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清代获鹿县永壁村保甲册

见证旧时户籍管理 再现一方风土人情

作者:特邀撰稿人 宋玉红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9-29 星期四

    清代获鹿县永壁村保甲册(以下简称“永壁村保甲册”)现保存于河北省档案馆,2002年1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该档案文献形成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是一份反映清代河北农村人口管理的珍贵史料。其内容主要涉及鸦片战争后清代基层户籍管理、人口数量、家庭结构、村街区划及民风民俗等,共记录了永壁村5019人的基本信息。

    永壁村保甲册以牌、甲、保为单位,通过文字、数字、彩图等形式,较为清晰、完整地反映了清代末期基层农村人口状况。其悠久的历史性、鲜明的地域性、记录的完整性、形制的独特性,使之成为研究特定时期的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结构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

永壁村保甲册头牌图册
 
 
 
永壁村保甲册三牌地形图(局部)
 
 
    文献遗产名称:清代获鹿县永壁村保甲册
    文献形成年代: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
    文献数量:1册(111页)
    文献保存者:河北省档案馆
 

力行保甲制度

    清代初期,因战争持续,百姓流离失所,清政府颁布保甲之法,以巩固统治地位,维护社会稳定。顺治元年(1644),直隶(今河北地区)一带聚集了1.1万多户难民,为有效管理户口和赋税,清政府在农村实施保甲制度,安抚难民,组织他们从事生产劳动。保甲制度起初分为两级,以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后来在甲之下又加进了牌。牌、甲、保三级分设牌头、甲长和保长,负责户口迁移登耗,查报治安情况,如盗窃、邪教、赌博、窝逃、奸拐、私销等。三级之间权责分明,互为担保。

    从永壁村保甲册中可以看出,永壁村村户按东、南、西、北街区分布造册,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进行登记,每户都印门牌一份,登记户长及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关系、职业。每牌有牌头,即每牌的负责人,又称“牌长”“十家长”。村民大多数属农户,其中有监生6人、武生2人、武童生1人、生员1人。牌头一般选取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社会地位的人来担任,如一牌头刘得桂为监生,二牌头刘芳为生员,三牌头田殿杰为监生。

在迁徙中融合

    永壁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获鹿县(现为鹿泉区),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被称为“千年古镇”。据《永壁村村志》记载,该村是在沿金河东西长1900米、南北宽1500米的广阔土地上,由若干个以原始姓氏为聚居地而命名的庄和其他迁徙人群组成的一个大村落,俗称“永壁村十八撮”。村内各居户之间距离分散,近的相隔几十米,远的相隔一二百米。村户家庭结构形式多样,家庭人口最多的有15人,最少的只有1人。

    据永壁村保甲册记载,村里共生活着50多个姓氏家族,既有周、刘、吴、张、高、赵、陈、杨、孙、李、王、梁等大户姓氏,也有校、云、常、田、樊等少数姓氏。其中,吴、赵、刘、樊等姓氏村户主要分布在东街;杨、孙、王、谷等姓氏村户在南街;周、张、史、刘等姓氏村户在西街;周、梁、校、云等姓氏村户在北街。

    “从山西平阳、大同、蔚县、广灵迁民于广平、清河、真定、冀卅、南宫等宽闲之处占藉为民。”明洪武三年(1370)到永乐十五年(1417),近50年的时间里,山西百姓以洪洞县为集中点,共进行了18次大迁徙,分别迁至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永壁村梁氏、张氏、田氏、杨氏等家族的家谱中,便记载了他们家族从山西迁移到永壁村的过程。

文化底蕴深厚

    在永壁村保甲册中,关于头牌、二牌、三牌街区划分的彩图尤为引人注目。通过彩图,我们可以看到极具当地文化特色的金河寺、关帝庙、真武庙、老母庙、土地庙等建筑。其中金河寺为佛教寺院,因村子周围的金河而得名。寺庙附近有多座石碑,寺院由山门、影壁和甬道、3间大殿组成。其中大雄宝殿及配殿和后殿,为元明时代建筑,共有数10间之多。大雄宝殿前沿台下,东有千年古槐相伴,西有一棵桑树相随,左右各有2米多高的巨大石碑,至今保存完好。目前,大雄宝殿已被河北省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中建造的土地庙,反映出村民对“土地生五谷、生万物”之意的敬畏。而关帝庙则表现出永壁村村民崇尚刚武忠勇、威武仁义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为保护村民安全,使村子免遭外来侵扰,村里的男性都有集中在寺庙或祠堂院内练习棍棒和拳术的习俗。除此之外,永壁村每月都会举办两次庙会,届时锣鼓喧天,集市喧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永壁村保甲册中记载的众多庙宇及民风民俗为后人展示了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无论是在研究社会管理制度方面,还是从考证农村传统民俗角度,永壁村保甲册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9月23日 总第388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