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竺可桢日记》手稿

作者:国家档案局馆室司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7-31 星期一

《竺可桢日记》手稿

    文献遗产名称:《竺可桢日记》手稿

    文献形成年代:1936年至1974年

    文献数量:41卷56件(本)

    文献保存者:浙江大学档案馆

    《竺可桢日记》手稿共41卷56件(本),时间跨度为1936年至1974年,合计字数达1000万字。其被史学界公认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名人日记之一”,在民国日记领域中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2017年5月21日,在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竺可桢之子竺安将《竺可桢日记》手稿捐赠给浙江大学。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竺可桢开创了我国的气象教育事业,他成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组建早期中国气象观测网,开展物候观测、高空探测及天气预报等业务,其在台风、中国季风及大气环流、气候区划、物候、气候变迁等研究方面均作出开拓性贡献。竺可桢的代表作有《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和《物候学》等。

    《竺可桢日记》手稿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时间跨度最大、文字篇幅最长的近代名人日记之一。竺可桢自1913年入读哈佛大学开始,直至1974年去世,其间61年日记几乎从未间断。1913年至1935年间的日记于解放前在南京不慎丢失,但自1936年到1974年2月7日所记56本日记基本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竺可桢日记》内容翔实,见人见事,是后世了解当时历史状况的宝贵史料,也是领略科学家风采的重要途径。《竺可桢日记》手稿内容涵盖其读书笔记、重要讲话、重要事件、出行经历、社会交往、研究论文以及气象变化等众多内容。作为一名科学家,竺可桢的日记有着论文般的严谨认真,从格式到内容,无不彰显出他一丝不苟、求真求是的科学家精神。自1936年至1949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竺可桢在烽火中率领浙大师生辗转西迁、流亡办学,跨越五省、四度搬迁,使浙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一所地方性高校崛起为全国著名大学。而这一特殊经历正是由于其日记的存世,才能够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为世人所了解。

    《竺可桢日记》手稿横跨中国现代史各个重要发展阶段,刻画出一幅恢宏的历史长卷。从《竺可桢日记》手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竺可桢博大的家国情怀,也能够感受到他追求真理、培育英才、转移风气、报效国家的办学理念,还有其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襟怀宽广、平易近人的道德情操。《竺可桢日记》手稿内容系统而广博,既涉及竺可桢个人生活经历,也涉及其与相关人物的交往过程,是近代政治、科技、教育发展的一手记录,更是研究20世纪中国科技史、教育史、文化史、社会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档案文献。

    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供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7月28日 总第401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