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兰台人也需要“工匠精神”

作者:谢竞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3-06 星期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内容占了较大篇幅。而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正是当下人们认识历史、认同文化的重要体现。节目讲述的是文物的前世今生,解读文物内在的艺术、学术价值。与《国家宝藏》节目类似,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观众看到故宫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传递着故宫匠人“择一业,终一生”的“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从业者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联想到档案工作,兰台人何尝不需要这种“工匠精神”?档案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每一名档案人都清楚地知道,选择了档案,就是选择了奉献。只有热爱档案事业,对档案工作深情投入,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是档案的整理立卷,库房的安全监管,还是破损档案的修补等,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和践行。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好档案工作,必须把握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每个环节,从文件材料的收集到利用整个流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材料不实、不全或错位,给查阅利用带来不便;要使档案馆真正成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就必须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档案人员必须坚持每天对库房温湿度及消防设备等进行逐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对于由于原先保管条件不好,导致破损严重、抢救难度大的档案资料,档案人员需要通过修补缺损,对脱落的碎片进行重新拼接、加固,最大限度地保证档案内容的完整。正是档案人坚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把简单的事重复做,把重复的事用心做,才使档案史料得以保存完好,使历史记忆得以传承。

    “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坚守、严谨,是专心做事的执着。档案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全身心投入到档案事业中。由于档案工作单调、枯燥,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只有把它当作“有灵气的生命体,用心交流”,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才能有效履行档案工作者的职责。

    档案工作者只有践行注重细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在坚守平凡、创造非凡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才能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3月5日 总第3189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