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在融入中绽放

——结合许昌市档案工作实际谈进一步做好民生档案服务

作者:河南省许昌市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馆长 訾致远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2-27 星期二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讲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时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档案工作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服务民生?针对这个话题,笔者结合河南省许昌市档案工作实际,谈谈认识与做法。

    许昌市档案局馆提出的融入理念,是指在档案服务过程中,特别是面对方兴未艾的民生档案服务,要努力实现供需融合,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融入意识要根深蒂固

    融入意识是服务意识的升级,强调要善于换位思考,始终站在利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办事、去行动,要努力做到把百姓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把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把百姓的难处当成自己的难处去对待、去办理。在实际工作中,市档案局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于不断交流互动中,不断强化融入意识。

    “请进来”就是让社会各个阶层人员“零距离”接触档案和档案人。市档案局馆专门设立了“档案开放周”,暑假还增设学生专场,加深群众对档案的感性认识。为了增强实际效果,还设立了主题为“走进兰台,感受档案”的档案文化展厅,并将展厅与档案库房有机结合,一边是展厅,一边是库房,之间用透明玻璃隔开,展厅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历史文化知识介绍,库房里陈列各种档案,民众在感受档案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实现与档案库房的零距离接触,档案馆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得到完美体现,颇有新意。近3年来,被“请进来”参观的群众达6000多人次。

    “走出去”就是“用具体行动渗透,让档案走近群众”。市档案局馆借助业务指导、档案执法、家庭建档、村级建档、各种培训等契机,选派精兵强将,初步实现了档案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近年来,市档案局馆“走出去”参与业务指导的人数超过300人次,被指导的单位数量超过800个次。

融入触角要无限延伸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可以说,人民美好生活要求的日益增长,必然造成民生档案服务需求“水涨船高”,档案服务的范围、种类也必然不断攀升。因此,融入的触角需要不断延伸,民生档案的范围、种类拓展“永远在路上”。

    市档案局馆按照“增量重民生”的原则,提出了“档案跟着民生走”的思路,放眼民生所需,拓展服务领域,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积极整合民生档案资源,编织了一张全市民生档案资源网,加大了全市民生档案资源的征集、整合、监管力度,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有效管理,努力实现民生档案全覆盖、无死角。目前,市档案局馆共有涉及医保、社保、退伍军人、企业改制等的民生档案37种,总量约为46万卷。下一步,在增加民生档案种类、数量的同时,按照“存量重开放”原则,市档案局馆将进一步加大民生档案的开放力度,提高档案的社会影响力。要健全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机制,依法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各类档案;处理好档案工作开放性与保密性的关系,真正让档案贴近群众、走进生活、服务民生;全面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努力实现更广泛、更深入、更便捷、更科学的档案资源共享。

融入方式要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局面下,民生服务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档案服务方式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融入方式要与时俱进。

    市档案局馆始终按照“收放重实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不断改变档案服务方式,收到良好效果。在查阅利用方面,依托多样化、人性化服务,做到随到随查,查档利用率逐年提高;开辟电话查询、来函查询、预约查询等多种渠道,推出“一条龙”“一站式”“异地查档”等服务,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上查档更加便捷高效。

    目前,市档案馆的功能向休闲化靠近,非常注重服务的有效性,力求做到人性化、便捷化,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利用需求。针对档案利用的特点和需要,创建了“文明使者”志愿者服务站,充分利用服务场所。针对一些单位档案丢失或损毁,导致一些查档者不能及时查到所需档案的情况,及时调整思路,提出“未来需求提前办”,把档案服务工作做到前面。针对因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地方性改革等引发的集体性需求,因地制宜,采取“集体需求集中办”的服务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对于没有较强时间限制的综合利用工作,采取“普通需求大厅办”的服务方式。对于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前来查阅的利用者,采取“特殊需求上门办”的服务方式,为其提供细致周到的帮助和服务,得到了民众的赞扬和好评。因为“文明使者”志愿者服务站活动多、影响大,市档案局馆被市委评为文明创建优秀单位。实践证明,只要改变观念,服务到位,档案馆休闲化就可以实现,就可以把档案馆变成一个理想的休闲场所。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2月26日 总第3186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