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千年学府 群星璀璨

作者:特邀撰稿人 沈慧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2-25 星期五

开栏语

    苏州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早在吴国时期,中原文化广被吴地;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言子“道启东南”“文开吴会”,自此苏州逐渐形成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享有“东南文教之邦”“状元之乡”的美誉。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苏州有49名状元,如今又出了130多位院士,足见苏州文脉之悠长、文风之深厚。

    晚清民国时期,苏州涌现出不少公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女子学校,周边城市的学子竞相到苏州求学。这些学校或以“振兴中华”,或以“乐观进取,裨益社会”,或以“育人为本”,或以“纯正高尚之品格,切实适用之学诣”等为宗旨,出现了以王谢长达、汪懋祖、张冀牖、颜文樑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培养了费孝通、胡绳、钱锺书、杨绛、何泽慧等一批大家人物。为探寻苏州人文荟萃的历史渊源,了解吴门晚清民国的教育盛况,本报文化版特开设《吴门拾遗·教育》专栏,邀请苏州市档案馆研究馆员沈慧瑛,依托馆藏丰富的教育档案资源撰文,讲述千年学府苏州中学、中国最早的西式大学东吴大学等学校的璀璨历史,感受一代教育大家王谢长达、汪懋祖等人的办学之道,以彼时之校风、教风、学风,启迪今人育人、求学之路。

    追溯苏州的教育史,不得不提到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创办的府学。它是苏州第一所公立学校,延续了宋、元、明、清时期,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至清代康熙年间,府学内开设紫阳书院,进一步培养优秀学子。西风东渐,风雨飘摇中的晚清王朝立志改革,传统的府学改为学堂。封建王朝被推翻后,在府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苏州中学则书写了苏州教育史上的传奇。

知州仲淹 兴办府学

    宋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撰写《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他“先忧后乐”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士大夫。范仲淹的先祖是世居陕西邠州的唐朝宰相范履冰,他的高祖范隋则在唐懿宗时出任丽水县丞,后定居吴县,自此范氏家族绵延不断,成为苏州的名门望族。范仲淹两岁时,其父范墉因病卒于任所,其母谢氏携子改嫁山东淄州长山人朱文翰,他改名朱说。朱说成年后得知身世,辞别母亲,赴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拜在戚同文门下,刻苦勤读,通晓儒家经典要义,身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大中祥符八年(1015),26岁的朱说在考场高歌猛进,得中第97名,由一名“寒儒”成为进士,从此步入官场。两年后,朱说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而闻名,受到当政者的赞赏,升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并请求恢复本名范仲淹。

    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调任故乡苏州担任知州,对他而言这是亲切而又陌生的故土,他长期在山东、河南等地生活和求学,苏州并无片瓦。苏州城东南一带风物清嘉、景色宜人,钱镠营造的南园闻名遐迩。范仲淹买下南园一角,准备置业造屋,安居乐业。古人建造房屋之前先要察看风水,范仲淹不能免俗地请来阴阳先生,对方看了非常激动,说在此建宅,可保世世代代为公卿。范仲淹听后高兴地说,与其吾家得此富贵,不如在这里办一所学校,让天下读书人在此深造长进,都得到富贵。于是,他向宋仁宗上奏,愿意捐地办学,造福一方。宋仁宗爽快地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划拨学田5顷,以其收入作为学校日常运行经费。这就是苏州历史上第一所公办学校——州学,后称府学。因这所府学,才有吴地教育“甲于东南”欣欣向荣的景象,且因其不断发展壮大,俨然成为中华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苏州府学初创之际,“广殿在左,公堂在右,前有泮池,旁有斋室”,首创左庙右学的官学规制,学者20余人。当时,有人认为苏州府学规模太大,范仲淹却说:“吾恐异日为小也。”他聘请名师胡瑗为教授,初时因胡瑗“立学规良密”,学生不服管教,范仲淹颇为忧虑。他的长子范纯祐未及冠,主动要求入学,谨守校规,诸生再不敢犯规。胡瑗,人称安定先生,是北宋著名的教育家,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禀赋、个性、兴趣等异同因材施教,分科讲授,即分斋教学,史称“安定教法”。胡瑗在教育上注重课内读书与课外考察相结合,强调学习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在生活中则视诸生如自家子弟,而学生也爱他如自家父兄。胡瑗认为,学者“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见闻,则为有益于学者矣”。胡瑗创立的“安定教法”在全国推广,并传到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有胡瑗的像,后人歌颂他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安定设教,士先立志。分斋授业,经义治事。”

    范仲淹公而忘私,舍地建学,开创了苏州兴学的先河,而胡瑗独创的教育法培养了众多有用之才,“诜诜子弟皆贤才”。据苏州中学所编《苏州府学志》记载,宋、元、明、清四朝共有朱长文、钱德洪等566位名儒担任府学的教授。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府学走出5位帝师、6位宰相,画家唐伯虎、思想家顾炎武、才子金圣叹都是府学的优秀学子。

紫阳书院 人才辈出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理学家、江苏巡抚张伯行在苏州府学内的尊经阁后创办官办书院——紫阳书院,这是一所“校中校”,以弘扬朱熹之学为目的。张伯行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以清廉刚直著称,在福建及江苏任职时政绩最为显著。他学宗程、朱,创办紫阳书院,旨在“择所属高才诸生肄业其中”,培养高级人才。康熙帝十分欣赏张伯行的为人与才干,亲自为紫阳书院题写匾额“学道还淳”。乾隆帝紧随祖父康熙帝的足迹,六下江南,每次都到书院视察,均题词作诗,以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他所题写的“白鹿遗规”匾额,高度评价了紫阳书院的地位。咸丰十年(1860)庚申之乱,紫阳书院被毁,同治十三年(1874),江苏巡抚张树声重新修建,同治帝亲笔题写匾额“通经致用”。乾隆帝有《过紫阳书院叠旧作韵》诗,曰:“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斯惟储材地,董率尤当慎。”董率指山长、掌院。书院是为国培养人才的地方,故而对执掌书院之人的录用慎之又慎。从康熙帝到光绪帝数代中,共有沈德潜、彭启丰、钱大昕、翁心存、俞樾、潘遵祁、蒋元益、陆懋宗等27人担任山长之职,他们都是博学多才且深孚众望的鸿儒,其中不乏状元、榜眼、会元。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执掌紫阳书院16年之久的钱大昕,其时门下“生徒达两千余人”,成为紫阳书院的全盛时期。光绪二十八年(1902),紫阳书院改为校士馆。

    紫阳书院创办之初,张伯行拨“吴江县水北庵僧入官田,以廪诸生”,以学田所入作为办学经费。之后,清政府又拨吴江严墓田地3顷7亩5分2厘5毫为学田,以增加书院收入。紫阳书院以传统的经义教育为主要科目,算术、舆地、金石、史学等为辅助学科,注重精研古学,强调实事求是。

    紫阳书院聘请名师,旨在培养有用之才,这与当初范仲淹创办府学礼聘名师的主张一脉相承。在近200年的岁月中,士子们以入紫阳书院读书为荣,彭启丰、钱棨、石韫玉、吴钟骏、陆润庠5位状元和多位大学者都来自紫阳书院,其中钱棨更是三元及第(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

西风东渐 教育革新

    晚清政府积贫积弱,民不聊生。《辛丑条约》签订后,人民的不满情绪不断高涨,当局者推出改革科举制度等新政。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出台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三人议定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两个教育法规,前者是为培养小学教员,后者是为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的教员。次年六月,端方就任江苏巡抚,计划在染织北局创办江苏师范学堂,聘请罗振玉担任监督、日本文学博士藤田丰八为总教习,分初级和优级两种学制,学生人数320人。由于染织北局荒芜不堪,施工不易,最终利用紫阳书院旧址建立江苏师范学堂。十月学堂建成,在沧浪亭开始招生,报名者一两千人,罗振玉亲临考场,招收讲习科学生40人、速成科学生120人,同月二十七日举行授业礼。江苏师范学堂附设两级小学堂(小学、初中),作为师范学堂学生实习基地。江苏师范学堂的创办,为苏州新学树立了榜样。

    作为江苏师范学堂首任监督,罗振玉积极网罗人才,聘请王国维、徐嘉、葛懋文教授修身、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国画等科目。王国维在江苏师范学堂任教两年余,讲授修身、中国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注重教材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关联性,并探究新学的真精神、真方法和真学问,撰写了《教育杂感四则》《论平凡之教育主义》《教育普及之根本方法》等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深受学子们的欢迎,被聘为中学教学的总教习。藤田丰八带领罔真山、小仓孝治、中村信三郞、高田九郞等22位日本教授到江苏师范学堂任教,担任教育学、外国历史、外国地理、体育、格致(物理)、油画等课程的教习,开创了中国中学聘请外教的先河。由于学堂主要培养师资力量,故课程以教育学课时最多,其次为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以及强身健体的体育科。至1911年,江苏两级师范学堂共有毕业生660人。辛亥革命爆发之前,江苏师范学堂有6个班级207名学生。1912年1月,江苏师范学堂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校以“诚、公、勇”为校训,提倡学生自治,校长以学术为引领,学校成绩显著,被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称为“中国一个最好的学校”。其时正是风起云涌的时代,新思想、新思潮不断冲击并影响着学生。有一位值得一提的校友,即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汪伯乐,他于1916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和同学们到各商店里宣传爱国思想,抵制日货,并与志同道合的6位同学办起了一所工人夜校。他立志把“社会运动”和“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不幸于1926年12月被反动军阀杀害。

苏州中学 大师云集

    1927年6月,国民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将教育部改为大学院,蔡元培担任院长。蔡元培采纳李石曾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体制,试行大学区制,每区设立一所大学。江苏省着手试办大学区,多所学校或撤销或合并。6月20日,汪懋祖奉江苏省教育厅令,以省督学身份回到家乡苏州,接手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次月,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吴江乡村师范学校、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高中部等合并,组建成立苏州中学,隶属第四中山大学区,汪懋祖成为苏州中学首任校长。在秋季开学前夕,苏州中学举行了4次招生和转学考试,仅8月14日举行的第一次招生考试就录取学生233人。9月12日,苏州中学在草桥原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举行立校典礼,将此日作为苏州中学立校纪念日,并将此处作为苏州中学初中部。28日,苏州中学在三元坊高中部举行开学典礼。至此,苏州中学拥有高中部11个班、初中部9个班及乡村师范部3个班,学生共有762人。蔡元培书写楹联,以示嘉勉:“指示周祥,安定之规模犹在;转移神速,文翁之化育常青。”

1919年,汪懋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留影。苏州市档案馆藏

    早在1916年,汪懋祖胸怀教育救国的理想,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拜在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门下,深受其影响。1920年,汪懋祖学成归国,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任教、任职,并加入中国科学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职业教育社等社团。当他奉命组建苏州中学时,心情无比愉悦,认为“苏中规模大,人才多,实可作为一个实验中学”,借此实现亲自办一所学校的梦想。他继承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进一步提出“教育原(源)于生活,又要改变生活”的思想,主张教学活动要服从思想规律,认为书本知识与感知经验要密切结合,课程设置要服从生活需要,内容上可分为公民的、职业的、健身的、修养的4个方面;指出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培养青少年身心发展,还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改革社会、参与社会事业活动的能力,从而使人类社会臻于至善之境。汪懋祖制定《江苏大学区苏州中学组织大纲》,明确学校各级组织和职责,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故而有关训育与教务工作、教学与科研活动均能协调开展。

《苏中校刊》 苏州市档案馆藏

    汪懋祖以“智仁勇”为苏州中学校训,亲笔题写坊额——“智德之门”,创办《苏中校刊》,邀请名人演讲,并请著名词家汪东、音乐家程懋筠为校歌作词、作曲,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和学术研究氛围。苏州中学学生成立国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社会、生物、西洋画、国画金石、演讲等15个研究会,活跃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引导他们走上学术之路。

    汪懋祖作为世家子弟,为人诚恳谦和,教学经验丰富,又有独到的教育思想,故受到师生的爱戴。曾在苏州中学任教的语言学家吕叔湘称赞汪懋祖没有一丝官气,有的是“书生气”。因为有博学而儒雅的汪懋祖执掌苏州中学,吴梅、颜文樑、钱穆、吕叔湘、陈去病、季崇元、杨荫榆、汪德章、吴元涤、顾元等一批学者名师加盟,为培养学生提供了人才保障。苏州中学开学之初,汪懋祖邀请世界学会常务委员、牛津大学硕士徐庆誉到校演讲,此后,胡适、蔡元培、欧阳予倩、江问渔、李石岑、顾颉刚、孟宪承等名人纷纷来校演讲。1930年,汪懋祖回顾苏州中学3年来的发展变化:“四方负笈来此,远自陕滇,毕业生考升国立大学者,岁有增加;就业服务,无一人向隅。校舍校地,较前增拓一倍。师生之间,情趣欢跃;尽心教学,研讨至勤。教职员著作出版者达14种,计20册,陆续付印者尚有多种。体育竞赛,连年冠军。于是,声誉鹊起,满国中矣。”

    自1927年苏州中学组建成立到1937年11月日寇占领苏州前夕,是苏州中学发展壮大的10年,是名师云集、人才辈出的10年。即使是在抗战全面爆发,环境恶劣,学校迁移7次、更名2次的情况下,苏州中学的师生们依然克服困难,坚持教与学。1938年夏天,苏州中学在上海租界复学,学生自治组织以年级为单位,加强自我管理,“负责任,守纪律,勤于职守,忠于所事”。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州中学师生辗转宜兴、常州,在非常时期创办弘毅中学、青云中学,以实现“作育人才,为抗战中之要旨”的理想。1945年10月,苏州中学奉令在原址复校。1949年4月,苏州解放。苏州中学几经更名后,最终定名江苏省苏州中学,并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苏州中学聚集了无数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胡绳、谈镐生,钱伟长、李竞雄、时钧、姚錱、刘建康、钱人元、冯端、冯康等著名学者大家。据不完全统计,苏州中学(包含合并进来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高中部、东吴大学附中)共产生63位院士,其中外籍院士6人。

    千年府学,风采依旧。苏州中学在新时代正充满激情,扬航起帆,开始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2月25日 总第3797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