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织造天衣的人”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

作者:崔龙龙 丛 伟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5-13 星期五

    50年的坚持不懈,他让明定陵文物穿越时空,重现光芒;50年的精益求精,他将“素纱襌衣”完美复制,再续传奇,他就是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

周双喜

    耀眼的金线、五彩的蚕丝、斑斓的孔雀羽毛……在古老的岁月里,云锦被称为“天衣”,是丝绸之路上最光辉灿烂的珍宝。于周双喜而言,云锦是自己一生最美的梦。他是造梦者,也是追梦人,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将这个梦延续下去。

匠人匠心 磨炼过硬技术

    云锦因“灿若云霞”而得名,居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素为皇家御用贡品。云锦历经元、明、清三代繁盛后,到清末时期逐渐萧条,手工艺人纷纷转行,云锦技艺一度濒临失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云锦的保护与继承,195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作为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他们承担起云锦保护和继承的重任。

    1973年,18岁的周双喜毕业后被分到南京云锦研究所,“两眼一抹黑……”是他当年第一次踏进云锦研究所时的感受。周双喜并不是学纺织专业的,而是学煤炭工业,因此,他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感到十分迷茫。

    “刚去的时候不是很想做这行,但后来在学习过程中却逐渐学出了兴趣。”回想起初到研究所学习织锦的日子,周双喜满眼放光。“刚开始,我们一手拿一只铁梭子,不停地练习打空梭。到晚上,胳膊根本抬不起来。等扔梭子练习得熟了,才能连上线。师傅们是老手艺人,都70多岁了,不认字,之前怎么学,就怎么教,教我们的技术全部是传授口诀。”这段口传心授的艰苦经历,逐渐磨炼出周双喜过硬的织锦技术。

    “水红、银红配大红;葵黄、广绿配石青;藕荷、青莲配紫酱;玉白、古月配宝蓝;秋香、古铜配鼻烟;银灰、瓦灰配鸽灰;枣酱、葡灰配古铜;深、浅古铜配藏驼……”这是师傅教给周双喜的口诀,云锦的配色有18种,基本的奥义都在口诀中,周双喜始终谨记口诀并不断地进行琢磨。他经常早上五六点钟进机房,一织就是十几个小时,寒来暑往,不知停歇。周双喜参与研究并成功复制出1958年于定陵出土的“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定陵明皇帝妆花五枚缎龙袍”等多件云锦珍品;此外,他还参与了二经绞罗和四经绞罗等失传织锦工艺的研制工作,其研究成果为云锦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复制龙袍 拯救云锦技艺

    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云锦研究所接到一个大项目——为定陵博物馆复制明代万历皇帝龙袍袍料。在云锦织造中,织龙袍的水平最高,需要一次“织成”。为保证织品质量与工艺,周双喜和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一遍遍到地宫里查看龙袍原件,“有的丝织品金线还发亮,但丝都变成了灰,肉眼已经看不见;有的丝织品还能看出纹路,有的却看不到纹路……”龙袍复制过程充满挑战,这是周双喜耗时最多的一次工作。画图、做计算、上织机、参读实物……周双喜利用高超的技艺,挑战着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整整5年,周双喜和同事们苦思冥想、仔细钻研,终于成功复制出400年前的皇家龙袍。这项任务让他们获得了30万元的项目拨款,同时也为研究所和云锦技艺提供了转型之机。研究所利用这笔款项建立起云锦工艺基地,修建了织锦陈列馆,更新了制造设备,逐渐锻造出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看着云锦复制品被庄重地保存进陈列馆,时任所长汪印然深感欣慰地说:“这个项目,拯救了整个云锦技艺。”

    复制龙袍的过程,也让周双喜真正感受到云锦之美,他愈发坚定自己要潜心研究云锦的信念。除复制出堪称国宝的“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黄地织金妆花缎过肩通袖直身龙栏袍料”外,周双喜等人又成功复制了举世闻名的文物“素纱襌衣”。

    从南京云锦研究所当学徒,到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双喜凝聚匠心,用双手织出璨烂星华,为国家抢救复制了一大批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云锦,填补了云锦研究领域的空白,受到文物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如今,周双喜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等。面对这些荣誉,他只是淡淡一笑:“我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师,唯一的捷径是这么多年就做这一件事情,最起码我能把这个道理说懂,就是这样。几十年坚持下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辈子做一件事,做什么都是大师。”

周双喜 《浩浩大江雪山来》 南京云锦博物馆供图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5月13日 总第383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