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见证任弼时艰苦朴素作风的两条毯子

作者:郭文乾 梁少波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9-04 星期一

    在西柏坡纪念馆,珍藏着任弼时曾用过的两条毯子。一条军绿毛毯是任弼时和陕甘宁边区军民共同劳动的成果,毯长180厘米、宽138厘米,线条交织略粗,纹路清晰,毯面上有5个破洞,边缘还有几处线头;另一条灰色线毯则凝聚着任弼时夫人陈琮英对他的体贴与关心,毯长172厘米、宽150厘米,上有两组横条图案,边缘磨损较为严重。这两条毯子见证了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任弼时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作风。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施了严格的经济封锁。为解决和改善穿衣吃饭问题,边区军民积极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任弼时当时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分管边区经济建设工作,他说:“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才能推动广大群众。”之后,他以身作则,和广大军民一道开荒、耕种、织布、纺纱。

    最初,任弼时纺出的纱粗细不匀,经常出现断头。一些同志便提出为任弼时代纺,他断然拒绝,坚持自己纺线。任弼时夫人陈琮英曾在袜厂做过童工,有着娴熟的纺纱技术。于是,任弼时便将没纺好的纱线和棉条带回家,向她请教。在陈琮英的细心指导下,任弼时的纺纱技术进步很快。有一天,任弼时突然对着纺车前后拨弄,并用铅笔在纸上勾勾画画,还找来几位同志进行商量。陈琮英好奇地问他在干什么,任弼时说想改进纺车,他觉得当前纺车效率低下,纺线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尽管工作任务已十分繁重,但任弼时一有时间就抽空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领导下,新式纺车终于改造成功。他们在车轮锭子中间安装了一个加速器,使得纺线速度比之前提高了一倍多。纺出的线穗被源源不断地织成布匹、毛毯、围巾等物品,交由供给处统一管理,再按需进行分发。任弼时的军绿毛毯,便是在这时得到的。

任弼时使用过的军绿毛毯

    1948年,任弼时随中共中央由陕北转移到西柏坡。这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长期以来高强度的工作给他的身体带来极为沉重的负担。但任弼时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陈琮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也只能从生活起居上更加精心地照顾他。西柏坡昼夜温差大,且冬天极为寒冷。之前的军绿毛毯已有多处破洞,边缘也有许多开线,但任弼时依然坚持使用。为了让他晚上得到更好的休息,不再受冷着凉,陈琮英决定给任弼时添一床毯子。经过一番精打细算,陈琮英省出一些钱到建屏县城(今属河北省平山县)洪子店的集市上买回一条灰色线毯。之后,任弼时在西柏坡便一直使用着这两条毯子。

任弼时在西柏坡使用过的灰色线毯

    1949年3月23日,任弼时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这两条毯子也被他带到北平继续使用。进京后,任弼时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因为毛毯使用频繁,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但任弼时坚持不肯换新的,每次都让陈琮英补一补再继续使用。

    由于长期抱病工作,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在北京逝世,年仅46岁。而他一直使用的这两条毯子,也被陈琮英珍藏起来,分别于1975年和1976年捐赠给西柏坡纪念馆。

    文中所示文物为西柏坡纪念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9月1日 总第4030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