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抗战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

无可抵赖的罪行 不能忘却的记忆

作者:朱芳芳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2-11 星期一

    2023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抗战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1·综合卷》立体书影

    在公祭日到来之前,江苏省档案局全面梳理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相关档案,编纂出版《抗战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系列丛书,全面、真实、客观地揭露侵华日军的凶残暴行,反映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罪恶,以及江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启示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累累罪行 罄竹难书

    在中国抗战版图上,江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抗战初期,江苏是正面抗击日军侵略的主战场之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江苏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主战场,有力牵制了日军在正面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行动,起到据局部而扼全局的作用。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江苏也是遭受损失最严重、反抗侵略最壮烈的地区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当时行政区划包含上海在内的江苏便开始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各方面的侵略。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苏州、太仓等地即遭到日军炮击。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15日即开始空袭南京。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丧心病狂地展开了大屠杀。至1940年,整个苏北地区失于敌手,江苏境内大部都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之下。

    在遭受重大人员伤亡的同时,作为手工业发祥地之一的江苏,许多重要工业设施也在这场浩劫中被焚毁劫掠殆尽,商业、金融、交通、邮电、文教等行业均损失惨重。日军的侵略,成为江苏历史上遭受外侮时间最长、程度最重的灾难。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及江苏各级政府陆续开展战时损失调查与统计工作,所形成的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调查档案直接反映了日军在江苏犯下的累累罪行。其中,人口伤亡调查档案记录了日军实施轰炸、烧杀抢掠奸淫等各种残暴行径造成的伤亡及失踪人口情况,此外还记录了被俘虏劳工、灾民的伤亡及失踪人口情况;财产损失调查档案则记录了国民政府和江苏部分机关、团体、单位及各行各业、居民个人在抗战期间遭受的财产损失情况。

    从这些档案中可以看出,日军极尽侮辱刑罚、虐待屠杀之事,被日军血洗过的地区,断壁残垣,尸骨遍野,满目焦土,很多地区甚至成了“无人区”。

牢记历史 捍卫和平

    《抗战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于2023年11月出版发行,收录了江苏各级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开展战时损失调查与统计工作的档案700余组(件),形成时间起自1937年,迄至1949年。内容完整规范,覆盖面广,细节突出,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施种种暴行和迫害的原始铁证,也是再现江苏人民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真实记录。全套丛书共19册,其中综合卷5册、南京卷1册、常州卷7册、苏州卷1册、南通卷1册、镇江卷3册、其他地区卷1册。

    从民国时期至今,包括江苏在内的各地行政区划及称谓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体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行政区划原貌,保持江苏各级档案馆馆藏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的完整性,丛书不仅收录了民国时期江苏和南京等地相关档案,还保留了民国时期属于江苏的今上海市及安徽萧县相关档案。其内容主要涉及人口伤亡与一般财产、房屋、企事业生产经营等方面。

    其中,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1937年8月至10月市区遭遇侵华日军敌机空袭所受损害详报表,记载了死于敌机轰炸和扫射的平民百姓伤亡名单。据名单显示,死者身份不同,既有来自黄冈的学生、涡阳的小贩,也有泰县的皮匠、宁波的铜匠……死亡地点各异,茶馆、浴室、学校等非军事场所均遭到空袭。敌机在南京领空肆无忌惮,无视国际人道主义法,横行霸道,造成了平民的重大伤亡。1946年3月4日,江苏省金山县善后救济协会致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的呈文中,记录了当年日军登陆金山卫的一幕。据呈文记载,日军于1937年11月5日“从县境南端金山卫海滩登陆,长驱冲入,所向无前,直达县治所在地之朱泾镇,放火焚烧……顿成火海,历三昼夜不息”。朱泾镇原有住民约6500人,上下两塘街原有房屋3370余幢。此次袭击,被毁房屋多达2460余幢。

1946年3月4日,江苏省金山县善后救济协会致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的呈文(部分)。

    由江苏各地上报的损失调查表可见,各地矿产均遭攫掠、工厂被毁坏、树木遭砍伐、场站被焚烧、农田被抛荒,文化机构和图书典籍也遭受了惨重损失。在苏州,被誉为“中国纱业之先进,亦有工业之前导”的苏纶纱厂,其车间成了日军的养马场,工厂成了日军兵营。1946年5月30日,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致江苏省教育厅的呈文中提及,1937年8月敌机轰炸南京时,工作人员仓促转移甲库善本100箱,又提取宋元精刊及孤本校本另装10箱,寄存于朝天宫故宫博物院分院地库。但在南京沦陷时,未来得及转移此批善本。1940年2月,敌伪冲破地库,将书运往竺桥伪图书专门委员会。日伪投降后,在所移交的书目中,此批善本中的元刊本37部177册、明刊本101部474册等合计184部1643册均缺失不见。此外,包含董其昌、文征明、祝枝山等人作品在内的68件名人字画也已遗失,损失巨大。

    以证记史,砥砺复兴。《抗战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的出版,有力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疯狂烧杀掳掠、轰炸等反和平、反人类的滔天罪行,是澄清谬误,以正视听的重要武器,也是新时代激励全体江苏人民乃至中国人民不忘来时之路、铭记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的力量源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2月8日 总第4070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