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奇妙的汉字之——

遇见“档”“案”“文”“化”

作者:王雯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1-17 星期三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底蕴的文字,并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断演变。甲骨文是最早的象形文字,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一路演变至今。汉字已不仅仅是一种用于书写的文字了,更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汉字书写了中华文明的苦难和辉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汉字形状及其演变过程中能看到时代变迁、体悟人生哲理,再用艺术的形式体现和表达,呈现出它的独特魅力。每次提笔写字,可单纯写下某种信息,也可进行一次艺术创作,甚至开启一场穿越古今的奇妙旅行,让人体会“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的独特之美。

(档——小篆)

    档案的“档”字,没有出现在目前发现的4500多个单字的甲骨文中,就连我国公认的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也没有收录。南朝人顾野王编写的字书《玉篇》里有“档”字,其解释为:木床也。这本书撰写于大同九年(543年),由此可见,“档”字应该出现在此之前。明末的字典《正字通》收录“档”字,并给出了不一样的解释:“俗谓横木框档”,是木架框格的意思。《康熙字典》沿用了这一解释。

    试想一下,当古人发现,堆放在地上的物品,整理得再整齐,取用时还是不方便。平摊摆放固然方便,但这样需要的面积又太大了。要想节约面积,就一定得利用空间。怎么利用空间呢?或许人们在思索时把目光落在了床上。床上可以睡人,床下可以放物。何不给物品也制作一张“床”,以便放更多的东西?于是,带横隔的木架子就出现了,一下子提高了房间的利用率。“档”的含义由床架子变成书架子、置物架。

    在古代,富裕人家会在客厅、书房摆放一个博古架,上面摆满彰显财富或品味的各种器物。为了让好一点的更显眼,最好的位置是目光平视或者稍稍高一些。贵重一些的器物放在最高处,以免不小心碰坏受损,好看一些的放中间,器型不好、价格不高的放最下面。由此,衍生出“档”字的另一层含义——等级等次,比如“高档”“低档”。

    “档”字的篆书写法非常奇妙。抛开代表本身材质的“木”字旁,右边的部分和富、福有七八分相似。难不成和“档”有关的人和事,都和富和福有关系?历尽沧桑保存下来的档案,不就是国家的一种宝贵财富吗?守护、研究、传承档案的人,不就是有福之人吗?

(案——甲骨文)

    “案”的甲骨文就像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双手按在一个有底座的形似平房的东西上面。

    有学者把这个平房释义为像房子形状的砧板或宴饮小桌。“案”与“按”是通假字。切肉的时候,双手按住的砧板叫“肉案”。吃饭时,双手按住的饭桌叫“几案”。“按”同时也与“宴”字通假。“宴”通常指宾客围坐在桌前吃饭,也可以代表一种以酒食为媒介的大型集体活动。

    字形变化后,出现了一个“安”字。“安”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字。甲骨文的“安”是在房子里有一个跪坐的女人,双手放在胸前,可能是怀抱婴孩或是忙着手里的活计。不管怎样,整个画面显示出安定的房屋里一片安详。相对于野兽时常出没的古代,在房子里安静地干活很安全。古代的房子是为保护生命的安全,现在的房子大概是安抚疲惫的心灵吧。

    “安”与“案”联系到了一起,其实还是能够猜想出来的。森严公堂之下,木质的公堂书案厚实古拙,透着严肃。惊堂木拍案、“威武”声过后,“案子”就开始审理了。人们期待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如遇外敌或商讨重大事宜,则围“案”而坐,盼望平安幸福。“案”字里携带“安”,就有了保卫安全的意思。将审理、商议结束后所有的记录卷起来封扎好,就成了案卷。把案卷编好号,按类别放到置物架上收藏好,就形成了档案。

(文——甲骨文)

    “文”是一个常用字,在500个最常用字中排第112位。甲骨文的“文”,在甲骨上有很多,有时甚至不太引人注意,因为它和甲骨上的裂纹太像了。它还和“爻”字非常相似。爻是易经中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上古之时,符文一体。“文”代表天地万物之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其常常与占卜记事连在一起,故“文”即为“符”。

    纵横交错的漂亮图案,为“花纹、纹理”。用以概况天地万物信息的字称作“文字”,用有序的文字来阐释人和事的叫“文章”,文章写得好的叫有“文采”。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达到一定程度,称之为“文明”。

    “文”字从甲骨文到现在,字形变化都不是很大。但人们对于“文”的理解有着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有人认为“文”字的作用非常大,能“化解”无知和愚昧,所以叫“文化”。也有人说,“文”下面是个叉,代表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批判眼光和勇气。虽然有一些解释不符合经典释义,但却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所表达出的对文字的喜爱。

(化——甲骨文)

    “化”最早见于甲骨文,由一个头朝上的人和一个头朝下的人组成,本义是变化。

    由本义引申为通过教育使风俗、人心发生变化,即教化。又引申指风俗、风化,也指自然界从无到有、创造化育世间万物,即造化。“化”在现代汉语中还表示转变为某种性质或状态,或表示将某种事物普遍推广,作后缀用。如“信息化”“现代化”。

    现在的“化”字是左边一个单人旁,右边一个形似“匕”的结构。与“匕”不同的是,一撇穿出了那一竖。难道是暗示,要想出现变化,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要有正确的理解还需要再回到甲骨文的写法,左边是人行走时的侧视图,表示有生命的人,即活着的人;右边是一个倒置的人形,像一个人大头朝下倒下去,表示无活力的人、卧病在床的人或即将失去生命力的人。正写的“人”和倒写的“人”合一,表示生机勃勃与萎靡不振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此“化”字被赋予转化的内涵。通过教育的手段把那些倒着的人正过来,谓之“教化”;而“文化”绝对是具有正能量的一个词——用文的力量,将倒了的人正过来,使其重焕生机和活力。

    “档”“案”“文”“化”4个字遇到一起,产生了非凡的能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时代,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推动档案文化建设,做好档案文化宣传,努力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月15日 总第408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