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抗战时期乐西公路档案汇编》

血肉筑成抗战路 蓝缕开疆挺脊梁

作者:施 楠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8-30 星期二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日军切断了中国主要的铁路,公路成为支撑抗日的交通主动脉。为了民族利益,数十万四川人民克服各种困难不惧牺牲,使用最原始的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乐西公路。

《抗战时期乐西公路档案汇编》(第一册)书影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华北、华东大部分城市相继沦陷,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1938年,在日军相继切断粤汉铁路、滇越铁路后,大批爱国华侨捐赠的物资只能从滇缅公路运入中国云南。但是,将物资从云南运往抗战前线及四川需要绕道贵州非常耗时。因此,国民政府决定修建一条由四川乐山直通西康省西昌县(今四川省西昌市)的公路。1939年8月,乐西公路工程处设立,隶属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至此,乐西公路正式开始修建。为修筑乐西公路,工程处分别从四川乐山、夹江等19个县及西康汉源、荥经、西昌等17县,征调工人数十万。1940年12月路基打通,1941年2月乐西公路全线完工并通车。这条公路全长525公里,北起四川省乐山县五通桥(今乐山市),跨青衣江,经峨眉山、龙池镇,再循大渡河经新场镇、金口河,绕越蓑衣岭,从岩窝沟进入西康省,偏西南行抵富林,沿大渡河到石棉,经冕宁、泸沽等地,止于西康省西昌县。乐西公路的终点与西祥公路(今西昌市至云南省祥云县)衔接。

1939年9月22日,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的训令。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乐西公路的修筑异常艰难。筑路工人面临着环境恶劣、缺吃少穿、施工难度大等问题。这条公路贯穿中国西南边陲大凉山的崇山峻岭和大渡河的深山峡谷,所经地区的地形十分复杂。

    由于修建位于川康交界处的蓑衣岭路段的工期正值冬季,外加海拔高、气温低,遂“征调的民工在蓑衣岭筑路无御寒衣裤、被褥,一夜就冻死仁寿、井研、犍为等县民工200余人”。乐西公路竣工后,乐西公路工程处处长赵祖康在蓑衣岭立纪念碑纪念死难工人。

    乐西公路还有部分路段修建在岩窝沟高度超过400米的悬崖上,抬头不见顶,低头不见底。最初,工人在修建岩窝沟路段时,只能用绳索吊到半空作业、打炮眼。3个人组成一队,其中1个人负责握钢钎,另外2个人负责打锤。工人们身上拴的绳索只有两根,每根有拇指粗。由于绳索是麻绳制作而成,所以禁不住在悬崖的石头上反复摩擦,用不了几天,绳索就会被摩断。因此,工人们为了施工安全,每天上工前都要仔细检查绳索,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破损,就会有意外发生。据《乐西公路》一书记载:“在岩窝沟施工中125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因爆破和坠崖身亡,平均每公里死亡2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为纪念死者,在沟底路旁立了一块碑,后为岁月所湮没。”

石工总队队长黄庆慈因公殉职的讣告

    正是这些不惧牺牲的工人用常人无法想象的勇气和意志创造了中国筑路史上的奇迹。公路修建过程中,由于缺粮、疲劳、疾病、工伤、冻伤等原因,有2万余人伤亡,因此乐西公路也被称为“血肉筑成的长路”。

    为了弘扬抗战精神,四川省西昌市档案馆对馆藏有关乐西公路的334卷档案进行了系统梳理。2022年1月,西昌市档案馆编纂的《抗战时期乐西公路档案汇编》,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共两册。该书收录的档案形成时间起自1939年,迄至1944年,按照“组织机构——时间”体例编排,分为综合管理类、民工管理类、施工管理类、采购给养类4个部分。《抗战时期乐西公路档案汇编》收录的抗战时期修建乐西公路(即川滇西路乐西段)的档案,详实地反映了当时该公路的测绘、修筑、养护、安保、人事、经费等内容。书中选用的档案均为原件全文影印,未做删节,如有缺页,为档案自身缺页。

    让我们牢记在这段“血肉筑成的长路”上付出心血、献出生命的同胞。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26日 总第387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