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弦歌不辍 游息有所

——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西迁澄江往事

作者:王天浩 钟淑娟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4-01 星期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山大学被迫内迁,先前往云南澄江,再到粤北坪石,后至粤东梅县等地,抗战结束才回到广州石牌原校址。辗转迁徙途中,师生们翻山越岭、晓行夜宿,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办学,保存了文化星火。在澄江办学期间,更是促进了当地文化活动的发展。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创办于1924年,校训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926年,学校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是当时国内颇有影响力的一所综合大学。至抗日战争前,设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等7个学院23个学系,以及天文台、研究所、医院、中小学等19个附属单位。

    抗战期间,日军对中国的学校及学术机关肆意破坏,妄图用炮火摧毁中国的文化火种。各大高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中山大学也不例外。1938年10月,日军进犯广东,21日广州沦陷。敌军兵临城下之际,中山大学紧急撤离,师生们分水陆两道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迁徙之路。最初,确定迁校地址为粤西罗定,后改迁广西龙州。途中,校长邹鲁经过一番权衡,决定改迁澄江。

    11月26日,国民政府云南省政府就中山大学西迁事宜,对省教育厅发出训令,让其给予相关便利。1939年1月7日,又发出相关训令,要求澄江“县长协助,予以便利”。

    之后,大部分师生通过陆路向云南昆明进发;小部分通过水陆护送物资自香港至越南海防登陆,再经河内到昆明。当时,越南是法国殖民地,所有经此处转昆明的师生,都要办理出入境手续,受尽种种刁难。他们进入云南境内后,当地政府对负责运输、转运、安全工作的机构发出训令,不仅要简化各种手续,还要保证师生们的人身安全。1月28日,云南省政府在训令中写道:“令河口对汛督办、滇越铁道警察总局、昆明市政府省会警察局、财政厅……查照,验明放行,并与保护为要。”

1939年1月28日,国民政府云南省政府关于查验放行中山大学运滇各物品给河口督办的训令(部分)。

云南省档案馆藏

    2月下旬,在迁徙途中颠沛流离,历尽磨难的师生们陆续抵达澄江。3月1日,中山大学正式复课。至此,他们在远离战火的澄江抚仙湖畔,有了一方安静的书桌。

    中山大学的到来让这个沉寂的滇中小县城一下变得热闹起来。据中山大学农学院学生回忆:“澄江县城方圆约一平方公里,四面有完整的城墙,城门高大,雉堞纵横,古风盎然。这处简朴恬静的小城,人烟稀少,民风淳朴,原本悄寂地沉睡着,这么一来,人气急升,顿时沸腾起来。店铺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开张,酒楼食肆、百货服务,应有尽有;街道上熙来攘往,市场杂沓,连通往昆明的山路也人流不息,俨然成为一处具有广东特色的繁荣市镇。”

    由于到澄江的师生有2000多人,所以无法集中开展教学,只能分散在城内外,借用祠堂、庙宇以及自盖简易房屋作为校舍。如文学院设在城内孔庙及其背后的凤麓小学、玉光楼、观音阁、城外北面的斗母阁和翠竹庵;医学院设在城内西门旁边的火龙庙、南门城楼、城西南面的小西城村、小里村;师范学院和研究院设在城内玉皇阁、极乐寺、建设局、城西北的五灵庙;农学院设在的鲁溪营、吉里村、洋潦营;法学院设在城东南面的圩溪镇、上备乐、下备乐两村;工学院设在金莲乡、中所、梅玉村,同时在旧城村东自盖部分简易房屋;理学院设在东龙潭、大仁庄、东山村、跨马村等。

    虽然环境艰苦,师生们仍积极地深入澄江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如农学院土壤研究所学生针对当地土壤开展调查后,编辑出版了《澄江之土壤》一书,并绘制《云南澄江县土地利用概况图》《云南省县土壤图》。

    此外,他们还给当地百姓带来新思想和新风尚,传播了许多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提供社会服务。文学院开办免费函授学校,设有文、史、哲、外语方面的课程,为加强中等教育贡献了一份力量。农学院则十分注重农业知识的传播,将先进的生产技术教给农民。医学院除在县里设立附属医院外,还在极乐寺开办门诊部,为百姓治病。

    1940年8月,中山大学受命从澄江迁至粤北重镇坪石。离开前,代理校长许崇清撰写《告别澄江民众书》,向百姓道谢告别,“恳勤相爱,以故年来,本校员生,得以弦歌不辍,游息有所,皆拜诸君之赐也。……回忆年余以前,本校员生,初客他乡。生活习惯,不无互异,幸赖各民众之热诚推爱,庇荫有加,使千里游子,于故乡沦陷之后,仓皇迁徙之秋,不致托足无方,尚能安居研读,幸何如之!”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3月29日 总第4116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