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

——追寻1961年邓小平京郊调研脚步

作者:王玉璘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8-07 星期一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

    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

    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断求索的道路上,作出过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这背后是他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他经常到各地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认真倾听群众心声。

“实事求是年”的京郊之行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艰难探索阶段,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在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提出,希望在1961年“搞一个实事求是年”。3月13日,毛泽东给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写了一封信,强调各级干部都要重视调查研究,特别提出:“希望小平、彭真两位同志在会后抽出一点时间(例如十天左右),去密云、顺义、怀柔等处同社员、小队级、大队级、公社级、县级分开(不要各级集合)调查研究一下,使自己心中有数,好作指导工作。”

    3月27日,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改正工作中错误的根本方法是加强调查研究。他说:“政策上是解决平均主义,方法上是提倡搞调查研究,县以上领导机关要把调查研究恢复起来,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

    邓小平一直记着毛泽东3月中旬信中提出的要他和彭真到北京郊区作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但他还需要处理手头一些急迫的工作。于是,他和彭真商定,稍后他们直接带领和指导5个调查组到北京郊区开展调查研究。他带2个组到顺义,彭真带3个组到怀柔。待邓小平把各项工作安排好后,于4月7日下午带着时任中共中央秘书处机要秘书卓琳和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曹幼民等人,轻车简从,到达顺义。

邓小平在北京郊区调研

    邓小平乘坐的火车悄悄停靠在牛山火车站附近的道岔上。深入顺义调查研究期间,为了不给地方增加负担,在10多天的时间里,邓小平一般就吃、住在火车上。他和普通干部一样粗茶淡饭,河里打上来的水草,煮一煮也摆上了饭桌。他唯一一次改善伙食,还是经请示北京市委同意后加的豆腐。

    20世纪50年代末,顺义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生产力方面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方面急于过渡,在分配方面搞平均主义,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给农村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使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生产热情受到严重挫伤。邓小平来到这里调研,对于当地的干部群众来说,真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要根据群众意愿决定食堂去留

    邓小平这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摸清当时调整农村政策中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为尽快了解农民的疾苦,邓小平在顺义的15天时间里,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张。他的调查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分别召开县级、公社级和生产队级干部座谈会,请县委领导对全县的自然状况、合作化、农村各行业发展变化以及工作情况作汇报,听取各级干部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在调研中,为了打消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顾虑,座谈时县委书记采取了回避的做法。邓小平鼓励大家讲真话、讲实话。他刚到顺义时,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的教训,大部分干部有顾虑,不敢讲真心话,谈到粮食减产的原因时,把“劳力外调多”作为首要原因。邓小平便追问:1959年、1960年劳力外调比1958年少,为什么粮食反倒连续减产呢?看来减产的主要原因不是劳力问题,是政策的问题,是瞎指挥、“一平二调”搞得群众没劲头了,有了劲头地就会种好。邓小平带头讲真话,使干部解放了思想,他们开始道出实情。

    二是派工作人员住到农民家里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情况。4月15日,邓小平在北小营召开的部分支书、生产队长参加的座谈会上,反复询问:“公共食堂是吃好,还是不吃好?”多数人都违心地说了些吃食堂也不错的理由。邓小平感觉到大家并没有讲真话。他派卓琳到上辇村农民孙旺家实地调研。一星期过后,卓琳将其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告诉了邓小平:“上辇吃食堂是假的,由食堂分粮食,社员自己回家做饭吃才是真的。”邓小平听后很高兴地说:“你们村的干部对‘共产风’、平调风顶得好,锅、碗、瓢、盆没有被刮跑,锁没有砸,门没有拆,是很好的事,而且你们村把生产搞上去了,粮食单产1959年达到540多斤,比1958年搞高60多斤。副业收入3万多元。社员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国家的贡献也大了,你们的好经验应该总结一下,推广下去。”

    三是深入实地调研、入户访问,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4月18日,邓小平在白庙村公共食堂调研时,看到食堂停火,只养着一头40斤左右的小猪,一片荒凉的景象。接着在深入农户访问时,他看到一位老大娘在喂羊,猪圈却空着。他问老大娘:“您养羊,为什么不养猪?”大娘说:“还养猪,人还没吃的呢!”邓小平听后,觉得问题很严重,对随行的干部说:“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要根据群众的意愿,决定食堂的去留。”

    在此次京郊调研中,邓小平十分关注公共食堂问题,这也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此番号召调查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过去,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被认为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优越性的集中表现。但这种平均主义,违背了当时社会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规律,不久就暴露出弊端,成为群众意见最多的问题之一。

    随着调研的深入,邓小平对于公共食堂的态度也不断发生转变。

    在开头几次座谈会上讨论食堂问题时,邓小平还是倾向于应该把食堂办好。4月8日,邓小平在顺义县委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农村情况汇报后指出,公共食堂“总的方针还是积极办好,自愿参加”。在随后的调查研究中,他看到社员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到不少农民不想吃食堂时,他认为应该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邓小平指出:“现在食堂是过渡时期,可以自由一下,不愿意在食堂入伙的就可以不摊工分了。”部分干部反映,有些农民愿意办农忙季节食堂,冬闲时自己回家做饭吃。邓小平说:“这样也可以,一年农忙六个月吃公共食堂,农闲时自己回家做饭吃。还可以解决社员冬天烧炕取暖的问题,能节省一些煤。”5月4日,当邓小平再次回到顺义,与彭真一起听取中央5个调查组以及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等关于调研情况的汇报时,就食堂问题指出:吃不吃食堂自愿;吃不吃食堂都给予方便,先定下这个方针,具体的再作调查比较。

    在平均主义、吃大锅饭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非常时期,邓小平的几次讲话,为顺义农村经济的发展开了一剂良药,给干部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些话语温暖了大家的心。

为中央调整农村政策提出真知灼见

    4月22日,邓小平结束在顺义的调研回到北京。之后,他又分别于5月4日、10日赴顺义和密云农村继续进行调研。5月10日,邓小平和彭真就顺义、怀柔调研的情况,联名给毛泽东写了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们将近一个月来在京郊调研的情况,系统地概括为调整社队规模问题、粮食征购和余粮分配问题、供给制问题、“三包一奖”和评工记分制度问题、食堂问题、耕畜和农具的所有制问题,以及关于供销社和手工业、家庭副业问题7个主要问题。

1961年5月10日,邓小平和彭真关于在北京顺义、怀柔的调查研究
情况给毛泽东的报告(节录)。中央档案馆藏

    其中,关于食堂问题,调研报告中指出:“食堂问题比较复杂……群众意见很不一致。”“北京市在各县、区都进行了试点,向群众宣布三条:(1)吃食堂、不吃食堂都完全根据自愿;(2)吃食堂、不吃食堂都好、都光荣;(3)吃食堂、不吃食堂的,都给予便利。结果大体是:近郊菜区入食堂的多些,远郊区各县入食堂的少些……在同一个大队中,有的生产队全退了伙,有的生产队,吃食堂的却仍有百分之二三十、五六十,甚至更多的。现在情况还在变化,有些人退出食堂自炊一个时期后,又要求入食堂,散了食堂的地方,也有少数人要求再办。看来,吃不吃食堂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能像供给制一样,一刀两断地下决心。尤其要走群众路线,让社员慢慢考虑、好好讨论,完全根据群众自愿,他自己感到怎样合算就怎么办。今后,要办食堂的,一般应当把食堂的经济核算同生产队分开,即把生产队的分配和社员的生活消费分开。食堂不要大了,应办小型的,或者是自愿结合的。”

    由于邓小平在顺义调查研究时问题抓得准,分析得客观深入,该报告受到毛泽东的高度重视。5月13日,毛泽东就邓小平和彭真5月10日的调研报告批示:“此信发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供参考。”5月21日至6月12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修改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农业六十条”)。这一文件吸收了各地的调研成果,取消和纠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受到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欢迎。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1961年,邓小平深入京郊进行调查研究,摸实情、听民意,为中央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提供了大量真实材料和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我国国民经济最终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提供了科学依据。邓小平此行,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的人民情怀和敢于担当的胆略气魄。之后,邓小平通过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方法,洞观道路、明辨方向,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8月4日 总第4018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