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蒿子粑粑遍野香

作者:张 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4-21 星期四

    “三月三、吃蒿粑”,是我家乡肥西县一直沿袭的风俗习惯。这个习俗最早来自于一个民间传说。

    每到冬春换季之时,大人小孩都特别容易生病,古代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迷信地认为这是因为有鬼神会在天气逐渐变暖时拉着人的魂魄出去游荡,这让大家都十分害怕。怎样才能不让人的魂魄随便就被拉走呢?于是,便有了“巴魂”的说法。据说是当地老百姓虔诚地求了无数次观音老母。观音老母感念其心诚,就将能“巴住魂”的秘方传给了一只因触犯天条而被罚下界为人的“老牛精”,好让它将功赎罪。这个秘方就是要用野地里的刺头蒿和面做成粑粑,并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晚上吃下。“老牛精”及时向百姓传递了这个秘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特意加了一句话:“三月初三晚上吃过刺头蒿粑粑后,晚上睡觉前要把鞋子翻过来,这样才能把魂魄‘巴住’,保来年一年不生灾害病。”虽然人们知道所谓的“巴魂”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清明前后吃蒿子粑粑的习俗却流传至今。蒿子粑粑的制作工艺也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不断改进提升。在肥西县柿树岗乡,更是家家户户都会做蒿子粑粑。

    每年春季,在田野里、山头上到处可见刺头蒿。这是一种当地人认为长得极为“泼皮”的蒿子。“泼皮”的意思是说这种蒿子长得旺盛、生命力极强。刺头蒿叶子有点像艾草,又似芹菜,嫩叶带有阵阵清香。在肥西民俗文化中,蒿子能预防感冒发烧、蚊虫侵扰、拉肚痢疾等,具有益气、养胃、祛湿热、消痰的功效。用它制作而成的蒿子粑粑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如此吸引味蕾的蒿子粑粑自有其独特的做法。首先,备料。要想做得好,原料非常重要,包括刺头蒿、糯米粉、白糖、咸肉、姜末、葱蒜等。刺头蒿必须选择鲜嫩的蒿子,最好的是头道蒿。其次,制作。将采摘的鲜嫩蒿草洗净备用,再烧一锅开水,将洗净的蒿草放入开水中焯一下。这一步很关键,因为蒿子自带涩味,焯水可以去除涩味。将焯过水的蒿子快速捞起、用刀剁碎,再将剁碎后的蒿草汁水挤入盆中,放入备好的糯米粉、蒿草并搅拌均匀,这时可以加入咸肉、姜末、香葱、尖椒。除这些传统原料外,如今的蒿子粑粑还增加了许多不同佐料,大家可以依据个人喜好加入芝麻、花生碎、核桃粒等。将这些原料搅拌均匀后揉成一个大面团,稍微醒发一会儿,再每次取一小块揉成小小的圆饼,再压扁,变成粑粑状。这时,蒿子粑粑雏形已完成,但是要吃到这个特色美食还差最后一步。于是,油锅支起,将做好的一个个小圆粑粑放入锅中围成一圈,听着油与面轻触时发出的“滋滋”声响,会感受到生活真是美好。待双面炸黄,蒿子的香气扑鼻而来,这时便可享用美味的蒿子粑粑了。迫不及待地将其送入口中,蒿子的清香与面粉的粘糯在齿间荡漾徘徊,顿有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实在是应了那句话: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勤劳聪慧的家乡人看到了特色美食产业的前景,于是将这种民间的美食技艺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把小小的蒿子粑粑做成了一个产业。每年春季,肥西县都会举办“蒿子粑粑”节,与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当地还成立了合作社,申报了“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如今的蒿子粑粑不仅满载着家乡人民祛病除灾的良好祈盼,更是伴随着家乡的富裕安康漫野飘香。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4月18日 总第381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