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老照片

“麦熟一晌”收割忙

——20世纪70年代,山东济宁人民紧张有序开展麦收工作

作者:特邀撰稿人 王如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6-05 星期一

    又到一年收麦季。俗话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这“麦熟一晌”的意思是指小麦到了季节成熟很快,一晌的时间就有很大变化,要及时收割。每年麦收,庄稼人可谓是“虎口夺粮”,与时间赛跑,因为在麦收季节天气多变,若是碰上狂风、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就会给小麦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减产。在20世纪70年代的山东济宁,收割小麦基本是依靠人力来完成,这组老照片生动地呈现出当年麦收时节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1975年6月,济宁城北李营人民公社宋庙大队的青年妇女们正在收割小麦。
1975年6月8日,济宁城北李营人民公社宋庙大队组织大家进行田间小麦选种作业。

    每年从6月开始,全国各地从南到北陆续进入麦收的农忙季节。位于鲁西南平原的济宁地区此时也逐渐进入麦收高潮,放眼望去,田间一片金黄,成熟的麦子在镰刀的“飞舞”中纷纷“倒下”,丰收的喜悦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收割、运输、脱粒、扬场、装袋……人们干劲十足,到处一派繁忙景象。据档案记载,1975年6月8日,济宁城北李营人民公社各生产队社员开始了紧张有序的麦收工作,其中,宋庙、南杨庄等大队最先开始动镰收割,大家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1977年麦收时节,济宁城西南张人民公社李楼大队组织大家在打麦场忙碌工作的场景。

    其实,在收割小麦之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那就是选良种。济宁属于鲁西南重要的粮食产地,这里土地肥沃,小麦穗大、粒饱,是有名的良种繁育基地。俗话说:“选种在田间,不在场里掺。”宋庙、南杨庄等大队每年特别重视选种工作,一到时间就会组织有经验的社员到麦田里进行选种,大家挎起篮子、背起篓子、端起筐子,顺着麦垄走,仔细挑选优质麦穗作良种。同时,有经验的老农、农技人员、农校师生和广大团员青年也会一起走进田间,边学习交流,边操作实践,实行“老带新”现场教学。

    麦收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到了芒种时节,小麦熟得很快,早上看似还有点发绿的麦子,到了中午一晌工夫可能就熟透了。俗话说“九成收,十成减”,就是指不要等麦子熟得掉粒了再收割,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在麦收活动中,一般是麦田、麦场两头忙。每年济宁的各个公社、生产队都会组织起“民兵先锋连”“青年团员突击队”“知青突击队”等参加麦收,压实任务,“虎口夺粮”。与此同时,当地各级政府一般也会发出通知,要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支援麦收工作;中小学放假,老师、学生都要回到所在村、队参加劳动。麦收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收割人员一般是从早到晚一天吃喝都在地里,有专人送饭、送水。有时各大队之间还会开展收割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好地夺取麦收胜利。

    济宁一位70多岁的宋大爷回忆起当年抢收小麦的情景时说:“那些年,割麦不只是体力活,还是个细心活、繁琐活。收割小麦时要做到‘四轻二净一顺头’,就是轻割、轻放、轻捆、轻装,割净、拾净,捆麦时要顺头放不能颠倒,便于晾晒。大家都要尽量做到颗粒归仓。”

    如今,有了联合收割机等一系列现代化的配套机械设备进行收割作业,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收割时间也相对缩短了很多,有的农民对比起20世纪70年代收割小麦的情景,高兴地说道:“现在是党的政策好,国家发展得也快,我们农民种地基本上都是机械化了,再也不用看天吃饭,如今基本上能做到‘小麦一晌熟,机器半晌割’啦!”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6月2日 总第399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