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世界记忆名录【16】: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

作者:何晓晶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4-21 星期五

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

    入选时间:2017年

    申报国家:葡萄牙、中国

    保存地点:葡萄牙东波塔国家档案馆、澳门档案馆

    《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清政府与澳门议事会之间因公务往来而形成的地方衙门档案,包括1500多件中文原件、5册澳门议事会葡文译本和少量非官方的零散文件,共计约3600件。该档案记录了澳门同知、香山知县及县臣等地方官员在行使对澳门管治权的过程中与澳门议事会之间的文书往来,集中体现了中国对澳门拥有领土和统治主权。

    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葡萄牙与中国政府达成租地协议,在澳门设立租界,成立澳门议事会对澳门进行自治管理。澳门议事会由总督和两名议员组成,负责税务、金融、海关和澳门社区事务以及与中国政府的公务往来。随着澳门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和传教活动的中心,到了清朝早期,澳门总督的地位逐步变得重要,其职权范围也逐步扩大到代表葡萄牙政府和居澳葡萄牙人,负责外交、政治、财政、司法和商业等多方面事务。《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区域管理、金融与税收、司法及司法权、法律和秩序、人口与土地、海关、宗教问题、外交关系、海运与港口以及禁止鸦片交易等地区治理层面的官方档案,还包括澳门人民生活、工农业发展、城市建设以及商业贸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账目、信札、契约和合同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澳门的社会状况。

    《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证明中国对澳门拥有领土和统治主权。明末清初,葡萄牙虽然取得了澳门的临时赁居权,但当时的中国政府仍对澳门实行全方位的主权管制。如葡萄牙政府每年向清政府缴纳500两“地租银”;澳门同知作为澳门最高实际负责官员,与香山知县和县臣相互协调,共同管理澳门事务;档案中清政府写给澳葡当局的文书称为谕、敕、牌、札等,属于中国古代的下行文,而澳葡政府写给清政府的呈、禀等则属于上行文,双方的地位关系一目了然;同时档案的主体是中文原件,可见双方的交流是以中文作为官方语言,这也更加证明了彼时中国对澳门拥有统治主权。

    《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反映了澳门独特的多元文化现象。明末清初,西方文化通过澳门传入中国,形成了自南向北的中西文明碰撞、交流、吸收、融合的态势,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化交流。该档案记录了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后裔以及葡萄牙人与中国人及其他种族之间特有的跨人种通婚状况,其繁衍的混血后代成长为澳门独有的“土生葡人”,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社会交融,经过几个世纪的交汇生息,成为澳门独特的多元文化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见证了澳门在世界跨文化交流和中西方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该档案记录了澳门与很多国家交互往来的情况,反映澳门与世界的密切联系。如:档案展示了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以及基督教平等理念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特别是清政府后期进行社会和政治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中国文化也影响了西方国家,如中国茶文化通过澳门传入欧洲,改变了西方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对西方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全面展现了澳门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和交往的枢纽口岸和东西方文化交汇中心的面貌,是研究澳门历史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历史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4月21日 总第397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