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君子淡如水 岁久情愈真

——毛泽东与周世钊63年的深情厚谊

作者:王伟红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6-17 星期五

    在毛泽东和周世钊63年的交往中,他们意气相投,友情甚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仍以多年好友的姿态和周世钊保持着密切联系。尤为难得的是周世钊并不是共产党人,两人却情谊深厚,长期书信往来。毛泽东写给周世钊的书信,仅统计新中国成立后的部分,就有20余封,被选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毛泽东书信选集》中的有10余封,其中,关于两人谈诗的就有8封。个中情谊,从诗词唱和便可见一斑。

同窗五载 情谊甚笃

1955年10月4日,毛泽东给周世钊的复信。

    周世钊,字惇之,又名敦元,号东园,1897年出生于湖南宁乡,曾就读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是新民学会早期会员。新中国成立后,周世钊历任湖南省第一师范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南省副省长、民盟湖南省主委。

    1913年春,周世钊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与毛泽东成为同班同学。1914年2月,第四师范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两人又被分在一班学习。随着交往的日渐频繁与深入,毛泽东和周世钊逐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1917年,湖南第一师范学友会改选,毛泽东被选为学友会总务(主席)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周世钊被选为文学部部长,两人桴鼓相应,配合极为默契。同年6月,学校组织了一次“人物互选”活动,以选拔那些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全校11个班的学生共400多人参加,最后只有34人当选。其中,毛泽东得票最多,独得六项优秀,第二名便是周世钊,超过40票的只有毛泽东和周世钊两人。

    1918年4月,毛泽东等人在长沙岳麓山下的湘江西岸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周世钊也加入其中,成为第一批会员,他积极支持和协助毛泽东等人开展相关工作。之后,他还同毛泽东、何叔衡一起,介绍谢觉哉加入了新民学会。

    6月,毛泽东和周世钊从第一师范毕业,结束了他们的学生时代。此时,正值蔡元培、李石等人大力倡导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为组织湖南青年积极参与,毛泽东前往北京筹办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事宜。而周世钊受老师徐特立的影响,矢志从事教育,他去到长沙修业小学教授国文。

    1919年4月,毛泽东返回长沙,他找到周世钊,友人重逢,格外高兴。周世钊问毛泽东:“你现在住哪里?”毛泽东幽默地回答:“无家可归。”周世钊便邀请毛泽东到修业小学落脚,两人比邻而居,住的房子只隔有一层木壁。后经周世钊推荐,毛泽东担任了修业小学的历史教员,虽然工资不高,但胜在空闲时间较多。在这里,毛泽东积极参与和领导了湖南的革命活动。

    同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迅速组织湖南学生开展斗争,有力地声援了北京的学生运动。7月中旬,为扩大革命宣传,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毛泽东带头创办了《湘江评论》,并担任主编。由于当时投稿的人不多,大部分文章都由毛泽东撰写。周世钊经常在深夜醒来时,仍然看到毛泽东在伏案写作,有时一写就是一晚上。

    在修业小学期间,毛泽东和周世钊的生活特别清苦,但他们的友谊也更加纯挚笃诚。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周世钊投身于湖南的革命浪潮中。彼时,长沙的冬天寒冷刺骨,毛泽东的被子非常单薄,他便卷着被子跑到周世钊的床上,两人挤在一起互相取暖,他们共做着一个相同的“梦”:改造中国与世界,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救中国。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周世钊则继续从事教育事业,此后一别23年,两人天各一方。周世钊常常挂念自己的好友,并赋有一诗,其中一句为“卅载青颤凋骏骨,九州明月系离肠”。当毛泽东在延安、重庆时,周世钊仍冒着风险致函问候。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周世钊领衔一些老新民学会会员和教师,联名向毛泽东致贺电书信。

    1949年10月15日,毛泽东致函周世钊,信中写道:“迭接电示,又得9月28日长书,勤勤恳恳,如见故人。延安曾接大示,寄重庆的信则未收到。兄过去虽未参加革命斗争,教书就是有益于人民的。城南学社诸友来电亦已收到,请兄转告他们,感谢他们的好意。兄为一师校长,深庆得人,可见骏骨未凋,尚有生气。倘有可能,尊著旧诗尚祈抄寄若干,多多益善。”周世钊当时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对故友称赞他“骏骨未凋,尚有生气”感到无比鼓舞。

诗词唱和 肝胆相照

1956年12月5日,毛泽东写给周世钊的信(部分)。

    1950年9月下旬,毛泽东邀请周世钊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9月29日清晨,周世钊坐北上的火车抵达河南许昌,他在此下车,意欲探访曹操遗迹,却渺无可得。此时,正值烟厂收购烟叶之际,郊区遍地豆秧,人群熙攘,一派欢乐祥和之景。周世钊诗兴大发,口吟《五律·过许昌》一首:“野史闻曹操,秋风过许昌。荒城临旷野,断碣卧斜阳。满市烟香溢,连畦豆叶长。人民新世纪,谁识邺中王。”不久后,周世钊将此诗赠予毛泽东,毛泽东对这首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12月5日,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信中写道:“时常记得秋风过许昌之句,无以为答。今年游长江,填了一首水调歌头,录陈审正。”

    在北京期间,毛泽东于1950年10月27日邀请周世钊等人到中南海,在交谈中,毛泽东对他们说,我们的志愿军已经出国了,“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1955年6月,毛泽东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长沙。自1925年秋他在长沙写下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后,到这次回长沙,已经时隔了30年。6月20日,尽管雨季水涨,毛泽东依然坚持到湘江游泳。上午10时30分,毛泽东与众人围坐一处,进行了交谈。周世钊说:“现在湘江水涨,水又广又深,游泳也许不便。”毛泽东笑着说:“庄子不是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越深,浮力越大,游泳起来当然越要便利些,你怎么反说不方便呢?”下午2时,他们一同在望湘亭就餐,毛泽东与大家谈笑甚欢,毫无倦意。周世钊脑海里浮现出当年与毛泽东在学校时的场景,便对毛泽东说:“你是60以上的人了,还是这样健康,还能像今天这样横渡湘江,这样登上岳麓山,大大赛过了许多年轻人。如果把今天的真实情况讲给青年们听,一定会使他们感到无比兴奋,认真向你学习。”毛泽东轻松地说:“这算什么!爬山吧,仅仅这么一点短路,游水也不是什么难事情。我们不是每天都走路么?游泳时有水的帮助,比走路应该是容易多了。但是游水也容易出问题,不可粗心大意。我在第一师范学习游泳时,出过几次危险,不是同学的救护,险些‘出了洋’。”这句话把在座的人纷纷逗笑了。

    周世钊陪同毛泽东游览岳麓山后,回到家中,仍然兴奋不已,迟迟未能入睡,他写下了一首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以诗纪行,并随信寄给了毛泽东。全诗如下:“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故园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1955年10月4日,毛泽东给周世钊复信,回赠了《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这首诗:“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1958年7月,周世钊当选为湖南省副省长,受任新职,他思绪万千,10月17日,他写信给毛泽东,叙述了自己复杂的心态。时隔一周,毛泽东便回信给周世钊,对他加以鼓励。毛泽东在信中写道,“赐书收到,十月十七日的,读了高兴。受任新职,不要拈轻怕重,而要拈重鄙轻。古人有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二者不可得而兼。我看你这个人是可以兼的。年年月月日日时时感觉自己能力不行,实则是因为一不甚认识自己;二不甚理解客观事物——那些留学生们,大教授们,人事纠纷,复杂心理,看不起你,口中不说,目笑存之,如此等类。这些社会常态,几乎人人要经历的。此外,自己缺乏从政经验,临事而惧,陈力而后就列,这是好的。这些都是实事,可以理解的。我认为聪明、老实二义,足以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这点似乎同你谈过。聪谓多问多思,实谓实事求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总是比较能够做好事情的。你的勇气,看来比过去大有增加。士别三日,应当刮目相看了。我又讲了这一大篇,无非加一点油,添一点醋而已……”这封信给了周世钊极大的鼓舞,激励他充满信心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同年,他又担任了民盟湖南省主委、民盟中央委员等职。

    1972年8月,周世钊坦率陈书毛泽东,就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青年教育培养、提高理工科大学教学质量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周世钊敢于坦言直陈,足见其对领袖、友人的赤诚之心。

    1976年4月20日和9月9日,周世钊和毛泽东先后逝世,但他们63年的深厚友谊却永留后世,光照人间。

    文中所示档案为中央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6月17日 总第3845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