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扶贫的脚步,从不停歇

作者:何 堃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3-06 星期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档案局扶贫干部(右一)给扶贫对象捐赠衣物 马金芳/摄

    “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制了清晰的落实蓝图,不仅让贫困群众对未来充满期待,也让我们扶贫干部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方向。

    2017年11月9日,天刚蒙蒙亮,我们便翻山越岭,驱车200多公里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张家塬乡海棠湖村,与34户贫困家庭“一对一”攀亲结对,同谋精准扶贫举措。

    海棠湖村地处同心县最偏远的南端,方圆11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00多人,老百姓以经营贫瘠的土地、享受政府退耕还林补贴以及输出劳务谋生,个别人享受国家低保救助金。当地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产业落后、教育水平低,贫困的“阴霾”常年笼罩着这个村子。

    到达海棠湖村的时候,帮扶对象马志贵与年迈的母亲正在粮场上拾掇粮食,他们一人拿木锨,一人端筛子,上下左右熟练地筛选糜子,到场的扶贫干部主动与他们攀谈拉家常,有的扶贫干部主动拿起筛子学习筛选技术,一下子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54岁的马志贵身体状况还算不错,但因家境贫寒,他至今还是单身。针对他的情况,帮扶联系人建议他在开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并积极帮助他寻求外出打工的途径。

    攀谈后,在当地村干部的引导下,大家纷纷朝着自己的帮扶对象家奔去,走访中,大家对每个帮扶对象的贫穷状况和贫困原因进行了仔细询问,并认真记录下来,为帮扶对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相关扶贫脱贫政策,对他们的贫困痼疾“把脉问诊、开方下药”。

    时间不知不觉地在流逝,很快到了晌午,大家快速吃了几口自带的干粮,便继续一头扎进了“走亲戚”活动中。我们了解到,10多年前,该村村民王正荣与陈连梅两家遭遇了一场横祸,他俩一个丧妻、一个丧夫,两家共留下了8个孩子,生活顿时陷入窘迫中。这两个悲惨不幸的家庭同命相连、患难生存,在2002年自愿重组结合,相互扶持、共渡难关。随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的家庭负担也日益沉重。

    “如今,我们家里先后有4个孩子走进大学校园,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和养殖业,但家里的20多亩薄地产出连我们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20多只羊每年也只能带来不到1万元的收入,这些钱与4个孩子的学费相比起来杯水车薪,在外上大学的4个孩子每年都要申请助学贷款,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王正荣这样说。听到这一情况,我们既同情又着急,但同时也充满了欣慰,因为我们从这个家庭中看到了希望,也相信这个特殊的家庭一定能够摆脱贫困,创造他们的新生活。之后,大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积极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为他们捐衣捐物,不断鼓励他们一定要克服眼前的困难,想办法抚养孩子完成学业,迎接幸福美好生活到来的那一天。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村民赵连军家在几年前就已经脱贫,当日子刚有了一些起色的时候,一场车祸突然降临,导致赵连军重残,常年卧床,在求医中花费了不少费用,也因此欠下许多债务。赵连军家里还有4个未成年的孩子,其家庭压力可想而知。赵连军这样的家庭情况并不是孤例,在海棠湖村,像赵连军家这样因病残致贫的家庭占了很大一部分。

    走访结束后,这些贫困家庭的艰难与辛酸不断地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让我们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我们深知,扶贫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有很多的困难需要一一克服。虽然各家各户的贫困情况不尽相同,但我们始终相信残酷的现实环境无法阻碍脱贫的脚步。在扶贫攻坚的路上,我们扶贫干部始终与贫困群众站在一起,成为他们可依靠的力量。

    还记得,66岁的老大妈从扶贫干部手中接过一箱衣物时激动的表情;还记得,74岁的回族老人热情招呼我们在干干净净的土坯住房里话家常的真诚;还记得,一位刚建起砖瓦房的老人为我们指着自家新房时的笑逐颜开……想起这些触动人心的片段,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贫困群众的艰辛与困难就是压在我们心头的巨石,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贫困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们扶贫干部最好的褒奖。

    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对全国广大扶贫干部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我们扶贫干部愿冲锋在前,用赤子之心为贫困群众开辟脱贫攻坚的“新通路”。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新时代的贫困山村定将焕发万木生芽的新面貌。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3月5日 总第318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