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档案文化宣传之思与行

——以举办“凌云志”展览为例

作者:浙江省丽水市档案馆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4-04-23 星期二

源 起

    如何开发利用档案资源进行资政育人,如何以史鉴今服务发展、赋能发展,是档案部门的“必答题”。而档案文化宣传,就是落实以上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

    2023年8月,浙江省丽水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深刻把握‘八八战略’所蕴含的‘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凌云志”。作为丽水档案人,我们想到,一代代丽水人以不等不靠不服输、有勇有谋有胆略的气冲云霄之志,攻坚克难战艰险、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历程,不都以档案的形式沉淀在岁月中吗?可否从中挖掘展示,以档案诉说历史跃迁,更好传递奋斗实干精神?

    丽水市档案馆决定办一次展览,就以“凌云志”为主题,又受市委、市政府2023年元旦后首个工作日即召开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推进会启发,选择“出行”作为切入口,定展览名为“凌云志——档案里的出行跃迁”。“凌云”既指壮志凌云,也暗含着丽水即将进入航空时代,将在家门口坐上飞机翱翔于蓝天白云之意象。“志”既指志向,也是档案部门存史留志之意。试图通过这一展览,让观众从出行变迁这一小切口中,感悟筚路蓝缕之艰辛、壮志凌云之豪迈、奋斗实干之甘甜。

学生参观“凌云志”展览 周 率 摄

践 行

    展览分3个篇章,包括“行路难,筚路蓝缕启山林”“开大道,栉风沐雨砥砺行”“从头越,跨山穿云达江海”,分别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和近20年丽水人民出行改天换地的跃迁。为办好此次展览,市档案馆从实效出发,改变优化了一些固化的方式方法,力图探索新的实用路径。

    展陈内容上探索“以展促征”,努力从“有什么展什么”到“需什么展什么”。以往办展和其他文化宣传,往往是以馆藏档案有没有、积累够不够、能不能归类成哪个主题来确定选题。而现在是先定主题,以服务中心工作、呼应当下热点作为选择考量。这就促使我们生发了“以展览促进征集,以征集丰富展陈”的新思路,实现丰富馆藏资源、提升展览效果的“双赢”。比如,此次展览中,市档案馆征集了2013年市区投放的第一批公共自行车、1988年丽水城区街道视频、20世纪七八十年代车船票证、新中国成立前公路股券、近年来交通建设照片等珍贵档案。巧的是,开展后不久,市区公共自行车实行更新换代,原第一批公共自行车淘汰,更显现了此次征集的恰逢其时。

    此次“以展促征”是市档案馆继2022年举办“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档案展时,成功征集“丽水山泉”首批出厂检验报告、市区首家咖啡店工商登记资料等之后的又一次收获。

    宣传实效上注重“持续延伸”,努力从“自娱自乐”到“出圈破圈”。为提升宣传实效,我们决定增强“营销意识”,激发“溢出效应”,提升“延伸效果”。

    在筹办时,主动对接市交通局、机场指挥部、公交公司等单位,得到了热情响应和大力支持,也同步向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宣传了档案知识。开展后,主动和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联系,促使将观展列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内容和师生思政教育内容。

    为提升影响力,争取源新闻、丽水日报、丽水发布等平台进行宣传,取得较好效果。其中,选自该展览的《1988年的丽水城区街道》视频,内容真实感人,吸引广大网友点击观看并积极发表评论,网络观看量超过30万,成为“爆款”。市档案馆也借机与网民互动,宣传档案知识,发布征集信息。

    为提升覆盖面和参与度,还推出网上展厅,到高校等地巡展,并推出观展有奖征文活动,还将市档案馆的编研成果和文创作品作为征文奖品,将此类档案文宣成果进行了纵深宣传。征文活动得到积极响应,收到干部、学生、企业员工、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的散文、诗词等来稿267篇,内容涉及感想、回忆、建议,还讲到了对档案工作的新认识和赞许,让我们深受启发和鼓舞。

    队伍力量上实行“整合联动”,努力从“单打独斗”到“齐心协力”。花尽可能少的钱实现尽可能好的效果,这是我们的理念。为此,除了展览形式尽可能简约,努力以内容取胜,并多向其他部门、热心人士借力外,我们尽可能自力更生,内部挖潜。但在短时间内由一个职能处室完成任务难度太大,于是以“统筹、整合、联动”的理念,成立工作专班,汇聚全馆力量,全力以赴、志气激扬。从策展谋篇、展品征集,到展陈文字编撰、解说词起草、现场讲解等均由馆内人员完成,如展陈大纲分章节交予不同干部;解说词由多名干部共同修改,几易其稿;解说员竞选择优,每天练习。

    在办展过程中,也一度面临无头绪、少素材、缺方向的迷茫,但大家相互鼓励、积极应对、迎难而上,最终解决了一个个难题。通过这些举措,既节约了经费,锻炼了队伍,发现了人才,又凝聚了合力,增进了团结,实现业务工作从“单干”到“一起干”,干部能力从“专门”到“跨界”的转变,体现了档案人专业、敬业和乐业的风采。

感 悟

    此次办展,既加深了市档案馆干部对“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真切感受,也激荡起档案部门做好档案文化宣传工作的底气和志气,引发了如何进一步提升质效的思考。

    档案部门办展要从“大”向“小”转变,文宣要从“小”向“大”转变。从档案部门实际出发,小展览胜在切入口适当,成展快、面向广、花费少,灵活方便。对档案馆来说,能够助推干部培养、成型标准流程、丰富馆藏资源、了解归档情况、履行育人职能。比如,以职能部门工作为展列内容增进部门文件材料归档意识,或以家庭档案、个人档案为主办展提升社会档案意识。而档案文化宣传,整体上要做扩展和延伸,范围要从本馆馆藏到跨馆室、多部门、各界别,形式要从出书办展到影音、交互、场景,载体要从文书到实物、网媒、数据,主体要从职责处室到全馆干部、专业人员、热心人士,如此方能聚合力、增活力、受欢迎。

    要始终坚持“档案味”。这是档案文化宣传工作区别于其他宣传活动的最大特质。唯有此,才有标识度。运用得当,也是最大优势。档案记录历史,记录着各种事件和人物,要深入挖掘其背景信息、前因后果、延伸脉络,通过洞察历史展现价值,突出“历史感”“年代感”,并以其天然具备的“神秘感”引人一探究竟。

    此次展出,除文书、报纸、照片、视频外,还有实物乃至微信公众号文档,借此也向观众传递出,这些都属于档案资料范畴,需及时留存,以求增强观众“当时只道是寻常,过后再寻恐枉然”的档案自觉。

    要变“古板生硬”为“有温度有趣味有话题”。档案是严肃的,但既然是宣传,就必须既要有尊重史实的理性,还要有“走心”“共情”的感性。唯此,才能增强传播力,实现真正“活化”。首先,办展者自身要带着真情实感,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走入人心。其次,要充分调查分析,了解所需所感,把准传播心理,在此基础上找准展览核心主题、价值和吸引点,再通过有新意的设计,在细节处反复打磨,挖掘档案冰冷严肃外表下鲜活可感乃至有趣有用之处,让档案体现出“有生命、能呼吸”的特质,引发受众心头一动或会心一笑,形成话题,引起共鸣,如此才能留住观众、传播知识、引发讨论、促进反馈,发挥化人育人功能。如,此次展出的市区第一批公共自行车实物档案,引发观众温暖回忆。展出的丽水机场、衢丽铁路最新建设现场照片,丽水首趟高铁车票、衢宁铁路首趟车票,以及“天目山”三轮车、丽阳门老车站等老照片,还有关于黄包车的公众号文档,引起了观众热议。

    要始终把档案资源作为立身之本。档案资源是档案文化宣传的源头活水,没有档案资源便没有档案文化宣传。如果说档案资源是“树之根”,那么档案文化宣传就是“树之叶”,只有“根”深才能“叶”茂。目前,馆藏资源不丰富、结构单一,是市档案馆的短板。事实上,“以办展促征集”既是新做法,也是无奈之举。但“以办展促征集”必然只是档案资源建设的补充手段,资源建设主要还靠“两手抓”。一是指导督促档案形成单位全方位落实归档职责,二是常态化开展依法接收和“走出馆门”广泛征集,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尤其要探索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久久为功,必有所成。

    此次办展,虽在以上方面有所探索,但离高标准要求、群众需求都还有差距。对档案文化宣传工作的认识还需更深化,规律还需更把准,举措还需更多元,手段还需更现代,效果还需更彰显。此次展览的3个篇章“行路难、开大道、从头越”,也恰是档案文化宣传工作的写照和希冀,我们仍需更努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4月22日 总第412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阮伸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