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把根留住

作者:孙希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1-09 星期二

    凌晨4点多,夜幕尚未褪去,山东省寿光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葛怀圣悄悄起床,坐到电脑前,开始了新一天的史料整理和审读工作。春夏秋冬,数十年的忘我投入,他以这种方式生动解读着一个地域的古往今来、大小人物,也让自己从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成长为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史专家。

让“遗珠”再现

    在寿光市档案馆,保存着镇馆之宝——《寿光县志》,这是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但曾几何时,通篇都是文言文、繁体字、无标点、未分段,令人难以读懂。2008年,葛怀圣接过了点校县志的重担。他倾尽全部精力,查阅了大量史料,对县志进行简化、分段、横排,利用不同字体区分文意。为了搞清楚县志中提到的“仓颉祠”的建设时间,他三次驱车赴青州求证。经八易其稿,最终在2011年完成了《寿光县志》点校这项繁杂的“工程”。这不但成为他个人史志生涯中的经典之作,亦为潍坊历史文化的承前启后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有的专家甚至献上了“遗珠再现”的赞誉。

让红色历史重回公众视野

    在潍坊乃至山东,寿光的红色历史可圈可点,诸如牛头镇起义、巨淀湖抗日等著名历史事件,马保三、赵寄舟等历史英雄等等。对这些事件和抗战人物,葛怀圣不但深怀崇敬之情,还利用在档案部门工作的优势,不遗余力深度挖掘,使那一段段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的红色历史重回公众视野。

    抗战时期,寿光首任县委书记张玉山的传奇经历等,被他用严谨、客观的史志语言,整理成了一个个既有可读性又有权威性的红色故事,让后人汲取精神营养。

    近两年,葛怀圣还和史志专家孙仲春一起,经过资料查阅和实地调查取证,完成了《寿光抗日烽火》《孙士良传》的创作,丰富了潍坊抗战记忆。

让村民记住乡愁

    “村志编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必将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繁荣乡村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这是2012年获知寿光市侯镇《地沟村志》出版后,葛怀圣欣喜之余,写的一篇题为《村志编写应与新农村建设同步》的读后感。这不是他第一次为村庄文化发声了,一篇篇具有建设性的研讨文章,一串串奔走于城乡大地的足迹,彰显着一位文史工作者“记住乡愁”的责任与担当。

    葛怀圣对农村历史文化素来很有研究,特别是早些年下农村指导档案工作的经历,使他掌握了大量翔实的史料。近年来,寿光城乡掀起一股编志热,当各界需要借鉴史料时,他都积极提供,毫不吝啬。寿光广陵村的几位老人用五年时间完成了村志的编写,葛怀圣不但为他们指点迷津,提供资料,而且配以《好风凭借力,编志正当时》的文章,为这些老人的善举喝彩点赞,为编纂地方志鼓与呼。寿光市侯镇、田柳、孙家集等镇街以及浊北村等村庄编纂志书时,他召之即到,提供无偿帮助,让人们记住乡愁,为寿光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更多文化的基因。

    葛怀圣先后主编或参编了《东西南北寿光人》《侯镇志》《文化侯镇》《寿光历史上的今天》《寿光历史人物》《西浊北村志》《东浊北村志》《兰台春秋》《田柳古今人物》等22部上千万字史料性书籍,30多项创作成果分别获得山东省档案学会、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在留住地方文化之根的星光大道上,葛怀圣不忘初心,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月8日 总第316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