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曾为“冰花”少年郎

作者:李文宏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1-23 星期二

    近日,一张男孩站在教室中头发眉毛结出“冰花”的照片走红网络。据悉,男孩是云南省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的学生,他的家距离学校4.5公里。当天是期末考试第一天,他在零下9摄氏度的气温中步行了一个多小时达到学校,脸蛋冻得通红,头发眉毛沾满冰霜。这张照片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30多年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在乌蒙山区的我们,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冰花”少年吗?

    乌蒙山区是指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行政区划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毗邻地区的38个县(市、区)。乌蒙山区海拔高、温差大。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宣威市西北部乌蒙山区。1982年,我开始上小学。那时候,我们上学的地方在离家三四公里之外的新发村(原名法海嘎),无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每天都徒步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因为距离远,我们中午是不回家的,早上出门的时候带上一盒油炒饭或者几个洋芋到学校,留着当午饭。新发小学是一个小学校点,招收法海噶和租谷两个自然村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分别在两个教室里上课,一、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四年级一个教室,老师要同时准备两个年级的课程,讲完其中一个年级的课后接着讲另一个年级的课。由于地处偏远,公办老师很难留住,偶尔来一个也会很快想办法调离。只有一个民办教师常年坚守,他就是我小学一至四年级的老师,20世纪60年代从宣威一中初中毕业的我二叔。

    天气晴好的时候,老师会带领我们到山林里打柴,平时用来热饭和烧洋芋,冬天可以烤火。中午放学做完作业,我们经常到学校门口的小河里捞鱼摸虾,运气好的话能捞到几条,用玻璃瓶装上,如获至宝。那时候的冬天似乎比现在冷,经常遇到大雪天气,这时,家长会给我们制作一个火盆带到学校。由于条件有限,火盆没有炭火用,而是用木柴烧过之后留下的柴芯,很快就会燃烧殆尽。为了保持火盆不熄灭,需要经常往里面加入木柴,火盆一多,整个教室的浓烟呛得同学们咳嗽不断。这时候,压抑了许久的老师终于火冒三丈,把我们的火盆统统抛到教室外。

    我们那时候的小学是5年制。在新发小学读完4年,就要转到另外一所小学,这所小学名叫戈别小学,招收整个村公所(现为村委会)一至五年级的学生。这里离家就更远了,来自各个小村落的五年级学生都住在学校里,每个周末回家一次。刚开始学校里没有床,同学们就从家里带来用稻草制作的草卷,铺上灰毡,就这样打地铺。一个学期后,学校有了木床,每两个学生分到一张床。学校也没有食堂,吃饭怎么办?我们这些10多岁的孩子就从家里带来一些炊具,每个人在屋子里用石头泥巴支一个小灶,每天自己做饭吃。一般都是苞谷饭,外加一个菜,偶尔弄顿米饭或者炒点肉吃。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因为很多人一起生火做饭,整个屋子里烟雾弥漫,几乎每个人都被熏得泪汪汪的。

    晚上回不了家,在学校上晚自习。那时候使用的是汽灯。汽灯在外形上和马灯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构造上也有一些差别。首先汽灯在装上煤油后,还需要向底座的油壶里打气,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煤油能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处喷出;其次,汽灯没有灯芯,它的灯头就是套在灯嘴上的一个蓖麻纤维或石棉做的纱罩;再次,就是汽灯的上部还有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而且,灯嘴上的纱罩很容易坏。记得有一次,一个调皮捣蛋的同学爬上课桌,把汽灯撞了下来,汽灯没坏,但灯嘴上的纱罩坏了。这下上不了晚自习了,同学们心里一边暗自高兴,一边为那个闯祸的同学捏了一把汗。果然,班主任老师知道情况后,对那个同学进行了一番“修理”,让他从家里做一批煤油灯带给大家用。第二天,这个同学便用墨水瓶装油,用铅笔上的铝帽做灯管,用棉纸做灯芯,硬是做了好几个煤油灯,煤油灯还没带到学校,就被一些信息灵通的同学堵半路上一抢而空。

    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年少时光值得回忆,我们走过的路,烙下了时代的印痕,蕴含着我们成长的足迹。现如今,乌蒙山区少年们上学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脱贫攻坚战号角的吹响,乌蒙山区的孩子们一定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就美好的未来。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月22日 总第317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