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母亲的档案情结

作者:丁 东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4-19 星期三

    人上了年纪,总爱忆苦思甜,我80岁的老母亲也不例外。每次与母亲闲聊,听她讲述当年下放后嫁在农村、后凭档案落实政策的一段经历,她都会说,感谢党让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感谢档案让生活“节节高”。同时,母亲还不忘叮嘱我:“档案很重要,咱们家里的证件、发票等一定要保管好,关键时刻能帮大忙。”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地由集体耕种,从事农活的叫社员,也叫劳力。我父母自然是社员中的一分子。每天清晨,他们与其他社员一样,伴着生产队长急促的哨声,集合领任务,然后下地干活。按工分标准,男性壮劳力“足工”10分,其余的9分、8分;女性壮劳力“足工”8分,其余的7分、6分。60岁以上的人员相应减少分值。“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道出了那个年代工分的重要性。当年,我父亲年轻力壮,舍得卖力气,累活脏活抢着干,每天都是“足工”,连年获评先进,家里墙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奖状。

    母亲原本是城里人,在南通市邮电局上班。20世纪60年代初,她被下放到农村,在姑妈家暂住。没多久,她与我父亲相识相知,成就了一桩异地姻缘。待邮电局通知母亲复工时,她刚生了我姐姐正坐月子,没法回城上班,从此便在农村扎下根,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听说国家要落实有关下放工人的政策,我母亲当即找到原来的单位。但因年代久远、单位搬迁,加上母亲拿不出相关证明材料,连跑好几趟都被劝了回来。后来,在市邮电局劳资科一位有着强烈责任心和同情心的老同志的帮助下,母亲终于在那一年的大年夜,收到了一张60元的汇款单——单位发放的年度下放工人生活补贴。

    事后,母亲才知道,那位老同志不厌其烦,辗转多个部门,终于在一个破旧不堪、沾满灰尘、散落在墙角的文件袋中找到了母亲的档案,证实了母亲的身份。随后,他帮母亲填表、申请、报批,落实了下放工人政策。尽管补贴不多,可在那个艰难的岁月,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每次领回补贴,母亲总要发出感叹: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那位老同志尽心尽力查找,感慨档案的重要性。靠着母亲每年如期而至的下放工人生活补贴,我家的生活条件有了好转。之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姐姐进城当了工人,弟弟做了裁缝,我大学毕业后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我家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好。

    8年前,按照有关政策,父母在交齐一笔费用后,由“农保”转为“城保”,每人每月可领取2000多元的养老金。如今,父母虽年逾八旬,却精神矍铄、身心健康。看着他们幸福的笑脸,我总会想起母亲常说的那句话:“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档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4月17日 总第397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