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开辟荆榛逐荷夷”

——档案文献中记载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作者:吴歆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9-19 星期一

    17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主义的浪潮席卷世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清两朝更迭,荷兰殖民者便趁机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并侵占了台湾。在盘踞台湾期间,荷兰殖民者对当地百姓实施残酷统治,使百姓苦不堪言。

    清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南明将领郑成功经过充分的探察谋划,最终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而此时,清廷见招降郑成功一事行不通,便转念招降其部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招抚郑成功部下诏书》便是实证,其真实记录了清廷对来降者所开出的各种诱人承诺。但此举对郑成功并未奏效。

屯兵东南

    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入江南,南明弘光政权灭亡。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老师钱谦益等人纷纷降清,而郑成功却选择了继续效忠明朝。最初,他退守于金门、厦门一带,与位于云贵地区的李定国等部遥相呼应,形成主要抗清势力。明崇祯进士王忠孝曾为郑成功题写《百字赞》,称其“气吞湖海,胸藏甲兵”。

    顺治九年(1652),清军在桂、湘战场受困于李定国部,连连失利,又被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张煌言等部所牵制,首尾不能兼顾,遂改变策略,抚东剿西。为此,顺治帝特发敕谕给郑成功,欲封其为海澄公,并再三提及其父郑芝龙归顺,并作若干迁就之态,提出“以漳州、潮州、惠州三府并泉州四府”予以驻扎。但郑成功坚奉明朝为正朔,“不剃头,不变衣冠”。

    顺治十六年(1659)六月下旬,郑成功率部连破瓜洲、镇江,继而进逼南京,又派儒将张煌言率军招抚南京上游的“江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清廷大震,命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统兵1万增援江南。郑成功因胜而骄,中了江南总督郎廷佐“乞宽三十日之限,以率众来降”的缓兵之计,延误了战机,败退厦门。这一仗使得郑成功部元气大伤,他自知复明希望渺茫,于是便转而向海上发展,计划收复被荷兰殖民者盘踞多年的台湾。随后,曾担任郑芝龙与荷兰贸易翻译的何延斌(又名何斌),由于不满荷兰殖民者的血腥统治,不仅向郑成功进献了绘有台湾港道、荷兰兵力分布和炮台设置的地图,还讲解了原住民情况及水路情况。但当时郑成功部正准备抵御达素统军入闽,因此,攻台事宜暂被搁置。

克复台湾

    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郑成功经过充分的探察谋划,在金门料罗湾候风出发。出发前,他在《祭海表文》中写道:“收复台湾,上报国家,下拯苍生,建立万世不拔基业;我师一举一动,四方瞻仰,天下见闻,关系实为重大。”郑成功所率大军先泊于台湾澎湖,后冒着呼啸的狂风毅然启航,直指位于台湾西南岸的鹿耳门港。

    进入鹿耳门港的必经之路为北航道,该航道沙石淤浅、迂回曲折,虽然只能通行小舟,但可以避开荷军强大火力的防守。因此,郑成功利用每月涨大潮之势顺利通过北航道,荷兰侵略者面对浩浩荡荡的郑成功船队,“骇为兵自天降”,束手无策。郑成功在鹿耳门港胜利登陆后,给荷兰东印度公司长官写了一封信:“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军得到了台湾百姓的热烈欢迎和鼎力相助。这在荷兰侵略军长官弗里德里克·揆一撰写的《被贻误的福尔摩沙》(又称《被忽视的福摩萨》)一书中有明确记载:“有几千中国人出来迎接他们,用货车和其他工具帮助他们登陆。”而清代文学家江日昇在所撰的《台湾外纪》(又名《台湾外记》)中也写道:“土番各社(指高山族人民)俱罗列恭迎。”

    郑成功率将士们英勇奋战,击退了荷兰侵略者从海上及陆地发起的一次又一次疯狂反扑。其中,郑成功部的藤牌军表现英勇,令荷兰侵略者印象深刻。《被贻误的福尔摩沙》中记载:“(郑成功)藤牌军被用来代替骑兵。每十人中有队长一人,负责指挥并督促士兵们冲锋。这些士兵低头弯腰,躲在盾牌后面……尽管许多人被打死,他们还是不停地前进,从不犹豫……”郑成功部在围攻普罗文查要塞(今赤崁楼)和热兰遮城堡(今安平古堡)两个据点时,荷兰殖民者意图用谈判来延缓时间等待援兵,郑成功则直接指出,“(台湾)一向是属于中国的……可以允许荷兰人暂时借居;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来自远方的荷兰客人,自应把它归原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就在郑成功率部克复台湾之时,清廷见招降郑成功不成,便转念招降其部下。遂在顺治十八年闰七月十三日(1661年9月6日)下了一道诏书,其中写道:“将郑成功生擒来献或斩首来降,必破格论功,赐封公侯。”并信誓旦旦地给出了“决不食言”的承诺,想以此分化郑成功部,但此举并未奏效。

清顺治十八年闰七月十三日(1661年9月6日)

《招抚郑成功部下诏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长官弗里德里克·揆一代表荷方在投降书上签字。据《闽海纪要》中记载:“十二月,红夷酋长揆一降,纵其归国,台湾平。”此时,满怀民族豪情、饱经战火洗礼的郑成功欣然写下《复台》一诗以抒己怀: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9月16日 总第388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