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观看《长安三万里》有感

作者:孙达洋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2-22 星期五

    李白有诗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虽然未曾见过古时的月亮,但是抬头仰望,依然能从那一轮明月中窥探古人的风骨与智慧。最近,我观看了影片《长安三万里》,重新认识了诗人高适、李白以及两人的情谊,产生了几点体会。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家国情怀是人生事业之根基

    高适从小抱有远大理想,不是想做大官,而是对国家、人民怀有深切的关心。唐朝天宝后期,国家危机显露,人民生活艰苦。他写下“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发出拯救国家和人民的心声。影片中,他立志追寻祖父足迹,驰骋疆场,封狼居胥,即使身到暮年,为国杀敌的壮心不减,处处以国事为重。高适身上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正是这份情怀支撑他跨过了人生仕途的颠仆困顿,成就了一番事业。

    高适的经历使我想起名臣于谦。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固守京师,避免了宋朝南渡的历史悲剧再次发生。明代宗即位后,他整饬军备,亲自督战,抵御瓦剌大军,逼迫其释放明英宗。即使和议后,他也积极备战,屯守边关,稳定边境,为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正是因为于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所以流芳千古,为后世景仰。清代诗人袁枚题诗“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便是例证。

    从古至今,爱国主义一直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一批批“逆行者”义无反顾,驰援武汉;张桂梅不为职位、不为金钱,把山村女孩儿送入大学校门;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陈祥榕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牺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战斗口号在他守护的祖国大地上经久不息。张桂梅、陈祥榕等人心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这一情感的内在驱动下,他们深刻认识奋斗和奉献的崇高意义,自觉把本职工作当成人生事业,以小我之身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用行动证明了家国情怀是人生事业之根基。可见,家国情怀如一把炬火,帮助照亮漫漫长路,指明前进方向,迎来人生事业之黎明曙光。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知己一二是人生一大幸事

    影片中展现高适、李白两人友情的3个片段深深触动了我。一是,李白对高适说,“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其实,《侠客行》歌颂的是朱亥、侯嬴等人的英雄气概。李白是尚任侠的,他透过高适看到的是自己身为侠客的镜像,这句话凸显了他和高适相似的精神特质,这一特质正是他们加深情谊的基础。二是,听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后,高适舒展愁容,好似在说“太白啊!我不必见你,听到你的诗,有你安好的消息,已胜过千万事了”。三是,古代交通欠发达,山岳相隔便世事茫茫,甚难相见,而高适和李白的多次分别都非常洒脱,不见惆怅与哀伤。这些使我重新思考友情的真谛,究竟何谓知己?

    1923年,毛泽东写下了《贺新郎·别友》。首句“挥手从兹去”化用李白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气氛。“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这世间能称得上知己的只有我和你了吧。一个“病”字,饱含了多少离愁别绪、多少风雨飘摇。“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离别固然忧伤,但是一想到要去从事伟大的革命事业,这点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此番壮志豪情与影片中高适和李白在黄鹤楼为别,待他日大鹏振翅于顶峰相见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解答了我的疑惑。所谓知己,是有正确志向,能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进步的人。大学时代,有幸结识一位朋友,我们现在已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虽然不能时时联系,但是心中常常挂记,总能在对方失落迷茫时给予鼓励和建议,分享学习和成长的新感悟。如果说,每个人都会遇见人生的李白,那么,我已经遇见了。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厚重积淀是写好文章的秘诀

    在工作学习中,我常常思考如何写好文章,并从高适大器晚成和李白匡山读书等事迹中获得了启发——必须有厚重积淀。

    影片中,每当人生之路暧昧难明,高适就在梁园习文练武,一直准备着、成长着。从读不懂句读到写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并能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平定叛乱,离不开长期积淀的知识和武艺。作为唐朝唯一封侯的诗人,高适官至刑部侍郎,去世后被追封礼部尚书,还留下了250余首传世佳作。他用努力将铁杵磨成针,进而织起了团团锦绣。

    提起铁杵磨针,不得不说李白。他少年时在山中读书,一次因辛苦寂寞跑出山去,在眉州象耳山看到一位婆婆用铁杵磨针,深受激励又返回山中苦读。《千一录》记载:“太白读书匡山,十年不下山;浔阳狱中,犹读留侯传。以彼仙才,苦心如此。”李白能成为诗仙,与生有一张绣口不无关系,但是更得益于在匡山苦读的积淀。从诗句“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可以看出,他立志在大匡山发愤读书、锤炼品格,再用才华征服大唐。

    没有人生来会作诗,没有人生来会打仗。开国大将粟裕被称为“常胜将军”。陈毅对其这样评价:“粟裕同志可算为理论与实践兼优的人,战役指挥很高明,他长期在实际战争中锻炼。”还有一份资料显示,从1938年至1943年,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坚持大江南北抗战,战斗50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10万人以上。可见,粟裕在战场上百战百胜,正是因为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今年春天,我与朋友交流如何拟标题、写文章。朋友说:“慢慢积累,不着急,(做)学问就是要厚积薄发。”这简短的话语使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不论做诗文还是上战场,不论写公文还是谈感悟,都讲究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积淀多了,自然倚马万言,下笔如有神。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2月21日 总第407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