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叶圣陶给金华罗店中学的八封回信

作者:周巧娟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4-01 星期一

    1957年4月,63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游览浙江金华,写下散文《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文章后被收录小学语文课本。自此,他与金华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此行,他更多时间是在基层听课、座谈、演讲。离开金华后,他仍然非常关心当地教育事业,与罗店中学的师生结成“笔友”,先后8封回信,指导学校教学。

欣然复信 鼓励教改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的语文教学基本采用课文分析法:标题板书、作者简介、朗诵课本、逐段分析等,成为课堂的固定公式。“填鸭式”教学,学生互动少,上课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

    如何才能突破公式化教学?唯有改革。1979年初,金华罗店中学语文教研组的8位老师就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适逢学校开办教具厂,生产幻灯片和投影仪。于是,教研组决定以《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为突破口进行一次教改实践,采用一边放幻灯片,一边讲解的新形式上课。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否成功,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底。思来想去,决定写信向叶圣陶请教。

    这封信由教研组组长邵介安执笔,因为没有联系地址,大家就将信先寄到教育部,再请教育部转交给他。其实,信在寄出后,他们并未抱有过多期待。且不说能否收到信,即便收到,人家是鼎鼎有名的作家、教育家,会关注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的教学问题吗?

    不料,半个月后,他们竟然收到了叶圣陶的回信。信中,他积极鼓励师生进行教学改革:“拙作《两个洞》配着幻灯片教学,此是新方法,自不妨一试。我想,只要朗诵得好,又有幻灯片看,在听与看之际,学生必已能领会。”同时提出了宝贵建议:“第二课的指导,不妨扼要务简,不须琐琐多说。如是,两节课就可以毕事,这就改变了每课课文占时间过多之通病。”他还在信里对《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文章作了反思,要求老师和学生讲解内容时,不要回避行文中可能出现的纰漏。

    收到复信鼓励的老师们瞬间有了底气,开始进行集体备课和试教。新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本描述的内容、感知更广阔的世界。一经推出,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金华地区为此组织了一系列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教师报》《文汇报》等多家媒体也纷纷对其进行报道。

    在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后,老师们再次给叶圣陶写信,告知目前的教学情况,并希望他能为学校题写校名。很快,他们收到回信:“嘱写校名,勉强写了寄去。我眼力衰退,眼睛跟手腕不能协作,写来很不好。最好不要用,请擅长书法的同志写。”此时,他已85岁高龄,身体每况愈下,拿笔都很困难,但还是咬牙坚持为罗店中学题写了校名。

唯期学生真受实益

    1979年恢复高考后,许多农村孩子希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从而盲目追求分数,致使“唯分数论”盛行。1980年4月,罗店中学的老师们写信向叶圣陶倾诉对此的苦衷和忧虑。5月26日,收到复信:“总之,不拘一格,唯期学生真受实益,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应用,方为教学之成功。”

1981年11月21日,叶圣陶给罗店中学师生的回信。 浙江省金华市档案馆藏

    此外,在课程实施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特别要注重内容踏实的说明文写作。他曾在1984年罗店中学开设全省首个花果职业班时,特意嘱咐:“如果作练习,介绍一种花果,说明一种花果的栽培方法,记录一次栽培的经过,总结一次栽培的经验,都可以作为练习的题目。有了切身的体验,这类文章也可以写得很生动的,不必借助于华丽的词藻”。同时,也要注重不同课程的沟通、书本与实际的紧密结合。“除了教学栽培技术和经营管理,还要学点儿生物、理化、气象等方面的知识,才可能让同学毕业之后,在实践中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创造。”

    温暖鼓劲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给罗店中学的老师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学生能把知识运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为社会作贡献,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他的耐心指导下,罗店中学逐步建立起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在卫生、安全等方面都做出了富有特色、开创性的成绩,屡受褒奖。

输送人才 造福地方

    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罗店中学开始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初步探索。当花果职业班的首期学员们亲手种植的佛手结出果实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与兴奋,他们给叶圣陶写去书信。

    在得知罗店中学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后,他非常高兴。但因眼睛患疾刚做完手术,身体十分虚弱,其子叶至善便代替写了回信。信中写到“怪不得今年的佛手颜色这样鲜嫩,香味这样清幽”,“祝你们的学校不断进步,跟上罗店的日新月异的步伐,为改造家乡改造祖国不断输送人才”。此外,还给师生们邮寄了他的著作集。后来,罗店中学又开办起建筑职业班,他再次回信:“你们学校办花果栽培职业班和建筑职业班的路子走得对,前者发扬了乡土的传统,后者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希望你们坚持下去,为地方造福。”在他的充分肯定和殷殷嘱托下,罗店中学的职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如今,它已更名为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是首批全国重点职校之一。

    从电化教学改革到教学目的探讨,从教学方法指导到职业教育摸索,著名教育家与基层教育工作者如此频繁的互动,对于今天仍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这8封回信,不仅反映了叶圣陶以人为本、大胆创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初心,也见证了40多年来我国课堂教学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缩影。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3月29日 总第4116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