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以炮台为名 历硝烟几度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干江镇炮台村的百年往事

作者:林海雪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7-20 星期三

    青山间、碧海旁的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干江镇炮台村,是一座历史上几度硝烟弥漫的渔村。几百年来,它记录了古村先民的勤劳艰辛,留下了抗倭英雄的不屈足迹,更见证了解放海岛的激烈交战。2019年6月6日,炮台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筑炮台抵御倭寇 挖战壕保卫家园

    明朝年间,炮台村还是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为抵御倭寇入侵,官兵在这座无名的海岛上修筑炮台、教场,并在隔海相望的小鹿岛建起兵寨。后来,迁至该岛的人就将此地命名为“炮台”。

    清乾隆三年(1738),来自福建莆田的方位麟、方寿麟辗转至此,眼见青山绿水、土地肥沃,二人决定在这里扎根。乾隆十三年(1748),方氏兄弟的表弟吴氏携眷跋山涉水来到炮台同创家业。随着时间的流逝,方氏、吴氏家族人丁日渐兴旺。乾隆三十五年(1770),闽属兴化县苏氏家族迁居炮台村。此后,陈氏、蔡氏、骆氏、詹氏、赵氏等家族也相继迁入。

    然而,炮台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平静生活,却因海盗入侵、掠夺民物而频频被打断。为了抵抗海盗,方氏家族发动村民重修明代留下的炮台。

    这些露天炮台全部用石块垒砌,呈方形,一人多高,炮眼朝向大海。炮台内安置有铁制火炮或掷投石块的土制竹筒炮,同时安排了若干火炮管理人员和放哨联络人员。

    解放战争时期,洋屿、鸡山、大鹿等海岛仍然盘踞着国民党军队,他们时常炮轰炮台村,百姓过着夜不安寝、日不稳耕的生活。为了解放浙南海岛,保护百姓安全,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驻炮台村。战士们白天分散在山上险要处和隐秘处,挖战壕、筑碉堡。经过数月的辛勤劳作,他们修筑了4座暗堡和长达数千米的绕山战壕。1948年4月,战斗工事基本修筑完成,但部队因上级的调令而暂时转移。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驻炮台,成立了解放洋屿、鸡山、大鹿等海岛的指挥中心,重新加固炮台,挖战壕,修筑明暗碉堡。1953年5月30日夜,胡宗南派遣数十艘炮艇突袭洋屿、大鹿二岛,经过两昼夜的激战,栈头海面上硝烟弥漫,枪声不绝,洋屿和栈头成了一片火海……

    如今,硝烟早已散去,留存至今的1000余米的绕山战壕,成为那段解放战争历史的见证。

台门里历经百年 古村落焕发光彩

    走进炮台村,最古老的住宅还要数“台门里”。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前后,至今已有130多年。整个庭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5间正屋坐北朝南,两端各有一间厢房,房屋的样式是当时最时兴的、象征富贵的“狮子楼”,即重檐硬山式,两个屋檐如张开大口的狮子。

    建造台门里的人名叫方必云,别名方庆旺,生于同治八年(1869)二月二十日,从小父母双亡,家徒四壁。相传,一日方必云去庙里拜神后,晚上梦见海面漂来一根竹子和一只篮子。次日,他请僧人解梦,被告知这个梦是吉兆,竹子代表桅杆,篮子意指海上捕捞鱼虾的箩筐。于是,他决定独自离家去披山岛闯荡。由于方必云年轻力壮、勤劳肯干,深得雇主欢心,雇主遂将女儿许配与他。此后,方必云天天鱼虾满筐。几年之后,省吃俭用的方必云积攒了不少银子,回到炮台村择基建房。

    那时,修建台门里,除了石块可以从当地取材外,木料、瓦片都得从温州经水路运来,再雇人挑到山上,可谓建造不易。不过,房屋的雀替、倒角等构件倒是相对普通,房前的天井十分宽敞,主要是用来晾晒谷物。为了防止土匪抢劫,方必云在房屋四周垒砌了3米多高的石块围墙,建起比围墙还高出30厘米、朝东南开的大台门。

    由于年久失修,现在的台门里只剩下一间西厢房。但方必云勤劳致富的故事却成为炮台村老人勉励后辈的榜样,一代又一代地流传着。

    如今,走在炮台村的小巷中,徘徊在石屋院落里,那些曾见证历史的废弃石屋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中已然焕发新生。它们调和着山村原本的清冷,令这座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古村落散发出新时代的样貌。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7月15日 总第385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