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我家出行“变迁史”

作者:何卫东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5-07 星期六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出门只能靠步行,几十里的路程也不例外,有时把脚都走肿了。

    自行车是留存在我童年记忆里的一个难忘词汇。那时,自行车如同“奢侈品”,谁家有了自行车,那绝对会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用多年的积蓄买下一辆飞鸽牌“二八”自行车。这辆自行车便成了当时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

    虽然这辆自行车看上去颜色不是很亮,但也是家里“最抢手”的东西。年幼的我对它十分好奇。自行车闲置在家的时候,我总喜欢上前摸摸这里、转转那里,觉得十分神奇。用脚一蹬,它会飞快地向前跑,后面的人一路小跑着都追赶不上。遇到突发情况还可以用手闸制动,自行车就能立马停下来。望着父亲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身影,我的心里充满了羡慕和遐想,期盼着有一天我也可以骑着自行车来去自如。

    学会骑车后,偶尔需要外出时,我也可以骑上父亲的这辆飞鸽牌“二八”自行车了。有人无人时,我都乐意拨弄自行车上的铃铛,显一下自己的“威风”。每次骑着自行车看到那些正在学骑车的人,心里觉得自己可风光了。上学的时候,这辆飞鸽牌“二八”自行车陪伴着我从学校到家里来回往返。尽管这辆自行车已经老旧,但可以让我省去很多脚力。

    我在空闲的时候,总愿意将自行车擦洗一番,再检查一下,看看自行车轮胎的气是否充足,前后闸是否管用,车锁是否好用,铃铛声听起来是否清脆悦耳。有人用我的自行车学习骑车时,我就在自行车的大梁上绑一些塑料泡沫,以防车漆被蹭掉。在我的精心呵护下,这辆自行车骑了几年还基本完好无损。直到我进省城读书后,这辆自行车才成了家里其他人的主要出行工具。

    现在想来,我很怀念那辆陪伴我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老“飞鸽”。它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交通工具。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道路建设和交通状况逐步改善,一些富起来的人拥有了更便捷的摩托车。摩托车便成了那个年代家庭富裕的象征。我女儿渐渐长大后,我们家拿出几年的积蓄购买了一辆大阳牌摩托车。这辆摩托车是红色的,动力十足。载着一家三口上坡也毫不费力。轻轻地转一下油门,那“坐骑”就“噌”的一下爬上了坡。有了新的机动车,飞奔于城乡之间,飞奔在希望的田野上,那种“兜风”的感觉充实了我的内心。

    虽然有朋友炫耀自己的摩托车是进口的,但我在买车时还是更喜欢国产品牌。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月亮圆。咱们国家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事实证明,朋友买的那辆进口摩托车还没有我选的国产品牌耐用。他的摩托车三天两头“住院”,且零部件不易配齐。我的摩托车除了需要更换“易损件”外并无大碍,从没大修过。

    风里来,雨里去。这辆摩托车被我骑了十几年。转眼到了2010年,我和妻子的工资收入提高了。2010年底,我家又购买了一辆吉利牌汽车,开上它更是皆大欢喜。虽然各种手续办下来开销不少,但对于我的家庭来说还能负担得起。将保险、油耗、保养费用等都算上,一年下来也就花费我一两个月的工资。坐在车里冬暖夏凉,这舒适性和稳定性是骑摩托车无法比拟的。走亲访友或出门办事时,开着小轿车,既安全,又省时省力,真是方便。一家人可以风雨无阻地穿梭在柏油马路上,几十里的路程一顿饭的时间就到了。开着小轿车,不免回想起当年春节前骑着摩托车走亲戚时的情景。那时我带着家人,摩托车上装着礼品,满满当当的,走起来左摇右晃的。路上不仅冷,还不安全。我经常在路上看到摩托车事故。现在开上了小轿车,我特别注意行人的安全和感受。在雨天遇到行人时,我都小心慢行,生怕把地上的积水溅到行人身上。

    从步行到自行车,再从摩托车到小轿车,无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见证。每一道车辙折射出的都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见证了中华民族砥砺自强走向辉煌的历程。再回首我家交通工具的变迁,更能品味出昔日的清贫与苦涩,更能感受到社会发展成果的富足与甘甜。妻子说:“我们先是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又有了私家车,这在4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都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我们的梦想也都成真了。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预见,将来更便捷、更环保、更智能的交通工具也会被研发和应用,先进的交通工具必将载着我们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5月2日 总第382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