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长城抗战档案汇编》

长城边壮志难酬 故纸中血痕宛在

作者:特邀撰稿人 刘传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10-17 星期一

    近年来,“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七七事变之前中国各界的抗日呼声和广大军民的“局部抗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时期,中国军民的对日军事斗争此起彼伏、绵延不绝,既有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这样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长期抗战,也有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等短期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事,而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发生于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精选馆藏相关档案,编纂《长城抗战档案汇编》30册,于2019年12月影印出版,为学界研究和社会各界了解长城抗战历史,提供了比较可观的档案史料支撑。

    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为了将热河省纳入伪满洲国范围,作为其侵略华北的跳板,又乘国民党忙于内战之机故技重施,先用卑劣手段在榆关(即山海关)挑起战事,继而调集重兵向热河和长城沿线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浴血作战,与侵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长城抗战以1933年1月1日的榆关之战为序幕,后历经热河之战,古北口、南天门、冷口、界岭口等长城各关隘战斗和滦东战斗,以5月31日中日《塘沽停战协定》的签署而结束。

《长城抗战档案汇编》书影

《华北抗日作战经过概要》所附《华北军第三军团战斗序列》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长城抗战档案相对完整,总量达1万余页,大都收入《长城抗战档案汇编》,其中又以各参战部队历次战斗的阵中日记、战斗详报及《长城抗日战纪》等综述性史料为主体,对于推进长城抗战军事史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档案可以看出,长城抗战是中国地方军与“中央军”,步兵与炮兵、骑兵、工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联合作战。热河沦陷之前“华北军”的作战,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张学良统一指挥,分为第1、第2两个集团军(张学良、张作相分任总司令),下辖于学忠、商震、宋哲元、万福麟、汤玉麟、傅作义等指挥的7个军团,基本上是东北军、西北军的原班人马。1933年3月11日热河沦陷后,张学良引咎辞职,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担任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在参谋长黄绍竑协助下重新部署作战。改组之后的华北“抗日军”,取消集团军建制,在原“华北军”的基础上有所扩充,最主要的是将北上增援的“中央军”第17军(军长徐庭瑶)编入战斗序列,与第26军、第67军合组第8军团,在杨杰的指挥下于古北口方面作战。参战部队的师旅级将领张自忠、杜聿明、郑洞国、冯治安、何柱国、赵登禹等人,各有不俗的表现,同时也积累了对日作战的经验,后来在全面抗战时期他们更成为享誉全国的抗日名将。

《长城抗日战纪》所附《抗日各军伤亡官兵数目比较表》

    长城抗战历时5个多月,参战中国军队近30万人,日军及伪军各数万人,是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持续时间较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抗战。此役,前线将士面对陆空协同、步炮战车联合之强敌,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牺牲,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据《长城抗战档案汇编》中所收《长城抗日战纪》载,此役各参战部队官兵阵亡16725人,负伤24019人,伤亡总计达40744人(其中第17军、第29军、第32军、第53军、第63军伤亡都在5000人以上),而日军伤亡仅有数千人。中日军队战斗力差距之大、当时战斗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在长城抗战中,中国将士不惧强敌,视死如归,奋勇杀敌。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第29军大刀队夜袭喜峰口的光辉战例。对于发生在1933年3月11日夜的这次著名战斗,档案中有如下记载:“至十二时,(第二二四团)第一营到达北山土,见有敌骑百余名酣睡,乃乘其未觉之际,利用大刀尽行砍毙。……各营分别向横城子、北文子、三家子之敌包围,乘其慌乱之际,以大刀猛砍……。当时战况以三家子第三营为最烈,幸我官兵奋勇,破坏其障碍物,利用大刀与之肉搏。”文字虽然简短,但其所描述的血肉横飞的战斗场面,却有着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喜峰口捷报传来,社会各界深受鼓舞,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前线。后来,音乐家麦新受此启发,创作了振奋人心、广为流传的抗日救亡歌曲《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在长城抗战的早期记述和研究中,对于“中央军”的作战着墨不多、研究不足。平心而论,“中央军”虽然参战较晚、参战人数较少,但与地方军相较毕竟装备精良,战斗力更强,所以承担了在古北口等关键区域阻敌的重任,牺牲也最大。据统计,自“中央军”第17军25师(师长关麟征)3月10日参加战斗,至5月19日全军调回北平城郊休整,第17军与敌作战70日,经历大小数十次战斗,重创敌军,自身也伤亡近万人(一说万余人),其中阵亡5000余人,为参战各军之最。关于第17军,《长城抗战档案汇编》中除收入相关阵中日记和战报外,还收入了印制精美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长城抗日画史》。

    长城抗战一度促成全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但受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敌我实力悬殊等因素影响,中国军队局部的战果无法挽回战局的整体失利。最终,热河和长城各口相继易手,中国政府屈签城下之盟,被迫从冀东撤军,华北门户从此洞开。关于此节,《长城抗战档案汇编》中收入了中日双方商议停战的“觉书”、《塘沽停战协定》日文本初稿及中文本抄件;此外,还收入了1933年5月23日日军兵临平、津之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贺耀组于当晚致何应钦、黄郛、黄绍竑,建议以军事配合对日外交斗争,迅速部署北平守城、巷战准备的电稿。由于中日代表随即达成全线停火协议,他的建议并没有付诸实施。

    长城抗战的失利和丧权辱国的结局,一方面强化了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百不如人”的悲观情绪和对日妥协倾向,一方面也促使国民政府大力加强国防,提高军队战斗力。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又在长城沿线与侵华日军进行了一番血战,最终汇入全民族抗战的洪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0月14日 总第389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