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北京城里话“琉璃”

作者:特邀撰稿人 鹿 璐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4-06 星期四

    “琉璃”一词,原为印度梵文,后传至中国。在梵文中,琉璃的本义是指带彩的陶器。据《魏书》记载,大月氏人将琉璃烧造技术传入中国。隋代后,琉璃烧造技术主要用于生产琉璃瓦、琉璃砖。到了唐代,琉璃瓦被规定为只有皇宫和寺庙、道观才能使用,该规定一直延续至清代,构成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特征。

    据《琉璃厂沿革考》记载,元代“设窑四座。琉璃厂窑为其中之一。分厂在三家店,派工到西山采制琉璃瓦器之原料,由水路运至海王村之琉璃窑以备烧制。”元朝对琉璃厂窑非常重视,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大都凡四窑场,秩从六品。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领匠夫三百余户,营造素白琉璃,隶少府监,至元十三年置;南窑场,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四年置;西窑场,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四年置;琉璃局,大使、副使用权各一员,中统四年置。”由此可见,琉璃局乃是官办,管理琉璃厂窑的官员也被纳入百官之列。

《琉璃厂小志》中记载的清乾隆年间《琉璃厂示意图》

    另据《琉璃厂史话》记载,元中统四年(1263),朝廷将位于腹地(今山西、山东、河北一带)的榆次赵氏琉璃窑迁至燕京海王村(今北京西城区琉璃厂一带),其烧制的琉璃瓦专供皇家宫殿使用。随着修建皇家宫殿对琉璃瓦的需求量增大,又在位于京西的三家店(今北京门头沟区琉璃渠村一带)建窑。当时,三家店附近有一种黑色页岩,此岩中含铝,有油性,将其砸碎后就成了制作琉璃最好的原材料——坩子土。用三家店坩子土烧制的琉璃“成大型而不开裂,经风雨百年而不掉釉色”。

    明永乐四年(1406),朱棣下旨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营建北京皇宫。这需要使用大量的琉璃瓦,朱棣又下旨扩大了海王村和三家店琉璃窑的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琉璃厂”与“琉璃局村”(今“琉璃渠村”)的名字逐渐取代原名。《钦定日下旧闻考》中写道:“琉璃厂每窑装二样板,瓦坯凡二百八十,计匠七工,五尺围炉柴三十束;每窑装色凡二百八十,计匠六工,五尺围炉柴三十束。”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修建外城后,原本位于城外郊区的琉璃厂被纳入外城之内。

    清军入关后,清廷没有营建新的宫殿,只是对紫禁城进行逐步修护。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本朝之制,琉璃、亮瓦窑皆仍明旧,至各工程砖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奉旨,均交窑户备办。”康熙三十三年(1694),康熙帝颁旨,五大厂(即神木厂、大木厂、琉璃厂、黑窑厂、台基厂)中暂留琉璃厂,其余各厂均予撤销。可见皇家对琉璃厂的重视。由于琉璃厂一带交通便利,各地书商纷纷在此地设摊出售书画、文房四宝等,使得琉璃厂成为“京都雅游之所”。即便如此,设在琉璃厂内的窑厂依旧担负着生产琉璃瓦之责。每当窑厂烧制琉璃时,浓烟滚滚,尘埃铺天盖地。清人有诗曾描述当时的情形:“窑开尘气冲天起,满眼迷蒙不见日。”乾隆年间,乾隆帝下令将琉璃厂的窑厂迁往琉璃局村。而“琉璃厂”的名字作为地名被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有关琉璃厂迁移的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大致有四种说法:第一种为在清初迁移;第二种为在康熙末年迁移;第三种为在乾隆年间迁移;第四种为在光绪年间迁移。琉璃厂具体是何时迁走,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清廷营建皇家园林时,也使用了大量琉璃瓦,这使得琉璃烧造业达到巅峰。当时,设计皇家建筑的“样式雷”负责绘制所需砖瓦的式样和尺寸,窑厂则负责烧制琉璃瓦,二者密切配合。除烧制琉璃瓦外,窑厂还烧制了很多精美的琉璃制品。其中,就有紫禁城和北海的九龙壁。九龙壁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匠人们首先需要将图纸分解成一块块的方砖,明确所需不同颜色方砖的数量,然后再逐个颜色进行配釉、烧造,待琉璃方砖出窑后按照图纸逐块对缝拼接。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军阀混战。随着琉璃制品的需求量减少,琉璃烧造业的规模也逐渐缩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3月31日 总第396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