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情系兰台 不负韶华

作者:方文鹂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3-24 星期四

    提到档案工作,有些人可能会想到泛黄的纸张、冷清的库房等。有时,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描述,通常也离不开枯燥、落后、神秘等字眼。这也是2011年我第一次走进档案馆时对档案工作的肤浅认识。多年以后,随着对档案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改变了原有的认知。

    首先,档案工作并不枯燥,而是充满乐趣的。对我来说,其中的乐趣在于能够参与到传承历史的伟大课题中。档案整理是我的第一个工作岗位,虽然只工作了短短两个月,但它让我对档案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档案利用岗位工作的5年时间里,我见证了无数档案利用的鲜活事例。我看到了一位73岁的老人找到其父亲相关档案时的热泪盈眶,看到了一位男士在档案中找到落实待遇依据时的欣喜,看到了远道而来的学者通过档案查到所需内容时的激动万分……这些都让人切身感受到档案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力量。在接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工作后,我更是深刻体会到档案工作的魅力。参观者带着好奇的眼神跟随我的讲解重温贵州历史,聆听档案背后的故事,他们或若有所思,或驻足感叹,每次看见他们因为我的讲解能够有所收获,我的内心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档案工作的乐趣属于每一个认识到这项工作伟大意义的兰台人,这种乐趣最终会转换为对档案工作的无比热爱。

    其次,档案工作并不落后,而是与时俱进的。有些人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依然停留在面对一堆泛黄的纸张抄抄写写的印象,但恰恰相反的是,如今的档案工作已经走在时代前沿。在档案信息化岗位工作的5年时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的档案工作和现代技术是紧密结合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档案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文件由单一的纸质形式变为多元的电子形式,档案载体呈现多样化,文件逐渐从有形的实体向无形的数据转变,除了传统的纸质载体,还有磁盘、光盘等新载体,为了适应新的载体形式,档案工作方式必须变革。随着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档案利用方式紧跟现代技术发展,从传统的人工检索到现在的信息技术辅助检索,档案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查档也不再如大海捞针。其他各项基础工作,也都在尝试使用先进技术进行辅助,如在档案接收工作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检测档案质量、在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档案内容等。最前沿的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都在如今的档案工作中有所应用。现在的档案工作正在向数字时代的方向努力,未来的档案工作必然会紧跟时代步伐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再次,档案工作并不神秘,而是走向开放的。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珍贵的档案。我到贵州省档案馆工作的第一天,便去了档案利用大厅,整个大厅是全开放的空间,查档环境舒适安静,工作人员热情耐心,原来档案工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神秘。工作以来,我明白了档案工作要更多地面向人民群众,更多地以人民为中心。近年来,贵州省档案馆为了让群众少跑腿,逐步优化查档制度,开展民生档案跨馆查询工作;为了让利用者有更好的查档环境,更新利用大厅设施设备,美化利用环境;为了给利用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查档服务,不断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档案利用工作中,提高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为了给参观者提供更好的讲解服务,定期开展讲解员培训等。这些举措体现了档案馆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上的持续发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档案事业发展成果的过程,也是档案工作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的过程。

    也许有一些刚走上档案工作岗位的人,还有着和我当初一样的误解。但我相信,随着对工作认识的加深,他们会逐渐爱上这份平凡却意义重大的工作。我记得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兰台人所肩负的便是留住人类共同记忆这样艰巨而又神圣的使命,我为我是一名兰台人而感到骄傲。新时代,我将继续努力工作,与档案相知相守,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3月21日 总第380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