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袁国平烈士家书

以殉道者的精神 为革命为国家民族服务

作者:秋 浦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3-24 星期五

袁国平

    此刻,我身无分文,无法帮助家里,因为我们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民族服务的。或许有人要说我们是太不聪明了,然而世界上应该有一些像我们这样不聪明的人。

    ——袁国平

奔赴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家庭时刻牵挂着前方亲人的安危,无数个前方将士也时刻惦念着后方家人的平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封穿越战火硝烟的家书,报平安、问长短、抒豪情,连接起前方将士与后方亲人的血肉亲情,也展现出抗日将士的家国情怀。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烈士的家书,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1938年初,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员陆续走出崇山峻岭,汇合到皖南歙县的岩寺古镇,改编为一支崭新的抗日武装——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这支曾经各自为战的队伍,历经多年游击战争的磨炼,不乏军事指挥人才,可是由谁来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却令中共中央反复斟酌,最后决定派时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八路军驻陇办事处主任袁国平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毛泽东在给项英的电文中说:“中央决定派袁国平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政治开展,经验亦多。”

    党中央的决定与袁国平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在给侄子袁振鹏的信中写道:我过惯了战壕生活,正请求我党中央派我去抗日前线工作,愿为我中华民族之生存和解放,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英勇战斗,纵然捐躯疆场,死而无憾。

    1938年4月26日,袁国平抵达皖南歙县岩寺新四军军部。他给母亲写去家书:儿走上了抗日的最前线,这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母亲的光荣。敌人正张牙舞爪,想吞噬全中国。我们要斩断敌人的爪牙,为一切死难的同胞复仇。解放上海,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国!

抒发战斗豪情

1938年5月30日,袁国平致兄长袁醉如的信。 袁国平烈士之子袁振威提供

    新四军组建之时,日军已攻陷上海、南京等地,江南大片国土沦入敌手。新四军先后派出先遣支队和第一、二支队从皖南向苏南敌占区进发。他们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插进敌人心脏。为了减轻家人顾虑,激励家人的信心,袁国平时常在家书中抒发战斗豪情,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家”。袁国平在致兄长袁醉如的信中写道:

    我们作战的特点是不怕截断连络线和不怕没有后方的。军队只要有群众拥护,到处都是后方,到处都是根据地。所以我们的前线是南京、上海,我们的后方将来也是南京、上海。事在人为,如隔断通讯时,一切勿为我念。

    此外,袁国平还写信给侄子袁振鹏,让他转告年迈的祖母:

    前方并不危险,请祖母大人放心。因为日本鬼子并不那样可怕,只要会打仗,敌人的飞机大炮都有办法对付的。一年多我们在大江南北共打了二百二十多次的仗,都是胜利的。有了这一年打鬼子的经验,我们以后更有自信心了。

    每当新四军打了大胜仗,袁国平总会在家书中及时传递捷报,与家人分享胜利的喜悦。1940年4月和10月,日军对皖南地区实行大规模“扫荡”,企图摧毁新四军军部。新四军针锋相对展开反“扫荡”作战,打退了日军进攻,粉碎了日军的图谋。袁国平在致兄长袁醉如的信中自豪地写道:

    皖南今年四月与十月,敌人曾以流窜式的“扫荡”战术,向我大举进攻两次:第一次打至距军部十五华里之处,被我要击于父子岭,将其全部击溃,斩获甚众。十月,敌以三个联队向泾、南、繁、宣地域“扫荡”,基本队伍九千多,被我诱致于汀潭(距军部仅数里)左坑地域,聚歼千余,激战两昼夜击溃,向泾县穷追百余里,三捷收复泾县,为东战场猛打猛攻猛追之空前的胜利战役,曾获广大人民之拥护,众誉军部驻地为“铁打的云岭”。经过三年多抗战的锻炼,我们军队是日益坚强了。

一生的牵挂与愧疚

    袁国平早年丧父,是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儿女们拉扯成人。后来,袁国平考入黄埔军校,继而参加红军,照顾家庭的重担全靠兄长袁醉如一肩承担。对此,袁国平感到深深的愧疚,他曾在致兄长袁醉如的信中写道:国事如此,愿以最后一滴血贡献于国家民族,家事更不能不仰仗吾兄独立支持。知我如兄,当不见责也。……母亲我很挂念,不过有兄奉养,亦甚放心,请劝她不要挂念我们,很好的愉快的生活下去。在我只能以报效国家民族,事实不能不放弃承欢膝下之责了。

    在致兄长袁醉如的另一封信中,袁国平再次写道:弟置身政治斗争中,一切贡献革命,对家事实不得不能作最大之牺牲,望兄曲予宥谅,以成全弟之素志。非弟愿作忍人,实有不得已之苦衷。明达如兄,知我如兄,定能体谅下情。

    袁国平与妻子邱一涵育有两女一男。红军长征前夕,大女儿雅音被留在湖南平江外婆家寄养,后因外婆躲避国民党追捕在逃难中身亡,雅音13岁就被送给人家做了童养媳。小女儿珍霞被送回湖南邵东祖母家抚养,后因病无钱医治而夭折。唯一的儿子袁振威(乳名浣郎)1939年5月生于皖南,8个月时也被送回邵东老家,由祖母抚养。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一直是袁国平心中最深的牵挂。

    1940年6月4日,袁国平回到邵东老家省亲,他将家中老少平安的消息写信告诉已远赴西安谋生的兄长袁醉如:此次因公来渝,于5月29日由皖南起程,4号顺便至范家山归省一次,在家留宿一晚即登征尘。母亲、嫂嫂及诸侄辈均甚平安,浣郎亦托庇最健壮。

    同年10月18日,袁国平在致兄长袁醉如的信中再次提及儿子:浣郎身体最好,活泼健壮,可爱之至,乡下誉为从来未见过这样可爱的小宝宝。信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依然能感受到袁国平的舐犊深情。

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

    袁国平经历过第一次国共合作,当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令他热血沸腾。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袁国平满心希望国共两党从此风雨同舟,共御日寇。在袁国平奔赴皖南新四军军部前夕,国民党高级军官参观团曾抵达甘肃庆阳,其中有他在黄埔军校的同学,袁国平即席赋诗相赠:三年同学十年仇,百战纠缠一战休。差幸干戈化玉帛,愿从风雨济同舟。

    然而,正值抗战的紧要关头,国民党却故伎重演,频频向共产党发难,制造反共摩擦。对此,袁国平在致兄长袁醉如的信中表露了自己的隐忧:团结问题,有局部改进,但大局之彻底澄清,尚有赖于吾人今后之继续努力。江南局势无新变化,惟夜长梦多,暗礁仍不能不时刻提防。

    随着国民党反共摩擦愈演愈烈,袁国平忧心如焚。他在致兄长袁醉如的信中写道:

    由于国共关系紧张,不幸在江北、华北均发生武装摩擦,是诚为亲者所痛、仇者所快。在皖南,由于我们委曲求全,并以不卑不亢精神坚持立场,幸至今尚未进入流血的冲突。半年多以来,我都在外为和平而奔走,时而重庆,时而苏南,时而上饶。个人虽因此流了不少的汗,但幸能阻止流血惨剧之发生。今后夜长梦多,和平巩固端赖双方之精诚相见,我之忍让亦有一定之限度。

    最终,形势的发展还是不出袁国平的预料,皖南丛林里响起了国民党罪恶的枪声。1941年1月4日,新四军主力部队告别驻扎了3年的皖南,绕道北上。在行至泾县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第三战区部队约8万人的围攻。在那场惨烈的突围战中,袁国平身中4弹,浑身上下血肉模糊。为了不影响部队行动,不拖累战友,袁国平举枪自戕,壮烈牺牲,年仅35岁。

    那一年,袁国平的儿子袁振威还不满2岁,父亲并没有给年幼的他留下任何印象,他是看着父亲的照片长大的。后来,袁振威在伯伯和堂兄家里看到袁国平当年寄回的书信,便悉心收集,作为珍藏。在他眼中,这是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渗透着红色基因。袁振威时常捧读其父的家书,从字里行间,他看到了一位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伟大的父亲的形象。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3月24日 总第3961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