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陈独秀关于《新青年》杂志“色彩”问题给胡适的信

作者:付世魁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8-12 星期五

    《新青年》杂志由陈独秀创办,在五四运动前后,以鼓吹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第一次在中国思想界自觉举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是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重要阵地,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四运动发生后,1919年9月,李大钊主编了《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并连续两期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之后,编辑部成员认识上发生分化,特别是胡适等人,认为杂志的红色色彩太浓,应该改版。他还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宣扬改良主义,李大钊等人与之进行了论战,批驳了他的观点。

    1920年2月,陈独秀到上海进行秘密建立共产党的工作,把在北京的《新青年》编辑部也带到上海,杂志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引起北京一些撰稿人的不满和消极对待。这与胡适等人主张的不谈政治完全不同。原来的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了严重分化,出现了要不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怎样改造中国的论争。12月16日,陈独秀应邀去广东,临行前给胡适等人写信,对于他们提出的《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的问题不以为然。信中告诉他们,《新青年》编辑部的事,他走前已安排妥当,由陈望道负责。

1920年12月16日,陈独秀关于《新青年》杂志“色彩”问题给胡适的信。  中央档案馆藏

    陈望道是最早翻译出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人,1920年8月已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一名早期的共产党人。陈独秀让他来主持《新青年》编辑部的事,《新青年》杂志的色彩可想而知。“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是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说明了《新青年》在当时确实是一本政治色彩非常鲜明的杂志。

    1919年至1921年上半年,《新青年》发表的有关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就有上百篇,达到了启发民众和推动社会变革的目的。这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杂志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民主和科学新思想等方面的作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12日 总第3869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