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力透纸背见丹心

——唐坚烈士日记里的家国情怀

作者:姜云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8-22 星期一

    1919年5月,唐坚出生在江苏省泗阳县。因青年时期目睹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便萌生了参军报国的念头。1941年春,唐坚加入新四军,并前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学习。1943年,唐坚在深入日寇据点开展地下工作时壮烈牺牲,年仅24岁。

    2014年12月,唐坚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2021年4月,由泗阳县档案馆编研的《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唐坚烈士文稿》入选“江苏省百件红色珍档”。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青年学子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今日,我们再读烈士遗墨,从唐坚生前日记中力透纸背的文字,可以感受到革命先辈不怕牺牲、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

唐坚日记节选 江苏省泗阳县档案馆藏

    1939年,唐坚20岁。彼时的中国,时局动荡、风雨飘摇,面对日军的大肆侵略,国民党政府一再退让,百姓民不聊生。唐坚在日记中记载了日军轰炸下泗阳县的惨状:“二月二十七日星期一。今日,吃过早饭的时候,各人正在教室中学习、做事,忽听呼呼的响声,大家都以为风琴声,还是小同学们玩的猛牛啊,好不在意。眨眼间,有的同学在外望见,说是飞机啊!于是各人都恐慌失色,措手不及,纷纷向外望,是果真呀!大概是绕运河线去的,从东向西,不一刻到了此地,一扭而回,转向南,在众兴泗阳上空盘旋,往返数次。有一架飞机,一斜而下,轰嗵一声,惊天动地,大家都面无正色。午时,有众兴泗阳的人纷纷向此地逃跑,所得着消息,大概是炸泗阳教育局等地,投炸弹数枚,炸死数十人,房屋数十间。”

    国家落后、外敌入侵、自身前途渺茫等问题深深困扰着唐坚。他在日记中感叹:“唉!我们中国本有广大的土地,四万万的同胞,是世界文明的古国,就历史上讲,也有最光荣的史实,想不到在去年的时候有那东瀛日本,兽性爆发,他趁我政府没有准备,内乱又未平,他就用猛烈的炮火向我国攻打,又用大炮、飞机轰炸国内各地,又夺我上海,占我镇江,于是又把我繁华的首都也占了去,得寸进尺,一点也不放松,如华北被他占去,数省被占,他还嫌不够,还想把整个中国夺去。并用种种残酷的手段虐待人民,我国这次的大耻辱真是笔墨所写不完的。”

    在当时,诸如唐坚一样的学子数不胜数,这些成长中的青年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时刻保持着学习和思考。唐坚经常与同学一起探讨战争形势与国家命运。以天下为己任、与家国共存亡的信念促使他们纷纷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唐坚曾在日记中写道:“愿吾辈青年学子,值此国难之际,对学业力求深解,亦同时修养好品德,将来担负起救国之重任,方能为我国同胞的生存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进入抗大第五分校后,唐坚便迅速投入紧张的学习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他的思想日渐成熟,革命立场愈发坚定。唐坚进一步认清了旧社会的本质,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也明确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唐坚在日记中振臂高呼:“广大青年们,身强力壮的青年,我们快起来,担负起拯救水深火热的同胞之重任,我们要为被日本鬼子杀害的同胞报不共戴天之仇,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收复我们失去的国土。同胞们,共同奋起吧!拿起刀枪,杀上前线,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滚烫忠诚,至今读来,仍让人为之动容。

    从抗大第五分校毕业后,唐坚被分配到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工作。1943年秋,唐坚前往泗阳县李圩村的日军据点开展地下工作。在一次战斗中,他遭到叛徒的出卖,为掩护战友安全撤离,不幸被日军逮捕。在狱中,唐坚经历了严刑拷打,但他只字未供。在大义凛然地写下“头可断,血可流,宁死不做亡国奴”后,唐坚壮烈牺牲。

    “使我祖国在世界上称雄,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光荣,那时才真快乐呢!”唐坚70多年前的铮铮誓言依然铿锵有力。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无数像唐坚一样的热血青年满怀激情,从军报国。正是有了他们的奋起反抗、不畏牺牲,我们才能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他们用血肉之躯保家卫国,诠释了中华民族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19日 总第3872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