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见证

包钢建设档案(1954—1964)

作者:国家档案局馆室司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4-12 星期五

文献遗产名称:包钢建设档案

文献形成年代:1954年至1964年

文献数量:108卷(件)

文献保存者:包钢(集团)公司档案馆

    包钢建设档案形成于1954年至1964年,共计108卷(件),现保存在包钢(集团)公司档案馆。该批档案主要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指导包钢建设的手稿、实物,苏联援建包钢所绘制的初步设计图纸与全国支援包钢建设的照片等,真实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在内蒙古大草原打造钢铁之城的盛况。

    包钢作为我国三大钢铁企业之一,于1954年成立,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实现经济战略西移的重大举措。包钢的诞生,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典范,更是在火红年代用一腔豪迈创造的奇迹。

1959年,学生们前往包钢工地支援。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是包钢建设的最大特色。其早在建厂筹备阶段,就面临着技术、人才、工人短缺等难题。为解决技术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地质部、重工业部、北京大学等单位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撑。为解决人才和技术工人问题,1955年2月,鞍山钢铁公司支援包钢建设的第一批人员到达包头;1957年,国家又从鞍钢调入技术领导干部35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8万名建设者先后汇聚北部边疆,这批大军同内蒙古人民一道,在荒滩戈壁上,筚路蓝缕,艰苦奋斗。1958年11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时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就包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向党中央作了汇报,毛泽东指示:要想办法为包钢解决问题。党中央决定在全国统一计划下,将包头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要求同包钢有协作关系的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195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保证重点,支援包钢》的社论,提出“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口号。神州大地从此掀起支援包钢的热潮。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草原万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我们将成为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伴随着《草原晨曲》的旋律,各省、区、市的援建人员和大量建设物资纷纷奔赴和运往包头,飞机、火车、汽车甚至马车、驴车组成浩浩荡荡的运输车队,成为包钢建设初期最壮阔的风景。

    在全国支援的热潮下,包钢建设以超常的速度进行着。1959年9月26日5时55分,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20天后,周恩来为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剪刀“咔嚓”一声,红绸落地,火红的铁流飞泻而出。从此,内蒙古“手无寸铁”的历史宣告终结。

1959年9月26日,包钢一号高炉出铁纪念。

    包钢的建设,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方针。既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也谱写了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奋斗赞歌。

    包钢的建成投产,有力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1963年,董必武参观包钢,曾写下“钢铁于国,工业化基。赫赫包钢,开创甚奇”的诗句。而包钢人也时刻谨记党中央的嘱托,建设脚步没有因出铁的成功和光荣稍有延迟。从“一炉铁”到“百种钢”,一代代包钢人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精神能量转化为生产力,一批批“包钢制造”走向全国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供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4月12日 总第412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