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天下第一巡抚”田文镜的宦海沉浮

作者:特邀撰稿人 郭 琪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2-07 星期二

    清雍正帝在历史上很多时候的形象是“寡恩刻薄”,因为他对手下的大臣要求极其严苛。然而,有一位非科举正途出身的大臣却得到了他的极大宠信。此人宦海沉浮一生,经历也颇为传奇,甚至被称为“天下第一巡抚”,他就是清朝重臣田文镜。

秉公洁已 恩宠加身

    清康熙帝晚年,政治废弛,不仅国库日渐空虚,各类社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雍正帝继位后,一改其父过于宽仁的治国理念,大力推行改革,整肃朝堂,对朝廷里的官员朋党进行分化瓦解,最终换上了一批自己认可的官员。其中,一名出身基层的官员脱颖而出,他便是田文镜。

    田文镜出生于康熙元年(1662),由监生出任福建长乐县县丞,进入仕途。他生性刚直,办事、执法甚为严苛,因为不符合当时康熙帝“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的理念,加之并非科举出身,康熙一朝未能得以重任。好在田文镜工作能力极强,历任州县各官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终于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内迁为吏部员外郎,3年后任刑部郎中。康熙帝去世时,60岁的田文镜已经是内阁的侍读学士,虽然不曾出任要职,也算是进入了皇帝的视线范围。

    雍正元年(1723)九月,雍正帝授田文镜署理山西布政使,协助山西巡抚诺岷清查山西亏空,二人“秉公和衷,将积年亏空及地方宿弊剔除清理,吏治整顿一新”。次年,河南巡抚石文焯清查亏空不力,于是,雍正帝将田文镜调至河南布政使任上,继续清查河南的各项亏空。经验丰富的田文镜一到河南,就上书向雍正帝保证:“臣不遗余力檄委各州府互相觉察,设法严查,总期彻底澄清,不容丝毫短少。”同时,田文镜还“饬令各州县立限征解,毋许似前那移影射”。对于那些弥补亏空不积极的官员,田文镜将他们全部召集到开封,逐一审明其现职和原籍的全部财产,核实清楚后再行变卖,填补亏空。田文镜的雷厉风行,使得河南各州县的官员很快就补完了亏空,他也受到了雍正帝的嘉奖,并很快当上了河南巡抚。田文镜深感雍正帝的信赖,不遗余力地大力推行雍正帝的各项政策。比如在吏治整顿上,田文镜对于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官员毫不留情,严肃处理,甚至不惜得罪军机处大臣张廷玉等权贵;在经济上,他坚决支持雍正帝“摊丁入亩”和“耗羡归公”的政策,补齐了河南司库。同时,他还身先士卒,加强黄河治理,改革漕运管理。

    田文镜通过努力,使得河南全省的吏治、经济、治河等方面气象为之一新,使雍正帝龙颜大悦。因此,他也成了雍正帝最为信任与倚重的地方大员,雍正帝称“天下巡抚中实心任事、不避嫌怨、为国为民者”仅3人,田文镜便是其中之一。雍正四年(1726),田文镜受到御史谢济世的弹劾时,雍正帝不仅痛斥谢济世“听人指使”,“著革职,令往阿尔泰军前效力赎罪”,还专门表彰了田文镜在河南“整饬河工……年岁丰稔,绅衿畏法,正己率属,地方宁谧”,并称其“每事秉公洁已,谢绝私交,实为巡抚中之第一”。

官场巅峰 瞒报灾情

    雍正帝对田文镜的信任和重视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褒奖上。雍正五年(1727)七月,雍正帝专门给原本没有总督的河南省设置了总督一职,由田文镜出任,并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比之前从二品的河南巡抚一下子高出了两级。不仅如此,田文镜原本出身于汉军正蓝旗,也被雍正帝抬入了汉军正黄旗,身份一下就提高了不少。雍正六年(1728),雍正帝见“山东民俗官方宜加整理”,而山东、河南两省相邻,“以田文镜之精神力量,办理两省之事绰然有余”,遂任命田文镜为河东总督,管理二省事务。为此,雍正帝还专门下旨告诫全国,“此朕因人设立之旷典,不为定例”。此时的田文镜,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他官场生涯的巅峰。

    然而,田文镜春风得意之时却做出了一件极为愚蠢之事。雍正八年(1730)的秋天,中原地区大雨滂沱,不仅山东西南部各州县出现水患,河南省更是发生了大水灾,无数田地被淹没,全省都出现了歉收的情况。然而,身为河南、山东两省总督的田文镜仅仅向雍正帝汇报了山东省的灾情,称河南省“连岁丰收,今春二麦又稔,民间家给人足,虽夏秋雨水稍多,而高阜地面仍有十分、九分、八分不等,即使低洼处所亦有七分收成,实未成灾”,不需要减免钱粮、申请赈济。

    雍正帝从其他官员处得知河南省灾情后,原本想适当蠲免一些钱粮,命田文镜“督率有司,加意抚恤”。但田文镜却信誓旦旦地向雍正帝保证:“今年豫省被水州县收成虽不等,实未成灾,士民踊跃输将所有,特恩蠲免之钱粮,请仍照额完兑。”并称“且念豫省连岁丰稔,今不过数处歉收,自可支持度日,不致困穷失所,是以未遣专官前往查赈”。田文镜为了完成自己的承诺,便抓紧派人前往河南各州县,加紧催征钱粮,九月便已经收齐了钱粮,次月就已运出河南。可是,为了完成田文镜夸下的海口,灾区的老百姓不仅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济,就连仅存的一点口粮也得全部交出,尤其像祥符、封丘等受灾最严重的州县,灾民们为了不被活活饿死,很多人只能携家带口背井离乡“沿途求乞”,而留在村镇中的灾民也只能鬻儿卖女,甚至有的灾民因处境艰难,直接抢劫。一时间,河南发生了多起灾民动乱事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动荡。

    对于这些情况,田文镜一不做二不休,选择了继续隐瞒不报。然而,这些事情很快就随着逃亡的灾民传到了周边各省。雍正九年(1731)初,湖广总督迈柱得知此事后,随即上奏雍正帝。雍正帝知道后大为震惊,于二月二十六日下发谕旨,命令曾经在河南任职的刑部侍郎王国栋,“著给与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将被水之州县一一查明,飞饬该地方官动用本地仓谷钱粮,核实赈济,务使穷民咸登袵席,不得稍有遗漏,俟麦熟之后……即行缓征,以免追呼之扰”,同时,雍正帝表示,如果“地方官奉行不善,怠忽从事,著王国栋严参重治”。

清雍正九年(1731)二月二十六日,雍正帝命刑部侍郎王国栋往河南查赈水灾并为田文镜瞒报开脱的谕旨(部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晚节有亏 瑕不掩瑜

    在谕旨中,雍正帝告诫田文镜:“夫卖男鬻女之事,在平时亦有之,此乃出于本人之情愿,非官长所可禁止者。至于荒歉之岁,自以抚绥安插,使民不至离散为第一义,若不能抚绥安插,而但禁其卖鬻子女,以避离散之名,是绝其生路也,岂为民父母者所忍言乎?”直指田文镜办事不力之实。当然,雍正帝毕竟将田文镜视为心腹,在谕旨中也为其开脱道:“近来年老多病,精神不及,故为属员所欺诳耳。”

    然而,雍正帝的好心并没有换来田文镜的诚实,他为自己强行辩解,表示河南确实下了大雨,但是“实未成灾”,至于河南的老百姓逃亡到湖北等地乞讨,那是因为山东、直隶等地的灾民逃到了河南,许多河南的商家和富人大量存储粮食,囤积居奇,以致粮价上涨,才使得当地百姓外逃。

    其实,田文镜之所以明知雍正帝已知河南受灾实情,并派人前来调查,却依旧硬着头皮诡辩,确实也有些迫不得已。田文镜自就任河南巡抚、总督以来成绩显著,河南也得以大治,雍正帝曾下旨称赞道:“河南吏治民风大清小廉,一切刑名钱谷、驿站塘汛井井有条,吏畏民怀,河工堤岸巩固,直省中可为第一大治省份。”而且,河南在水灾之前几乎是年年丰收,尤其雍正帝还表示:“又如连年豫省黄河工程,当暑雨时行之际全无泛滥,此皆天地嘉佑之明验。”如今,河南因为水灾导致歉收,田文镜一时间实在无法面对雍正帝之前对自己成绩的肯定,于是,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做出了人生中最为糊涂的决定——向雍正帝瞒报灾情。

    不久后,王国栋到河南很快就查明了灾情,但雍正帝并没有责怪田文镜。恰好当年五月,田文镜奏请因病退休,雍正帝没有批准,而是让他进京治病休养,等痊愈后还是回河南任职。田文镜此时的身体其实已经羸弱不堪,到京城后足足调养了3个月,后于十月返回河南任上。但他并没有放松自己,依旧兢兢业业,尽心竭力办理公务。劳累之下,田文镜在雍正十年(1732)四月再度染病,深知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他于十一月初六日再次向雍正帝请辞,获准后数日便去世。雍正帝得知田文镜去世的消息后,赐谥号“端肃”,并在河南开封设立专祠祭祀,还命其入祀河南的贤良祠。

    田文镜一生可谓忠君勤勉,实心任事,尤其是治理河南大有成效,唯独瞒报灾情一事使其晚节有亏。但瑕不掩瑜,“端肃”二字便是雍正帝对他最大的褒奖。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2月3日 总第3940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