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民族海洋化学创立与发展的珍贵记录

“永久黄”企业档案

作者:国家档案局馆室司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4-28 星期五

    

    “永久黄”企业章程草案(部分)

    文献遗产名称:“永久黄”企业档案

    文献形成年代:1916年至1953年

    文献数量:2376卷

    文献保存者:天津市档案馆、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永久黄”企业是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3家民族企业的统称,是中国首家产学研为一体的海洋化工企业集团,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私营化工生产和研究组织。“永久黄”企业档案共计2376卷,形成于1916年至1953年,真实记录了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该档案文献现保存于天津市档案馆和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天津市档案馆馆藏的历史档案分别在天津商会、长芦盐务管理局等全宗内;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保存的历史档案为企业历史留存档案和原化工部档案馆移交档案。

    “永久黄”企业创始人范旭东,原名源让,字明俊,祖籍湖南湘阴,生于长沙。他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1910年,范旭东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1914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1917年筹建永利碱厂。1934年,他在南京创办永利铔厂。1937年,永利铔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并于1943年成功研发了联合制碱新工艺。

    范旭东与其一手创办的“永久黄”企业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久大精盐公司生产的“海王星”牌精盐,结束了中国人食用土盐的历史;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历经10年摸索,于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红三角”牌纯碱,同年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是中国第一家私立科研机构,造就和培养了一批化工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该研究社并入中国科学院。

    “永久黄”企业档案展现了中华民族海洋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产品在国际市场获得殊荣的光辉历程。该档案文献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包括各类图表、地图、期刊、信件、房地契等,涉及注册登记、人员任用、企业章程、厂房建设、设备配置、产品研发和制造、资金运作、企业文化、商标注册等内容。其中,“永久黄”企业主要负责人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等的信函、电文和企业文化载体《海王》旬刊以及一批罕见的历史照片弥足珍贵。

    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供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4月28日 总第397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