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一代连云港建设者“春天的故事”

——来自建港指挥部负责人赵泳日记本中的记述

作者:黄永艳 王 蓓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1-24 星期五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中海上丝路与陆上丝路交汇点,江苏连云港劈波斩浪,完成了一次次的嬗变。连云港港便是这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者。在一代代建港人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接续奋斗下,“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已然腾飞,30万吨级航道全线开通,40万吨矿石码头紧张扩建,86条集装箱航线繁忙有序,6条中欧班列线路上“钢铁驼队”驼铃阵阵,“千万标箱、东方大港”的目标正在转化为现实……曾担任连云港建港指挥部负责人的赵泳,以满腔热情和深厚情感写下了260余册200多万字的日记,详细记述了1973年至2010年间连云港港生产和建设的点滴进步。他以一名普通建设者的视角,记述了属于一代连云港建设者的“春天的故事”。

日夜苦干,响应“三年改变港口面貌”号召

赵泳日记内页(部分)

    1973年,为了响应周恩来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赵泳从南京调至连云港建港指挥部工作,那一年,他写下了第一篇建港日记:“我们建成了万吨级煤码头的第一条流水线,等到12月我们还将建成了第二条,这条流水线也将是连云港港开港以来建成的第一座万吨级码头。”然而直至改革开放前夕,连云港港还是一个百万吨级的港口,大量对外贸易船只积压在锚地,没法靠港。当建设庙岭新港区被提上日程时,争论随之而来。由于连云港是淤泥质海岸,腹地比较狭小,1978年,一些专家提出连云港不适宜建深水大港。赵泳在日记里表达了其建设新港的心声:“由于老港区水域狭窄,发展余地比较小,施工生产矛盾非常尖锐,迫切需要开辟新港区、建设新码头,所以国家当时批了庙岭新港区,应该对连云港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意义。”1982年,南京、天津水利科学方面的专家受邀对连云港的回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淤积程度不像想象中复杂,可以建深水大港的结论。自此,连云港加快推进庙岭新港区扩建,到1986年9月底,庙岭新港区全面建成,连云港港的吞吐量从百万吨级一下跨越到千万吨级。赵泳在这一年底的日记里写道:“这一年,是建港成果大丰收的一年。经过五年的艰苦拼搏,年通过能力900万吨的庙岭煤码头、年输送能力1351万吨的港口铁路站场和年预制砼能力2万立方米的航务预制厂及航务、航道靠船码头,即将胜利建成投产。”在长期高强度工作下,赵泳三次吐血。为了煤码头的试车、验收,大家本着“严格要求、负责到底”的精神,日夜苦干。直到煤码头和铁路站场工程正式交付使用,他才住院,医院甚至一度发出病危通知书。这件事也被他写进日记中,不过却是用轻松的语气,调侃自己那一次“差一点去见马克思”。

历时八年,“神州第一堤”全线贯通

    防波堤是港工建筑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保护港湾免受波浪、冰、沙等海洋动力因素的侵袭,保证港内水域平稳,减少或阻止泥沙进港,为船舶提供平稳、安全的停泊和作业条件。1984年,连云港港只有2条顶宽均为3米的防波堤:建于1933年的东防波堤长度为1050米;1942年开始兴建,1955年续建的西防波堤长度为1600米。东、西防波堤只能用“老”“破”“小”来形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港口的需求。

1983年7月,连云港庙岭新港区煤炭泊位在施工中。

    为了阻挡西北风浪,减轻涨潮时来自海峡东西两侧的潮流顶托作用,减少泥沙堆积,连云港港急需建设一条新的拦海大堤。赵泳在日记里写道:“建设西大堤可以防波、防淤、利用废土围海造陆、增加港口岸线,从总体布局和远近结合考虑,近期建设西大堤是比较经济合理的。”经过努力,1986年9月10日,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全国最长的拦海大堤——连云港西大堤开工建设。1993年12月8日15时32分,随着运输车将一块块巨石抛入激流翻滚的“龙口”,5米、3米、1米……这条横卧黄海的6.7公里“海上长城”成功一次合龙。这一天,赵泳非常激动,他写道:“大堤的合龙,使原来只有3平方公里水面的连云港增加到30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风平浪静的超级港湾。”从此,连云港港具备了建设40多个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的条件,为连云港港建设国际性大港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西大堤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连云港港是建筑在淤泥质海岸线上的港口,根据地质勘查,大堤选线的海底下的淤泥厚度达十几米,抛下去的石头经常发生滑坡现象,要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下修建拦海大堤,困难可想而知。赵泳在日记中写道:“排淤很困难,我们一直在努力地寻找解决淤泥的办法。”连云港建港指挥部组织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交通部三航设计院和锦屏磷矿等单位成立科研攻关组,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爆炸处理水下软基新技术。这项新技术获得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在沿海港口工程中广泛应用。至此,历时8年,全长6687.6米,顶宽12米,高15米,路面净宽10米,总投资为1.58亿元,被称为“神州第一堤”“海上长城”的西大堤全线贯通。

七十五年,亿吨大港梦想终于实现

    吞吐量是港口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早在1924年,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就对连云港寄予厚望,希望其建成吞吐量达到亿吨,挑起中华民族建设大梁的“东方大港”。刚到连云港工作的赵泳,曾在日记里写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亿吨大港的梦想,虽然现在还远远达不到,但是我们要为之不断努力。”经过一代代建设者的不懈奋斗,改革开放初期的连云港港,已经由一个只能接纳三五千吨级海轮的老港,初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能接纳万吨级以上海轮的内外贸易港口。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连云港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吞吐量迅速增长。

    2003年,连云港港正式下放至地方政府管理,实行政企分开的经营管理体制,江苏省、连云港市确立“以工兴港、以港兴市”发展战略,启动“亿吨大港建设工程”。自此,连云港港迎来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格局。在2003年至2008年的5年间,连云港港吞吐量连续实现5次千万吨的大跨越。在2008年12月28日,连云港港年吞吐总量一举突破1亿吨。那一天,亿吨大港和集装箱突破300万标箱庆典仪式在连云港港隆重举行。赵泳激动且欣喜,他在日记中郑重地写下:“75年了,我们的亿吨大港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中所示档案为连云港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1月24日 总第4064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