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案卷深处有蓝天

——国网天津电力公司推进“煤改电”工程档案管理

作者:黄维晨 特约记者 杨秀艳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1-08 星期一

    一年前,杨店村在天津市武清区首批实施了“煤改电”工程。去年12月22日,杨店村村民石凤刚向笔者说起冬季采暖情况,对家里的“空气源热泵”赞不绝口,“这‘电暖气’省事、干净,过去晚上封上火,屋里就凉下来了,现在白天晚上一样暖和”。为服务好“煤改电”这项政治工程、民心工程,国网天津电力公司高质高效推进工程档案管理,确保做到“应归尽归、归必归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绿色发展提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高度。国网天津电力积极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实施“煤改电”电力配套工程,助力天津市按期完成中心城区全部区域、滨海新区核心区等在2017年10月底前城市散煤“清零”、农村散煤“电代煤”“气代煤”的目标任务。

    国网天津电力公司本着“业务做到哪里,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全面加强“煤改电”工程档案管理。他们总结分析国网天津武清公司“无煤区”试点建设经验,指导开展工程文件材料按村(台区)归档工作,专门发布了《关于做好“煤改电”工程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详细划定了工程建设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管理要求,明确了工程档案管控机制,确保“应归尽归、归必归好”。

    在工作协同方面,公司档案管理部门联合营销部、国网天津武清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总结“煤改电”工程试点单位档案工作经验,梳理制定了《“煤改电”工程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深化角色管理,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煤改电”档案管理职责,提出工程前期、施工建设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文件材料的管理要求;加强标准化管理,结合确定线路、台区等具体情况,将文件材料归档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相融合,将管控节点与工程建设进度相结合,明确收集标准、整理标准、移交标准和验收标准。

    去年12月21日,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顺利完成河头村“煤改电”工程项目文件材料归档工作,标志着国网天津电力“煤改电”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8年以来,公司积极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电代煤”工作的要求,坚持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全面推进“煤改电”工程建设,将“煤改电”工程作为争当服务美丽天津建设排头兵的重要任务。截至目前,共投资31.2亿元开展上下级电网同步改造,统筹电网与进户线改造并进。据统计,武清10.9万户“煤改电”以及今年新增滨海、西青等区域新增5.51万户“煤改电”完成后,可减少煤炭消耗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5万吨。

    截至目前,公司所属各有关单位已超额按期完成“煤改电”工程,成果惠及16.9万户居民和890家企业事业单位。全市累计新增电采暖面积1806万平方米,相比存量增长约10倍,增加冬季用电容量86.8万千瓦,及时保障了居民温暖过冬。

    “煤改电”工程在建期间,公司专门划定了工程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档案部门和各有关业务部门通力配合,做到资料收集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布置、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归档责任落实到部门、到岗位、到人员。国网天津滨海公司、武清公司等根据“统筹谋划、整村推进”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业务指导、过程检查和验收把关等工作,档案人员通过参加项目建设期间的协调会、现场会,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将文件材料归档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管理始终,将管控节点与工程建设进度相统一。

    “煤改电”服务清洁供暖工程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将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为确保归档进度,国网天津电力将文件材料归档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和工程档案同业对标之中。为了让更多市民增加对清洁能源的信赖,了解电力企业在环保工作中的担当和行动,专题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月4日 总第3164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