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孜孜不倦终身勤奋 生死看淡遗嘱催泪

——从档案文献感悟邓颖超的优良作风

作者:李 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7-08 星期五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在北京逝世,今年是她逝世30周年。邓颖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她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是实践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典范。

    中央档案馆里珍藏着这样几件令人动容的档案,均为邓颖超亲笔写就,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她呕心沥血奋斗实干和通透豁达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一封家书 显奋斗精神

    邓颖超始终坚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1947年岁尾,她写给周恩来的一封家书便是生动体现。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邓颖超在西柏坡参加了全国土地会议,在会上作了《土改中妇女工作的几个问题》的发言,提出要保障妇女的土地所有权,还谈了如何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9月13日,刘少奇在全国土地会议的结论中,吸收了邓颖超“全党来做妇女工作”的意见,这在中国妇女工作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土地。11月,邓颖超带领工作组,来到阜平县二区细沟村参加土地改革的复查工作。对于邓颖超来说,土改工作是一个新课题,她一边在工作中摸索,一边学习各地土改的经验。

1947年12月31日,邓颖超致周恩来的家书复印件(部分)。

    1947年12月31日,邓颖超给周恩来写了一封长信,认真地探讨自己在细沟村开展土改复查工作初期遇到的诸多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她在这封家书中写道:“我到这个村里来工作整整廿天了,一直是在摸索着工作,工作中摸索。以一个新的小学生进了农村大学,真是感到什么课题都是新鲜的,其内容又极复杂,脑思和心情都被拴住了,只有从岁月更新的一点,意识到是过年了。”彼时,周恩来正和毛泽东、任弼时一起转战陕北,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新年将至,她于百忙之中在阳历“除夕”夜给丈夫写封家书寄托牵挂,其中大部分篇幅仍在谈论对土改工作的思考,这种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正如邓颖超在《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中所述:“我们信里谈的是革命,是相互的共勉……我们一直是坚持把革命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勇往直前地去奋斗,不计个人的得失……不计夫妇的分离。”

    1948年2月初,邓颖超收到周恩来在百忙之中写的两封回信,深化了对我党土改政策的理解和掌握。邓颖超带领工作队成员访贫问苦,组织贫农团,召开党员和群众大会,针对“一切权力归贫农团”“贫雇农打天下坐天下”等把贫农团看得高于党组织的“左”的苗头,及时指出贫农团不能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她把土改和整党结合进行,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政策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工作周到细致,既分清是非,提高大家的觉悟,又保护群众利益,打击真正的坏分子,同时还防止了侵犯中农利益的“左”的偏差,没有错划一户成分,党员干部的情绪没受挫折,土改复查工作成效显著。在此过程中,邓颖超非常注意妇女工作,关心群众生活,在透彻掌握政策的基础上灵活解决群众的问题,深受群众爱戴。当时,她化名“肖超”(谐音小超),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老肖”。

    改革开放以后,邓颖超不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仍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以高度的革命热情继续孜孜不倦地奋斗,几乎每天都排满了活动日程。1983年4月,邓颖超身边的工作人员为她1977年至1981年的工作列了一个统计表,发现她5年间参加各种重要会议、接待外宾、约见、探望同志等共计1612次,这些还不包括拟稿、阅批文件、出国访问等工作,除去生病住院外,她几乎每天都在紧张、繁忙地工作着。邓颖超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务,积极参与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为推进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事业作出了巨大努力。

    邓颖超曾在办公桌的台历上写下“春天过后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你的生命要与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白发就上不了你的头。”这是她最喜爱的诗句,也是其晚年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1988年,邓颖超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以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的精神,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关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她在《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中说:“我现在老了,但是我要人老心红,志更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努力为人民服务。”她常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等诗句激励自己。1992年6月28日(距离她逝世不足半月),她在文章《庆祝党的生日,加快改革开放》中写道:“我现在虽然年老体弱多病,但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一直关注着党的建设,关注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关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一息尚存,战斗不止。”

    邓颖超的一生是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不知疲倦、不懈奋斗的一生。我们要向老一辈革命家看齐,继续用奋斗书写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永葆青春,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一份遗嘱 见崇高境界

1992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刊载的《邓颖超同志生前写给中共中央的信》。

    1992年7月12日,邓颖超逝世次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邓颖超的遗嘱。这份遗嘱写于1982年6月17日,是她在1978年7月1日写给中共中央的一封信的基础上的补充。因长期工作劳累,加之年事已高,邓颖超患有多种疾病。经过深思熟虑,她于1978年7月1日郑重地写下了给中共中央的一封信,对于自己的后事提了“遗体解剖后火化;骨灰不保留,撒掉;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公布我的这些要求,作为我已逝世的消息”等五条要求。1982年6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的邓颖超,将这封信重新抄写了一遍,补充了同周恩来共住的房舍交公使用,勿搞故居和纪念;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勿以因周恩来同志的关系,而不依据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照顾安排等两条新的内容。这份遗嘱是一面映照个人品行的镜子,诠释了邓颖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境界,虽已跨越30年的时光,仍然令人为之动容。

    邓颖超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直以来,她都秉持着乐观的疾病观和豁达的生死观。1932年5月,邓颖超根据组织安排,从上海抵达中央苏区首都瑞金,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进行军事上的“围剿”和经济上的封锁,瑞金的条件十分艰苦。恶劣的条件加上忘我的工作,严重损害了邓颖超的身体,她在长征出发前就被确诊患有肺结核病,长征开始后,医疗条件愈发恶劣,药品愈加匮乏,她的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更加严重。尽管条件异常艰苦,邓颖超仍然凭着乐观精神和顽强毅力战胜了长征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及缠身的病魔,随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7年5月,邓颖超经组织安排,前往北平西山平民疗养院治疗肺结核病,大夫看了她的X光片,发现肺部原有的好几个空洞已经钙化痊愈,还震惊地询问她的治疗良方。其实身处战火弥漫的革命年代,邓颖超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同时还要和病痛抗争,乐观的心态便是她重要的制胜法宝。1963年11月28日,邓颖超在《怎样对慢性疾病作斗争》一文中写道:“应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革命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来对待疾病。”

    因长期艰苦斗争、拼命工作、颠沛辗转且未进行充分休养,邓颖超身体一直较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慢性疾病,还先后做了妇科手术、外科胆囊手术、骨折手术等,但她始终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顽强地克服和战胜疾病。1961年夏天,邓颖超在一次妇科检查后,得知自己盆腔内的肿物不能排除恶性可能,冷静坦然地说:“既来之,则安之,就照医生们的意见办吧。如果是恶性,那也是客观存在,我们就一起‘革命’,和它作斗争。”她的沉着自如使医生和工作人员放松下来,手术很成功。邓颖超对待疾病总是从战略上藐视,从战术上重视,每次患病,都要先实事求是地弄清病情,掌握疾病规律和注意事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医务人员,严格按要求进行检查、治疗和康复锻炼,直至一次次战胜疾病。她还先后撰文《用革命的精神战胜疾病》《怎样对慢性疾病作斗争》等,介绍自己对待疾病的态度和战胜疾病的经验。

    除了以乐观主义战胜疾病之外,邓颖超还十分重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虽然她一直努力强身健体,希望能够更多更久更好地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但是对于生死大事,却十分通透豁达。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节省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党中央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实行火葬代替土葬,周恩来与她深表赞成,还进一步约定:逝世后不但要火葬,还要将骨灰撒掉,并且保证要帮助先走的一方实现这个愿望。邓颖超对实现了周恩来的愿望感到安慰,但她对自己的后事能否按此约定办不甚放心,因此便写下了这份遗嘱,坦然从容地作了细致的嘱托。邓颖超总说一个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掉,死后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带不走,没必要大办丧事,劳民伤财。因此,周恩来和她逝世后穿的都是平时穿过的旧衣服,就连邓颖超逝世后用的骨灰盒,都遵照她生前“不能浪费”的嘱咐,用的还是16年前周恩来逝世后用的那一个。

    邓颖超的遗嘱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彻底唯物主义观,是一代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真实写照,言语虽然朴实精练,内涵却深刻隽永。它是让人见贤思齐的丰碑,铭记传颂的箴言,涤荡心灵的去污剂,正风肃纪的衣冠镜,我们从中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宽广胸怀,读懂了什么是无私奉献,明白了什么是人民公仆,领悟了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解了什么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崇高精神境界。

    缅怀先辈兴伟业,奋楫扬帆启新程。邓颖超“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和“笑对疾病、看淡生死”的彻底唯物主义者的崇高境界,是她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纪念邓颖超,就是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负韶华拼搏不休,无愧时代进取不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懈奋斗!

    文中所示档案资料为中央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7月8日 总第3854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