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难忘家乡年

作者:华自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1-21 星期五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间,又快到春节了。喧嚣的都市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临街店铺大门上挂着大红的灯笼,贴着喜庆的春联。置身其中,看着周围人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年味儿不够浓厚、气氛不够热烈,还是小时候在家乡过大年的记忆太深刻?此时此刻,脑海里回荡的全是在家乡过年时的情景。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开启了喜迎新年模式。确切地说,一进腊月,大人们便开始筹备过年了。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你擦桌子我扫地,分工明确。

    那时,每逢“三六九”(即农历每个月的初三、初六、初九),大人小孩都喜欢去邻村赶大集。进入腊月,大集上变得更热闹了,四邻八村的人们都聚集到这里买年货。孩子们更喜欢赶大集,除了凑热闹,还能买好多平时家长不让买的零食和玩具。我喜欢赶大集,那里吃的、喝的、玩的什么都有,特别是可以买到我最喜欢的甘蔗和炸糕。印象中,家乡只有在过年的大集市上才能看见甘蔗、吃到甘蔗。大人们说,甘蔗长在南方,北方不常见,还开玩笑地说:“你可以在秋天吃未熟透的玉米秆,其实都一个味儿!”我竟然信以为真,后来尝过才知道,虽然玉米秆也略甜,但跟甘蔗的味道还是没法比,差别太大了。炸糕更是我一年到头只有在过年集市上才能买到吃到的美食。炸糕外面一层炸的焦焦的、香香的,咬一口,里面的红糖馅不稀不稠,特别好吃。一般来说,我一口气能吃四五个,但大人们说,吃多了不好消化,所以每次只让我吃一个。孩子们边逛边吃,大人们则边逛边买年货,给一家老小准备新衣新鞋。那时候,虽然家家户户都不是很富裕,但也会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拿出来购买年货,一家人开开心心过大年。

    等到临近过年的时候要干的活就更多了,炸带鱼、炖肉、炸油条、蒸花糕、蒸馒头、炒花生……家乡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蒸馒头、炖肉。蒸馒头比较热闹,记忆里,母亲和面、醒面、揉面,蒸馒头蒸花糕,小孩子则玩捏面团,跟母亲一起学习蒸各种动物形状的花糕,有兔子、小刺猬、鲤鱼、小蛇等,并负责给各个“动物”安上用绿豆、红豆、花生等做成的“眼睛”。随后的几天里,各家的灶台都是热气腾腾,风箱拉得呼呼作响。

    父亲为了过大年还特意在院子里的东北角垒了一个新灶台,并用一块薄薄的石板压住,烧柴做饭时直接拿掉石板就可以了。妹妹平时爱看书,家务活干得少。有一次过年前,母亲准备蒸馒头,便跟妹妹说让她一会儿过来烧柴。妹妹听后随即拿着一本书走到灶台前,蹲下身子拿打火机点燃柴放进灶台里,然后一边看书一边不停地往灶台里添柴,不停地拉着风箱。火越烧越旺,很快就烧掉了一大堆柴。这时,母亲走过来,发现不对劲,大喊一声:“妮儿啊,石板还盖着灶台呢,锅也没放呢。”父亲和我听见也赶过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笑作一团。馒头蒸好后,父亲开始着手炖鸡、炖猪肉。肉熟了,满院子飘香,孩子们不时地咽着口水。父亲给我们一人拿一块肉,让我们先吃。

    小年过后,人们开始写春联和福字,但是写好了春联和福字不能立刻贴上,一定要等到大年三十才能贴。小时候,村里识字的长辈不多,有一位村小学老师就经常自己掏钱买笔墨和大红纸,免费给各家各户写春联。乡亲们认为他写的字大气、喜庆,每年都请他写,有时候带一包炒的花生或瓜子,有时候带点水果、玉米面等,总之也不空着手。老师写好对联给了乡亲们后又总是让他们带回点烟、茶之类的。老师写对联的时候,旁边还有很多孩子跟着学习,我就是其中之一。老师特别喜欢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让我们从基本笔画开始写,每一个笔画都让我和小伙伴们练了又练。每次写完,我们还请老师评价谁写的最好看。不久前,在一位朋友家写毛笔字,她还夸我写得好。我说,这都是那时跟老师学的。

    腊月二十五前后,家里开始炸美食了,炸油条油饼、炸麻叶子(排叉),炸肉丸子、白萝卜丸子、菜丸子。刚吃了炖肉,就开始吃炸美食,这也是我和弟弟妹妹期待的。母亲一般把炸各种丸子放在最后,有时也让我们帮忙炸,并一再叮嘱要小心。弟弟最喜欢吃丸子,所以他每次干活的积极性都特别高,目的是为了能第一个吃到刚出锅的丸子。母亲把炸得金黄的丸子用笊篱捞出来,控了一会儿油,还没等放入盘中,弟弟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吃。“烫啊……”他一边吃,一边吸溜着,嘴里不停地往外吐着热气。母亲说:“着啥急啊,又没人跟你抢。”话音刚落,我和妹妹已经端着一盘刚出锅的丸子跑了……

    转眼间到了大年三十除夕夜,每家都要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自己家里养的禽畜、种植的果粮菜全都做成美食摆上桌,吃出个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好兆头,其中鸡、鱼必不可少,预示着日子生机勃勃、年年有余。当然,饺子更是必不可少的。记忆里,大年三十的下午两点左右,母亲开始准备年夜饭。其中一项便是包饺子。母亲干活干净利索,尤其是包饺子,一个人擀皮可供四五个人包。母亲和好面、调好馅后,喊我和弟弟妹妹帮忙。父亲从外面忙完回到家也会跟我们一起包饺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地在一起。大家围坐在大桌子前,有擀皮的、有包饺子的,还有“捣乱”的,忙得不亦乐乎。“呀,你怎么一脸的面粉啊?”弟弟趁妹妹不注意,往妹妹脸上抹了一层面粉后假装惊讶地问。妹妹假装生气地说:“哼,也不知道是谁把面粉抹我脸上了。”说完,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每次大年三十包饺子,母亲都禁止我们说“没有饺子皮了”“没有馅了”之类的话,所以,每次包饺子都会剩一些面和馅,取个年年有余的好兆头。

    煮饺子前,母亲让父亲和弟弟去院里放鞭炮。母亲说,大年三十饺子下锅鞭炮响,辞旧迎新保健康。我家的鞭炮响起来后,就陆续听见村里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鞭炮声。这时,母亲会高兴地说:“听,又是咱们家第一个放鞭炮。”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我们家还是第一个包完饺子、煮好饺子的。饺子煮好后,母亲先盛出5碗,和父亲一起给爷爷奶奶各端一碗,同时让我和弟弟妹妹分别给村东头的三爷爷和三奶奶,以及村西头的孙奶奶送去。三爷爷和三奶奶的身边无人照料,李奶奶身体患病、家境贫寒,所以在我的记忆里,每年大年三十母亲都会让我们去送饺子。送饺子回家的路上,偶遇邻家大娘、婶子,她们也会把自家煮好的饺子给我们盛一碗,让我们拿回家给我爷爷奶奶尝一尝。当然,路上免不了被我们“偷吃”几个。除夕夜,我们一家人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玩扑克牌,一直欢聚到零时,才恋恋不舍地伴着四邻八村响个不停的鞭炮声渐渐进入梦乡。

    正月初一,天还没亮,乡亲们就开始拜年了。先给自家长辈拜年,再出门给本家的长者拜年,有时还给外姓家族的长辈拜年,以加深感情。一声声“过年好”的问候,一阵阵笑声,在乡村小路上回荡。大人们真诚地互相拜年,小孩子们开心地嬉戏玩耍,同时还能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那时的压岁钱,无论是一元,还是五元,都会让我们高兴半天,感到很满足。记得我收到的最多的压岁钱是有一年我二姑给的二十元,当时觉得这真是一大笔财富,我还不敢收,母亲也说不让收,后来二姑直接把钱塞进了我的裤兜,我赶紧交给母亲存放起来。母亲告诉我,我的几个姑姑都特别能干,特别是我二姑,靠勤劳的双手让家里的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还让我和弟弟妹妹以二姑为榜样,勤奋学习,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初一到初五,幸福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过完初五,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乡亲便带着家人的不舍和嘱托返程了。元宵节晚上,孩子们打着各种各样的灯笼,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正月十六,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起床后都会来到家附近的大路边,捡拾一堆柴,点燃后围成一圈开始烤火,一边烤火一边说着顺口溜:“左烤烤、右烤烤,出门捡个大元宝”“烤手不冻手、烤脚不冻脚”“烤完全身不得病”,一边烤着,一边把一些馒头、小包子、灯盏形状的小年糕等放入火堆,等到太阳冉冉升起,火堆渐渐熄灭,烤火就结束了。大人们拿起那些被烤焦了的食物,去掉外皮,分发给孩子们,我和小伙伴们吃得可香了。在家乡,烤火算是春节期间的最后一项活动了。随后,勤劳的乡亲们开始安排全年的生产计划,盘算着春种秋收,学生们也开学了……

    岁岁年年在我心,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家乡过年的情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如今,时代在发展,岁月在流逝,年味不是变淡了,而是人长大成熟了。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它是不忘根系恩情的体现,是至真至浓情感的交融与延续……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月20日 总第378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