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风自南方来 繁花迎春开

——20世纪80年代,广州探路城市经济改革

作者:叶朝曦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2-08 星期五

    广州是中国最早开展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秦汉时期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肇始阶段的重要港口。《新唐书》收录有《广州通海夷道》一文,“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又一日行,至乌剌国,与东岸路合”,清晰记载了自广州启程,历经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终至幼发拉底河附近港口,全线航程长达1.4万公里的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可以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广州觉醒了千年“海丝”的历史血脉,率先进行价格闯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迅速繁荣城市经济。生命力旺盛的“广货”逐步走向全国,促进了全国商品市场的繁荣。

“广州鱼”率先价格闯关

    20世纪80年代前,广州街头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凉菜(西洋菜)长成白须公,通菜好似一条龙,芥蓝多渣芋头爽,白菜烂头又多虫。”寥寥数语,道尽群众对市场蔬菜供应状况的愤懑和批评。广州市人大曾计划举行一次宴会,承办单位广州酒家推出了“番薯宴”,全部菜品均用番薯制作,虽是别具匠心的佳话,但也反映出当时物质条件的匮乏。地处“鱼米之乡”的广州人同时也面临着“吃鱼难”的困境。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物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广州平均每人每月发2角钱的鱼票(约半斤指标),由于产量有限,有时候凭票也不一定能买到。商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百姓的日常所需成了大问题。

1978年12月23日,《广州日报》头版刊登关于市水产局河鲜服务部开始营业的消息。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可食无鱼”的广州人开始探索建立市场流通体系。广州市政府率先放开部分产品市场,试行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1978年12月23日,《广州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则题为《市水产局河鲜服务部开始营业》的报道:“市水产局最近在本市一德中路三百五十号开设了河鲜服务部。河鲜服务部主要经营各种鲜鱼、虾、蟹和贝介类水产品。经营方式以代购代销为主,组织产销见面,互相议价成交……”短短400多字的消息,看上去并不显眼,但其背后却隐含着不同寻常的信号。25日,广州芳村开办全国第一家可以自由贸易、自由议价的国营货栈——河鲜贸易货栈,实行产销见面、按质论价、议价成交。1979年3月,广州陆续开放了塘鱼、冰鲜鱼市场,允许计划外的塘鱼、冰鲜鱼上市,并在市区开办农贸市场,恢复个体经营,允许渔民、渔农进城卖鱼,允许长途贩运,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单一价格、单一渠道、独家经营的流通体制,迈开了农副产品放开价格的第一步。鱼价的放开,炮制了广东价格改革的“头啖汤”。

河鲜贸易货栈

    之后,广州其他的农副产品价格也逐步放开。1979年3月,广州清平路农副产品市场开办,其当年成交总量340.5万公斤,总成交额608万元。到1982年,市场当年总成交量增至1564万公斤,总成交金额增至5222万元,分别比1979年增长3.5倍和7倍。市场商品种类包括肉、水产、三鸟、蛋、蔬菜、药材、水果等11类、600多个品种,货源来自市郊农村及全国18个省区,经营范围涉及批发零售业务,成为广州市区内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多的农副产品市场。其对促进生产,活跃城乡经济,沟通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补充国营商业的不足,方便群众,起到积极作用。1984年11月,广州市委正式颁布《广州市蔬菜购销体制改革方案》,对上市蔬菜实行放开任务、放开流通渠道、放开价格。

    广州“摸着石头过河”,用“一条鱼”搅活了市场价格体系。至1985年,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七大类农副产品——菜、肉、禽、鱼、奶、蛋、果的生产、经营和价格全部放开。全国各地的鱼“争先恐后向南游”,广州凭票供应食品时代一去不复返。

“领头羊”勇立时代潮头

    20世纪80年代初,大江两岸流行着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制作的粤语歌曲,大街小巷风靡着以新潮、时髦为标签的“广货”,一些地区甚至形成了“广货街”。

    然而,就在70年代末,广州同样面临着购物难、吃饭难、坐车难和就业难等城市困境。在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期间,广州回城知青加上原有城镇待业青年,需统筹就业人口40余万。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1979年9月26日,广州市委、市革委会发出《关于安排城市待业青年就业的通知》,允许待业人员自筹资金、自带工具、自选场地、自由结合从事生产和开办生活服务事业。1980年,广州先后出台《关于积极支持和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的通知》《广州市城镇个体工商业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解决就业生活困难着手,鼓励个体经济发展,同时打破城乡及地区封锁,允许10万农民大军进城设摊开店,有效调动了民众发展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同年,广州个体工商户数量、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第一位,这座千年商都逐渐恢复了往昔的荣光。

高第街聚集了各地慕名而来的客商

    1980年10月,经广州市政府批准,越秀区高第街开设了全市第一个工业品市场,主要经营传统布匹、鞋帽、服装、日用百货等。同时,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专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市场。在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批个体工商户,他们用竹架、铁架搭起简易摊档,售卖当时最新潮的服装、鞋帽、小百货。仅仅用了一两年时间,高第街的名声便彻底打响。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旅客以及香港、澳门乃至全世界的批发商纷至沓来。不足10米宽的街道上摆满了摊位,短短的600米,往往需要半小时以上才能通过。最繁盛的时候,高第街一度成为引领全国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1985年的西湖路灯光夜市

    繁荣的市场催生了夜市经济,“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从诞生起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绚丽多彩的灯火,琳琅满目的商品,摩肩接踵的人群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由于毗邻港澳,摊主们对时尚的触觉十分敏锐。当时,港澳最流行的牛仔装、蝙蝠衫、健美裤等,不出一周,就会在夜市上出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湖路灯光夜市成为展示最新流行趋势的窗口。之后,夜市经济迅速从广州扩展至全国,成为改革开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由广州市档案馆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2月8日 总第4070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