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袁隆平:走过杂交水稻研究的不凡岁月

作者:龙 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9-02 星期五

    袁隆平,从湖南偏僻的农业学校走来,从中国农村的田间小路走来,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山村中等学校的青年教师,最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

像颗种子,扎根雪峰山下

    1930年9月,袁隆平生于北京。在抗日战争的动荡岁月中,他随父母从北京至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在辗转多地的途中,他看到举家逃难、面带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心里很难过。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其父问他:“隆平,你未来的志向是什么?”袁隆平回答说:“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1953年7月,他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以下简称“安江农校”)任教。

    坐落在湘西的安江农校,四周被海拔1934米的雪峰山环抱。这里土地肥沃,古树参天,花草遍地,清澈的沅水穿流而过。对农学的热爱,很快驱散了袁隆平从大都市来到僻静山区的不适。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课程。因为他教的植物学是学农的基础课之一,面对学生们求知的眼神,平时就很爱钻研的袁隆平想了很多办法把课程讲好。比如,为了能在显微镜下更好地观察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练习徒手切片技术,数十次、几百次、上千次……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观察到次日凌晨两点才离开实验室。

1957年1月14日,《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关于教学改革经验与总结报告》中记载,
学校“鼓励袁隆平同志参加高等学校副博士研究生的考试”。 湖南省档案馆藏

    在备课中,袁隆平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问自答,比如准备“植物开花结果”这一课时,他开始思考,到底植物受不受精?是否和动物一样?为了从实验中找到答案,他来到田间地头,为玉米的雌花套袋隔离。结果,雌花得不到雄花的花粉无法受精,不能结果。他说:“即使是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20世纪50年代,安江农校进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在一些课程中采用试验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校还特别重视对师资力量的培养,袁隆平报名参加了高等学校副博士研究生的考试。安江农校地理位置偏僻,当时袁隆平敢于参加这样的考试,可见他一以贯之的努力、敢闯的精神。

    袁隆平经常带着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赤脚在稻田里插秧、薅草,向当地农民请教,和村民们打成一片。他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像一颗种子,扎根在雪峰山下。在安江农校的18年教学生涯中,袁隆平在搞好教学的同时,选择课题进行科研,通过科研又促进了教学。

迎战饥饿,研究杂交水稻

    1959年至1961年,我国连续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大规模减产。1962年初春,袁隆平带领几十名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劳动锻炼。生产队长老向正在为带领大家摆脱饥饿而发愁,听说袁隆平在研究水稻,便急切地说:“袁老师,你正在进行科学实验,一定会帮我们培育出新的稻种吧!如果研究出能增产的稻种,亩产40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那该有多好啊!我们就可以战胜饥荒,苦日子就可以结束了。”“培育新的稻种”,“战胜饥荒”,老向的话让袁隆平深受震撼。多年以后,他回忆起当时说:“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我非常自责。本来我就有改造农村的志向,这时就更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1962年,袁隆平申请了安江农校门口西侧的一块早稻试验田,每天课后他都要去观察杂交水稻。当时虽有一些外国学者在杂交水稻方面做过研究,但无一成功。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但人工去雄工作量极大;另一条路就是“三系”(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配套,这是一套复杂烦琐的育种工程,其关键就是要找到不育系。六七月是安江地区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也是水稻扬花的时节,袁隆平迎着酷暑,用最原始的方法在稻田里一株一株寻找,终于在1964年7月5日看到第6400个稻穗时,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随后一年,他又在1.4万个稻穗中,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1965年底,袁隆平依据获得的材料和实验数据进行梳理,完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1966年,该文章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等主办的《科学通报》上,这是世界上第一篇论述水稻雄性不孕性的论文,奠定了杂交水稻的理论基础。

几经挫折,从未放弃研究

    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袁隆平经历了种种挫折。“文革”刚开始时,他在安江农校试验园栽种的杂交水稻秧苗全部被砸,几年的研究成果付诸东流。所幸他的学生尹华奇和李必湖事先偷偷藏了3盆,这才避免了秧苗的“灭顶之灾”。之后,在袁隆平即将被批斗时,一封来自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科委”)的公函保护了他。这还要从袁隆平的那篇论文说起。《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后,被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看到,他意识到袁隆平所进行的研究意义重大,就向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汇报了此事。国家科委发函责成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研究。袁隆平因此躲过一劫,不仅被鼓励要把研究和实验搞好,还分到了安江农校最好的一块试验田。同时,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被湖南省科委列入省级科研项目,每年能得到600元的科研经费。1968年,“幸存”的3盆秧苗经过几次繁育,已经能插满两分试验田。然而,试验田的秧苗再一次遭到人为破坏,被拔得一片狼藉。他们翻遍试验田,才找到5株被掩埋在烂泥中的残存禾苗。面对如此重创,袁隆平坚定地说:“我搞科研为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要我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绝对办不到!”磨难还没有结束,不久,袁隆平被调离安江农校,接受劳动锻炼。水稻雄性不育科研经费被取消,他的学生被停发工资,实验也终止了。得知袁隆平和尹华奇、李必湖遭到不公正待遇后,国家科委和湖南省科委、农业厅联合派人赶到安江农校,找尹华奇、李必湖了解情况。一个多月后,袁隆平从煤矿调回,与尹华奇、李必湖一起被借调到湖南省农科院,水稻雄性不育科研课题也从安江农校收上来,交给湖南省农科院主管。恢复工作后,袁隆平急切地想要加快研究速度,抢回曾经失去的时间。他带领助手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结果并不理想。从1964年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6年来,尽管袁隆平和助手倾注了全部心血,但都没研究出理想中的雄性不育株,困局迟迟不能突破。袁隆平苦苦思索,夜不能寐,经过认真总结,他决定调整方案,提出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新设想,以求创造新的不育材料,实现突破。1970年11月,李必湖在海南南红农场发现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为“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这也成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的关键一环。1973年,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6年,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增幅普遍在20%以上,中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一次飞跃。此后,通过技术改进,杂交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并大面积生产。1981年,袁隆平等人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我国首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如今,中国杂交水稻在全球得以推广,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杂交水稻列为解决粮食短缺的首选技术。这不仅仅是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水稻育种家的骄傲,更是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不可磨灭的贡献,蕴含了中国人胸怀天下的担当精神。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9月2日 总第3878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