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流风所及竞芳菲

——京剧的起源、形成与兴盛

作者:王海燕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2-27 星期一

    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乐舞仪式,至宋代逐步形成较完整的戏曲(戏剧)样式。此后,各地逐渐形成风格各异的戏曲声腔。至清代,除昆山腔、弋阳腔等继续流行外,又有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出现,并分属不同的声腔体系,后来统称为“五大声腔”,即昆腔、高腔、弦索腔、梆子腔及皮黄腔。

“花雅之争” 徽汉合流

    清乾隆年间的北京剧坛,南北各种戏曲声腔剧种聚集于此,出现了“花雅之争”的局面。“雅部”即指宫廷和士大夫推崇的昆腔;“花部”,也叫“乱弹”,即指其他地方戏曲声腔。“花部”与“雅部”的竞争,促进了各种声腔的融合,京剧正是在这种融合中发展而来的。

    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寿诞,浙江盐务投其所好选派擅长秦腔、京腔、二黄腔的三庆班(又称“三庆徽”)入京。三庆班入京后,以强大的阵容和出色的表演广受欢迎,遂留京演出,时人称之为“京都第一”。乾隆六十年(1795)后,又有许多南方戏班入京,如四庆徽、五庆徽等。这些戏班经过一番角逐,有的渐渐衰落,有的则持续兴盛。道光年间,举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写道:“京师梨园四大名班,曰四喜、三庆、春台、和春。”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四大徽班”。徽班在北京兴盛之时,又有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人到京城搭徽班唱戏。后来,他们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曲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当时的代表人物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被票友称为“老生三鼎甲”(又称“老生三杰”“前三杰”)。余三胜是湖北人,为汉派;程长庚是安徽人,为徽派;张二奎自幼在北京长大,能“采取二派而搀以北字”。

    至19世纪中叶,京剧不仅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演程式。就连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各具特色。

流派纷呈 走向繁荣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京剧流派纷呈。以老生行和旦行为主,出现了一大批代表性人物。

    程长庚去世后,虽然“老生三鼎甲”的声容已经绝于舞台,但他们的影响仍在。清末民初,老生行中孙菊仙、汪桂芬、谭鑫培崭露头角,被票友称为“新三鼎甲”(又称“后三杰”)。其中,谭鑫培在舞台上活跃的时间最长,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谭鑫培幼年随其父谭志道进京,入科班学艺,曾拜程长庚等人为师。他声誉大振后,梁启超曾赋诗曰“四海一人谭鑫培”。后来,谭鑫培学习老一代艺术家的表演精髓,吸取经验,创立谭派。当时兴起的老生流派,大多是在谭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时人有“无腔不学谭”之说。

    民国时期,随着“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出现,京剧形成了生旦并重的局面。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作为京剧繁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旦角名家,被称为“四大名旦”。他们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分别创立了梅派、尚派、程派、荀派,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旦行流派。

    老生行的代表人物,继“新三鼎甲”之后,又有“四大须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须生”的成员也有所变化。据《中国京剧史》记载,京剧界素有“前四大须生”“后四大须生”之说。“前四大须生”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4位老生演员,即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后四大须生”指的是20世纪30年代末具有代表性的4位老生演员,即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京剧知识词典》则记载,“四大须生”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指的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简称“余、言、高、马”;20世纪30年代,指的是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谭富英,简称“余、马、言、谭”;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指的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简称“马、谭、杨、奚”。总而言之,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是京剧繁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老生演员。

    除老生行和旦行之外,其他行当的代表性人物,有武生杨小楼;小生姜妙香、叶盛兰;净行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老旦龚云甫、李多奎;丑行萧长华、叶盛章等。

享誉中外 冠名“国剧”

    由于京剧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其影响之大,有时甚至超过各地原有的地方剧种,在上海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风格。随着梅兰芳到日本、美国等地;程砚秋到欧洲等地访问演出,京剧的影响又扩展至海外。

    京剧作为中国戏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有着“国剧”的称号。但具体而言,“国剧”一词的出现和使用,也经过一个演变过程。

    “国剧”一词的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国剧运动”中。“国剧运动”是由一群海外留学归国的青年学生发起的戏剧理论运动。1928年,田汉提出“新国剧运动”,以推动“国剧”的发展。不论是“国剧运动”还是“新国剧运动”,他们所提倡的“国剧”并不是专指京剧或中国传统戏曲,而是指准备结合西方话剧的优点和中国传统戏曲的长处,建立起来的新的中国戏剧形式。虽然这两个运动最后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但由此提出的“国剧”一词,却契合了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民众心理。“国剧”与“国乐”“国画”“国术”“国医”等词汇一起,被社会各阶层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30年代,随着京剧的日益繁盛和影响扩大,“国剧”一词的内涵,从一种理想形态的新戏剧,变为中国戏曲的代称,并逐渐指向京剧。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国各地所成立的戏剧组织机构,很多都冠以“国剧”之名,如北平的国剧学会、天津的业余国剧研究社、济南的国剧研究社、上海的中华国剧学校等。这些以“国剧”命名的戏剧组织机构,大多以京剧为主,兼河北梆子等剧种。其中,以北平的国剧学会影响最大。1931年12月,梅兰芳、齐如山、余叔岩等人创立国剧学会。依照该学会宗旨,“国剧”不仅包括京剧,还包括昆曲等剧种,但他们的实际活动却主要围绕京剧进行,只是偶尔涉及其他剧种。

1946年8月12日,北平市社会局给国剧公会整理委员会的训令。 北京市档案馆藏

    当时,社会各界对“国剧”一词究竟能否专指京剧,是存在争议的。“京剧”“平剧”“京戏”“皮黄(簧)”“旧剧”等名称皆见于当时的报刊中。20世纪40年代后,以京剧为“国剧”的言论趋于上风。新中国成立后,“京剧”一词又逐渐取代“国剧”。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2月24日 总第3949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