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王氏母女与振华女校

作者:特邀撰稿人 沈慧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4-11 星期一

    封建时代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鲜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更遑论有女子学校了。然而,随着外国传教士来华,上海、北京先后出现由教会创办的裨文女塾、贝满中斋,女子学校成为旧时代的一抹亮色。清光绪八年(1882),紧邻上海的苏州也有了美国传教士顾雅丽创办的冠英女塾;数年后苏州又出现教会创办的英华女子学校、景海女塾。教会女校的兴起,激起了当时年近六旬的苏州女子王谢长达的斗志。光绪三十二年(1906),她创办了振华女校。

王谢长达兴办女校

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王谢长达照片,两人均为王谢长达。 苏州市档案馆藏

    王谢长达(1848—1934),字铭才,本姓谢,苏州人。她22岁时嫁给明代宰相王鳌十三世孙王颂蔚(1848—1895),遂冠夫姓。王颂蔚家学渊源,富有才名,与同门袁宝璜、叶昌炽合称为“苏州三才子”。光绪六年(1880),王颂蔚得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座师为翁同龢。他在京为官15年,清正廉洁,曾弹劾安徽巡抚阿克达春贪污渎职,主撰北洋水师购置军舰虚报冒领价款案奏稿,担任工程监督之职时打破领取节约工程款“回扣”惯例。光绪十六年(1890),王颂蔚分校礼闱,看到蔡元培卷文笔古峭,颇有龚自珍的风格,虽不符合帖括程式,仍极力推荐给主考官,蔡元培得以成为贡士。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翁同龢主政军机处,王颂蔚忧国忧民,多有建议。战后,他郁郁寡欢,于次年七月不幸病逝。翁同龢深为惋惜,在当天日记中写道:“伤痛伤痛!此人(指王颂蔚)文章政事皆有轶群之才。”

    王谢长达怀着悲痛之情带着9个儿女扶柩南归,从此在苏州生活。她“严课子女”,晓以大志,用心培养,众子女中,王季烈是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物理学著作翻译家、昆曲家;王季同是著名数学家;王季绪毕业于剑桥大学;女儿们均受到高等教育。王谢长达视野开阔,不局限于小家庭,她清醒地认识到,“朝廷柄魁政者昧于世界大势,眈于逸乐,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朝政日非,外祸日亟,丧权辱国之事,楮墨难宣,上下相蒙,恬不为耻”。光绪二十七年(1901),王谢长达“愤国势之凌夷,悯女界之沉沦”,而朝廷正好动员汉族妇女放足,她遂在十全街家中成立“苏州女子放足会”,并担任总理(即会长),亲赴苏州近郊各乡,苦口婆心劝导女子放足,并散发“说帖”,广为宣传,各地女性纷纷响应。

    苏州女子放足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王谢长达并不满足,她认为女子“肢体完善固为莫大幸福,不学无才终为社会诟病”,而“三吴素号文物之区,而女学寥若晨星”,因此她召集志同道合者,如陈星昭、周修辉、严爱贞、潘桂馨诸君,他们或精通国学,或精通英语、算术,又向社会募集千余元作为开办费,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女子两等小学,定名为“振华女校”,取“振兴中华”之意,并以“诚朴仁勇”为校训。学校租赁严衙前东小桥顾氏房屋,稍加整修后,即于当年十月十八日开学。由于受习俗限制,入学者寥寥无几,于是她上门游说家长。第二年春季,振华女校添设简易师范科,学习期满一年即毕业。高等班和师范科有十余人,“初等生数逾之”。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小脚女子凭一己之力兴学,引起当政者和社会的密切关注。光绪三十四年(1908),江苏巡抚程德全、江苏按察使朱家宝、苏州知府何刚德先后视察学校,充分肯定王谢长达的成绩,决定每月由官府贴补“规银二百两”。有了经费保障,王谢长达添设学科,扩大招生。

    1914年,振华女校已有三届师范生毕业、一届小学生毕业。次年,为节省开支,振华女校迁到王氏宅内,并增设幼稚园,将师范科划归新成立的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光阴似箭,1930年,年过八旬的王谢长达回忆起20多年前与她“同时设立之数校,久已停辍无闻,而我振华不特如硕果仅存,且将日进无已,此非社会人士及教育当局之督教匡翼,宁能至于是乎?”1918年,王谢长达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不胜繁剧,因命季玉综理一切校务”,她将振华女校的发展壮大寄希望于喝过洋墨水的女儿王季玉。

    王谢长达曾请人将自己的两张照片合二为一,一人跪着,一人坐着,意思是“求人不如求己”。基于这种思想,她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可以说,她是成长于旧时代的新女性。辛亥革命爆发后,王谢长达担任女子北伐队苏属队长,带领百余位女生四处筹集军费,支持革命。1915年,她与杨达权、卫更新等人组织成立苏州女子公益团,内设德行、教育等四部,她担任团长和德行部部长,保护受虐待的女性,维护她们的权益。她疏财助学,将70岁生日时亲友所赠寿仪悉数捐给学校;她留下遗嘱,要将所有奠仪作为长达清寒奖学金基金。王谢长达的心始终与振华女校相连,她喜欢到校园里看看,学生们见到慈祥的老太太,都喜欢上前叫一声“太先生”。

季玉归国“嫁给”振华

    王季玉(1885—1967),王谢长达与王颂蔚的三女。自宣统元年(1909)起,王季玉先后赴日本、美国留学,获得美国麻省蒙特霍育克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伊利诺大学植物学硕士学位。1917年,王季玉学成归来,应母亲之召,担任振华女校教务工作。次年,她主管学校,认为“提高女权,非重视女子中等教育不可”,遂裁撤幼稚园,开办中学,振华女校出现中小学合办的模式。中学初创之时,只有王桔芬、袁慎言、陈俊珠3位女学生,她们因而有幸受到“精细”教育,均考入大学,振华女校所办中学因此声名远扬。

    王季玉接受西方教育理念,旨在将“中西文化融一炉”,学校先后成立校友会、校董会,设立大学预备科,加强校友联谊,争取社会支持,提升教育质量,扩大学校的影响。张一麐、章太炎、蔡元培、李根源、柏乐文、贝理泰、王宠惠、叶楚伧、竺可桢、汪懋祖、杨永清、曾昭抡等大家名流先后成为校董,为振华女校的发展增加助力。王季玉主张将学生培养成“生活劳动化,行动科学化,精神革命化”的人格健全的国民,把“恪守纪律、锻炼体魄、娴习礼仪、培养功德、培养技能、厉行节约、热心服务”作为训育目标。因此,她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提倡课外活动,让学生组织绘画、雕刻、国乐、家政、文艺等兴趣小组,还举办演讲会、辩论会、作文比赛。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她要求应届毕业生必须在校寄宿一年,由她们担任宿舍室长、饭桌桌长,养成集体生活的习惯,并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因王季玉的留美经历与人脉关系,振华女校对外交流增多,1920年,大学预备科学生张锡欧赴美留学;1921年,王季玉的母校蒙特霍育克大学给振华女校“名誉学额一名”。美国驻华公使克兰博士、美国教育家杜威夫人、美国教育公团先后来校参观,蒙特霍育克大学校长华莱女士、法国孟纳博士曾到校演讲。

    1921年,振华女校搬入严衙前新校舍,增设图书馆,举行了800人的游艺会和中学第一届、小学第八届毕业典礼。1923年秋,振华女校改为三三学制,即初中、高中均为三年,又恢复师范科,增设国学专修科,“负笈来校者有激增之势”。1926年,王季玉正式接任振华女校校长,改革校务,学科分设文学、数理、师范、国专四科,率先采用美国最先进的教育法,成为江苏省办学楷模,两次受到省教育厅的嘉奖。1928年,她与政府协商,将原织造署衙门拨为校舍,并重新规划新校舍,将其作为中学部,原振华女校校舍作为小学部,自此学校改名振华女子中学(以下简称“振华女中”),附设小学。

    王季玉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振华学校,当别人问她为何不结婚时,她说:“我已经嫁给振华了。”据振华女中《校董会略史》记载,1929年8月以来王季玉有一年多时间未领过一分钱工资。她数十年如一日,每月只留下基本生活费,其余均用于学校扩建和资助困难师生。平时她穿着整齐干净、洗得发白的布衣,卧室仅放一张单人床和一个旧式矮柜,过着超乎寻常的简朴生活。

    自1928年至抗战前夕,振华女中迎来全盛期,师资力量雄厚,堪称“聚吴门一时之盛”,声誉日隆。蔡元培在振华女校成立30周年时说:“振华女学校自开办以来已三十年,赖王谢长达夫人之贤明与王季玉女士之勤谨,自小学而中学,成绩日著,规模日廓……尤觉学校之进步,将使吾等数十年来男女平权之理想即可实现。”1937年11月苏州沦陷,振华女中师生先在吴县东山上课,后至上海。自此王季玉改名换姓,一直隐居东山,拒绝敌伪的拉拢,不领“良民证”,在一家小医院做化验员。同时她又想方设法在上海赫德路借振萃小学校舍成立振华分校,先后聘请振华女校校友杨绛、陈浣华担任校长。

    王季玉平易近人,师生们都喜欢称她为“三先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幼时体弱,其母与王季玉相熟,故让他进入振华女校小学部读书,成为当时小学部唯一的男生。费老最爱看《爱的教育》,因为他从三先生身上感受到书中所描写的人情。他曾撰文回忆王季玉长满冻疮的手“肿得像一只新鲜的佛手”,依然“在黑板上抄字给我们读”。有一回,费孝通和同学突发奇想要出一张壁报,平时节俭的王季玉给他们一叠纸,壁报就贴在小学部进门处的走廊里。当时,小学生流行“捉逃犯”的游戏,费孝通正充当“逃犯”从操场“逃”向走廊,不料,一头撞进正在看壁报的三先生怀里。王季玉非但没怪他,反而笑着说“孝通,你也能作诗了,很好”,并关照他“留心些,不要冲在墙上”。爱的教育化作爱的回忆,成为伴随费老一生的母校情结。

校园走出各界翘楚

    无数优秀女生从振华学校走出,走向社会,走出国门,又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何泽慧、李敏华、王明贞、何怡贞、胡淑琴成为科学家,钱正英成为水利专家,沈骊英成为农业专家,王淑贞、沈骥英、彭大恩、顾乃勤成为医学专家,杨绛、蒋恩钿、彭子冈成为作家、记者,陆璀、王颖婉、蒋宪端则走上革命道路。除此之外,就读于振华小学的男生也非同凡响,费孝通成为著名的社会学家,王谢长达的孙子王守武、王守觉兄弟成为中科院院士。

    1923年,杨绛考入振华女校,在这里度过近6年时光。她在1927年《振华女学校刊》上发表了《悯农诗》《斋居书怀》两首诗,其中《悯农诗》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日出荷锄作,日暮归家中。间立柴门外,叙话数老翁。年年收成薄,无以度残冬。苦耕了一世,何岁免饥穷。鸟类一饮啄,较吾或犹丰。今年复明年,嗷嗷皆哀鸿。世事舟移壑,天道太不公。”《斋居书怀》则体现了她“清水芙蓉”般的个性。王季玉十分喜爱聪颖的杨绛,曾为她争取到赴美深造的名额,她却因家庭经济等因素谢绝了。多年后,杨绛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作家、翻译家,但她没有忘却王校长,在振华女校百年华诞时,她欣然题写下当年三先生的“训话”——“实事求是”四个字。

《苏州振华女学校刊》 苏州市档案馆藏

    何怡贞、何泽慧是王谢长达的外孙女,她们的父亲何澄是振华女校的校董,她们都在振华学校求学。1930年,何怡贞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取得蒙特霍育克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何怡贞长期从事过渡金属的光谱学研究工作,成为著名的光谱学家、固体物理学家。何泽慧同样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在《振华女学校刊》和《秋日旅行丛载》上发表了纪念同学和旅游的随笔,以及书画作品。1932年,何泽慧考取了男生为主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并以毕业论文分数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带给钱三强等同班男生超大压力。她随即远赴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弹道学,成为该系第一名招收的外国学生和弹道学专业第一次接收的女学生,取得工程博士学位。她先后在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首次从实验上观察到并确认了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杂志称为“科学珍闻”并加以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何泽慧、钱三强夫妇奉命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何泽慧负责原子能研究所实验物理方面的工作,成为成绩卓著的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王淑贞是王谢长达的孙女、王季同之女,也是振华女校的第一批学生。她19岁时,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先后在巴尔的摩高氏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继而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她长期在上海医学界工作,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与林巧稚齐名,有“南王北林”之美誉。1986年,振华女校成立80年之际,王淑贞感恩祖母王谢长达的栽培:“我的祖母把我那样一个知识浅薄的女孩子,培养到能考取北京清华学堂,并以公费留学美国八年。”她的胞妹王明贞也在其祖母安排下进入振华女校读书,又在她的支持下进入大学深造,并留学美国,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1926年,出身太仓名门望族的蒋宪端到振华女校读书,与何泽慧同窗六载,情谊深厚,她们一起到杭州旅游,西子湖畔、岳王坟前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她们又一同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蒋宪端后来改读心理学系。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之时,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游行,被挡在西直门外,学生们就地宣传,蒋宪端的振华校友陆璀慷慨激昂的演说场面被定格在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封面上。蒋宪端走在游行队伍中,拿起相机拍下学子们宣传抗日救国的场面;她手绘宣传画《日军大演习略图》,揭穿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新中国成立后,振华女中几度更名,如今华丽转身为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校园内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其中瑞云峰和苏州织造署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达图书馆、孝通图书馆、元培楼、季玉厅、太炎楼、骊英楼、季康亭、泽慧楼、子冈楼、璀廊……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和人文精神的馆楼厅廊遍布校园,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学校的百年沧桑与风华。

    岁月如歌,激昂醇厚;百年名校,枝繁叶茂,如今她将继续高歌于新时代。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4月8日 总第3815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