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朱元璋与明代军制改革

作者:周 晓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8-23 星期二

军制肇建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天历二年(1329),诗人张养浩途经陕西潼关,看山河壮阔,念及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之景,作出王朝兴亡百姓皆苦之叹。20多年后,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朱元璋自乱战中突出重围,带领红巾军推翻元朝暴政,于1368年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朱元璋即位后,在御史中丞刘伯温的建议下,实施兵制改革,建立了卫所军户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广泛设立卫、所两级军事组织。中央设大都督府,负责管理卫所的训练与生产;各省及边防要地设都指挥使司,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卫所及有关军事事务;都司之下,结合府级行政区划,数府设一卫,每卫约5600人;卫以下根据各自管理军士的人数逐级分设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和小旗。小旗是卫所军户制度的基本单位,每小旗管辖军士10名。

    明朝所有官兵均以卫系籍,被纳入军籍的人,由朝廷统一授以土地,就地成家立业,繁衍生息。以这种形式组成的家庭被称为“军户”,并且世代沿袭。卫所军户制度是地方行政机构管辖范围外的一种独立存在。据史料记载,每一军户可分得耕田50亩,卫所还会统一发放耕牛、农具,指导其进行耕种,并对其进行包括赋役在内的全面管理。此外,每一军户须始终有一名男丁在军中服役,称为正军。其余人丁,官的子弟称舍人,兵的子弟被称为余丁,他们平时一同进行屯垦或操练武艺。正军如老病、亡故或逃逸,便在其舍人或余丁中勾选递补。同时,军户还须承担服役军人一半的军饷。卫所军户制度加强了官兵与土地间的情感维系,减轻了朝廷的财政负担,有学者称赞“其养兵皆不用耗材,而兵且兼有生财之用,兵制之善,实无以复加。”

    洪武元年(1368)至洪武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先后6次北伐,终于将北元势力彻底消灭。其间又夺得四川,平定陕甘,统一、巩固了明朝的基本版图。随着疆土的不断开拓,兵员人数也迅速扩大。据史料记载,洪武六年(1373),全国卫所在籍军人达百万有余。在这数量庞大的基层士兵之上,建立起的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武官集团。当时的武官人数已近1.3万人,如何管理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是摆在明朝统治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武选之制

    为犒赏激励有功之臣,明朝采取武臣世袭制,与卫所军户制度相呼应。武官职务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自文武道分,文以知化,武以知卫,皆于民焉食之,其选不可不慎也。”洪武五年(1372),武选制度正式确立。由兵部下设武选清吏司,每年进行6次武职官员选调工作。

    从中央到地方的卫所武官,凡有升迁、调任、袭职、替任或是因事复职等情况,其从军履历均被送至皇帝所在的“内府”,由武选清吏司将其中的归附年月、征克地方、升转卫所及流官世袭等内容与内府所存武职选簿上的内容进行逐项比对。核实无误后,相关官员将被引至皇帝御前,请旨除授。对得到皇帝特旨升选的官员,武选清吏司将按照武职选簿上的内容条写榜文,次日奏报皇帝批准。随后,他们再将榜文抄写一份发给该官员,并配给相应符牌,明确到任时间等。

    根据获取官职途径的不同,明朝武官可分为世官和流官。通过世袭获得官职的被称为世官,职级从高到低分别为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等;通过武举考试等其他非世袭方式获得官职的即为流官,分别为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指挥使等。世官最高等的指挥使为正三品,而流官最高等的左右都督则为正一品。按照明朝规定,世官可在其世袭官职的基础上升授,但一般升授的官职不可世袭。

    选官之后,更新黄册内容也是一项十分具有仪式感的工作。所谓黄册,一般指洪武初年“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而形成的赋役黄册,军籍人员的黄册被称为军黄册。首先由武选清吏司进行贴黄,即用纸条注明官员升降调补的情况并续贴在黄册内。贴黄完成后,武选清吏司将会同尚宝监、尚宝司、兵科官于奉天门请用御宝钤记,随后将盖上了天子御宝的黄册郑重收藏。根据收贮部门的不同,黄册可分为外黄和内黄。外黄由印绶监收掌;内黄也称正黄,被收于内库的铜匮中。

    此外,武选清吏司手中还有一份与黄册内容基本一致的档案,即为武职选簿。办理袭替官职手续时,如遇选簿遗失或者内容与从军履历不对等的情况,便可先赴印绶监查对外黄,如或不明,再查内黄。从流程上看,黄册是办理武职官员升降调补最具权威性的档案底簿,而武职选簿则是武选清吏司官员需要随时更新且经常用到的档案底簿。

武职选簿

    隆庆三年(1569),明朝臃肿沉重,官场积弊日多,档案管理不善等问题日趋突出。武选清吏司贮藏的武职选簿不仅年久洇烂,且内容太过陈旧。为避免大选无从稽考以至滋生奸弊,兵部便组织了一次对武职选簿的清查重录工作。按照每卫各立一簿的原则,将中央到地方各卫所武官的籍贯、从军缘由、袭替时间及历代升降调迁、功次赏罚等情况重新登记造册。此后经过多次续录,形成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的明代武职选簿的来源。其中记录了明代武职官员1.3万余人,所载卫所遍及明朝南北两京、十三行省、五都司辖在内的全部行政范围,时间上自洪武、永乐,下迄天启、崇祯。明代武职选簿为我们保留了一幅珍贵的明代武官群像速写,同时,它也是明史研究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基础史料。

    以其中一条记载为例:“刘和,新城县人。洪武三十四年(1401),平定京师,升小旗。永乐九年(1411),擒番王,升锦衣卫衣左所试百户。永乐十三年(1415),下西洋回还,升实授百户。复下西洋,病故。”身为自家军户的开代先祖,刘和参与了明初历史上的靖难之役、征讨交趾、郑和下西洋等重大事件。凭借个人的不懈奋斗,刘和为后代挣得了“实授百户”这一六品世袭官职,该官职共沿袭了10辈,直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诸如此类的记录,在明代武职选簿中有上万条之多,生死荣辱皆一笔带过,寥寥数字讲尽将士的一生浮沉,为后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

明天启二年(1622),武职旧官、新官的袭职底簿。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19日 总第3872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