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铁山行

作者:黄晓宇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8-22 星期一

    铁山,位于四川达州,素有“天然氧吧”之誉。

    印象中的铁山婉约而幽深,清新的绿意留存在记忆深处,跋涉的身影频频浮现在脑海。

    一个周末,我和家人朋友再次来到铁山体验在林海绿涛里行走的惬意。抵达宾馆时已近黄昏,放下行李,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走上宾馆的露台。但见满目苍翠、松涛盈耳、群峰环抱,又层层叠叠、千岩竞秀、不见尽头。淡淡的夕阳为之披上了一层朦胧与深邃。在宾馆的廊道散步,我注意到旁边的一个曲形水池里面有一株月季长势喜人。没有风,池水凝止,月季就这样静守一方天地,令人心生爱怜。

    翌日清晨下了场大雨,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润湿。站在窗前,山风扑面。朋友说,经建设改造,登临山顶的路又多出了几条。其中最长的有5公里,是进入山顶最完整也是风景最好的线路,需要有一定体力才能把这条路走下来。所行之处有杨公庙、铁山关、钟观音、灯盏窝等14个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风光怡人,景点触目皆是。

    据介绍,走这条路除了能一览铁山的全貌,还能走一段栈道。栈道长约1000米,是用碗口粗的木头衔接起来的,在绿树浓荫下曲曲折折,从杨公庙一直延绵到山顶。走在上面,你会觉得步履轻盈、潇洒飘逸。

    登临灯盏窝,恰遇流水瀑布、沟壑山谷。除了两侧的山水,栈道本身就是一道古朴而美观的景致。当你累了,就选个树多林密的地段席地而坐。一边休息一边观花、赏鸟、看树、听泉。中间的小道是从山下动身步行栈道抵达铁山关的必经之路。路程最近的那一条路线,从钟观音山门上去,在半山腰直取东面一条石阶小路,沿着它往东南方向节节攀登。此次登山,我们选择了走中间那条小道。

    雨后的铁山,到处是山泉流水。漫出裂隙的溪水经过脚边。行进间,一瀑飞练从悬崖落下,汇成激流向山谷深处湍急而去,轰鸣之声不绝于耳。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山水形成了一道道巨大的瀑布,成就了铁山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据说,雨水不丰之时,瀑布又化为细小的珠帘,在低矮的岩石间滴滴答答,浸润着石缝间的植物。

    山风拂动,枝藤摇摆,如翻涌的绿色波涛,使光线时明时暗。头顶之上,树木肆意张扬,枝叶伸展如翼,遮挡住雨后的阳光,让人神清气爽。抬头远望,只见金盘峡对岸的峭壁上,岁月雕刻的痕迹生动地组成弯曲虚实的线条,如一幅地图,横亘在天地之间。

    与瀑布涛声一竞高低的是鸟鸣。从山脚一路走来,鸟鸣声便藏身于树木之中,鸣唱得此起彼伏,令人心醉。

    行走在上山的石阶上,时有飞虫从草木深处探出头来,旁若无人地上下翻飞。面对我们踏足,这些小家伙们丝毫不觉惊惧,反而更加从容。

    让我暗自惊喜的是盛开在铁山上的那些山花。有些花我是可以叫出名字来的。比如,有一种是橘红色的百合花,花瓣较厚,生有许多诱人的斑点,形态很像虎头兰。还有一种是桔梗花,花瓣透出深深的紫。

    铁山土壤肥沃,给植物提供了生长的养分,像松树、樟树、栗树到处都是,遍布沟沟壑壑。那一片绿色带给人们不竭的生机与活力。举目之间,一片桃林便和我们相遇。桃树不高,却枝繁叶茂,交错层叠。

    一丛浓似一丛的树荫里传来阵阵音乐。抬眼望去,原来是一位友人在摆弄随身携带的小提琴。那断断续续的弦音竟也渲染、烘托出了特有的气氛……

    人们常说登山寻幽,我虽不敢说铁山的松涛林海是真正的幽静之处,但在其层层叠叠的绿荫中穿行,总有一股凉爽陪伴,令人惬意顿生。

    此次铁山行,道路悠长,我们或沿阶而行,或徐徐攀登。偶尔举目,雨后的天空云卷云舒,我自心宁神静。

    铁山,虽然没有泰山的雄伟,没有华山的险峻,但她坐向苍天、包罗万象、情怀温婉,闪耀着承载万物的光辉。它在历经千万年的积淀之后,以无言的壮阔,以及寒暑不侵、宠辱不惊的厚重与深沉,向我们展示其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铁山,就像一本博大精深的线装书,吸引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际遇里反复诵读。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18日 总第387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