大家,而后乔装潜往上海。武昌起义成功后,他又策划杭州新军起义,率部分敢死队队员投入战斗。同年11月,南京之战打响,王文庆率敢死队300人及来自台州的光复军500人,冲锋肉搏,为攻占南京作出贡献。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授王文庆为南洋宣慰使。他则以袁世凯违背民意和孙中山的主张,辞不受职。1917年,王文庆奉孙中山之命,南下广州策动粤、浙两军联合护法,并当选为护法国会参议院议员。

    1925年2月3日,王文庆积劳成疾,不幸病逝。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得知他病逝的噩耗后,起草了《发起开会追悼王文庆通告》,称其为“光复旧勋”“名满东南”。

    古迹遗存 俯拾皆是

    走进岭根,历史遗存,俯拾皆是。青砖黛瓦的古民居紧密相连,回廊相通,是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的外在体现。

    王文庆故居是岭根村保存较好的古建筑之一,始建于1917年,1926年建成。故居为双台门进出的深宅大院,东南砌高墙,南院外绕溪,共有大、小房33间。2001年2月18日,王文庆故居被列为临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文庆故居的前台门上挂有著名书法家章梫在“民国二十二年仲夏”题写的匾额“居之安”。门楣上,刻有“双狮玩球”石雕。走过卵石铺设的通道,进入二台门,便会看到“太原世胄”的匾额。

    王文庆故居的中堂内高悬“雍睦堂”木匾,中堂柱头的雕龙与天井的凤凰呼应,寓意“龙凤吉祥”。中堂柱的础石上则精雕着十二生肖,梁枋雕有各种图饰,梁板上绘有山水风景、飞禽走兽等。绕过中堂屏壁,便能看到狭长的后天井,地上则有用卵石铺嵌的圆形蝙蝠、鹿和龟的图案,与中堂屏壁上福、禄、寿三星的灰塑相互呼应。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这个被称为“长寿村”“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小山村,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其传统文化之根脉愈发凸显。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月7日 总第377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