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陪你一起爬山过坎

作者:周聪文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4-28 星期六

    颜德平是我的结对帮扶对象,今年50岁,家里有4口人,住在湖南省茶陵县腰潞镇碣石村的下井组。想要去他家,需要从县城出发,乘坐2个小时的车,颠簸40多里乡镇公路,越过10多里回形山路,才仅仅到达村部。到达村部后,还要再翻过一座高山,爬过一个深沟,才能到下井组,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全组原有50多户人家,因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大部分人已外出或外迁,只剩下七八家常住户,并且多是贫困户,颜德平就是其中的一家。

    2016年的2月,我第一次到颜德平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土坯房和旁边搭的两间矮小的房子。进入房间,昏暗的光线中夹杂着丝丝寒意。经过交谈,得知颜德平养了几头黄牛,还申请了扶贫贷款。他高兴地说,这都是他儿子给出的主意。说到他儿子,颜德平夫妇俩兴致很高,说他们大半辈子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用外出打工赚的钱供儿子上学,让儿子走出深山,长了见识。

    随后,我向他讲解了医保补助、养牛补贴、易地搬迁等扶贫政策。他听得很认真,还不时地向我询问。他说:“我们这里山高路远,过去听说一些‘阳光’政策,到了山脊上,就半途转身了,‘阳光’很难照到我们山沟里来啊。”我听得出他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担心,于是,我重点将国家关于扶贫的大形势、好政策认真讲给他听,坚定他“幸福来敲门,脱贫有希望”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更加全面、透彻地掌握政策,我认真研究了县里印发的《扶贫政策汇编》,有不懂的地方,主动向县有关部门打电话咨询。在接下来的帮扶中,我鼓励颜德平用扶贫贷款建起了牛栏,扩种了饲草。到2016年年底,他养的黄牛发展到了50多头,县里还给了他3万多元的专项补贴,一举实现了脱贫。

    收入增加后,就该考虑改善住房了。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规定,2017年4月,颜德平家被正式列为易地搬迁对象,但他担心建房资金不够。我根据县里的补助政策,帮他细算了一下,可以享受9.1万元建房补助,基本能够保障建房需求。颜德平打消了顾虑,用4个月的时间建好了一栋建筑面积96平方米的新房。

    扶贫的“阳光”刚照亮了颜德平家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在株洲务工的儿子因患胆结石住院,并引发了胰腺炎,连续几次手术都没能缓解病情,医院甚至还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得知情况后,我连忙赶到医院,鼓励他的儿子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同时向医院说明他家的实际情况,请求他们精心诊治。看着每天支出的大额医药费和病情不见好转的儿子,颜德平日夜焦虑不安。我告诉他,一定要注意身体,鼓励他振作起来,他儿子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同时,我向他讲解了扶贫的医保政策,让他不要太担心医疗费用的支出。

    不久后,颜德平的儿子被转到省人民医院医治。为了应付大额医药费的支出,他一边向亲戚朋友借钱,一边在网上发起了众筹。我以结对帮扶干部的身份,实名为他众筹的真实性担保,并发动茶陵县档案局馆干部职工积极为他家捐款。在大家的共同帮助和医院的有效治疗下,他儿子的病情有所好转。颜德平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

    两年时间,我见证了颜德平一家在脱贫路上留下的一串串艰辛奋斗的足迹。一路风雨兼程,我忧愁着他们缺资金、遭遇疾病困扰的忧愁,快乐着他们养黄牛、建新居和全家平安的快乐,陪同他们一起走过了一段爬山过坎的难忘历程。

    颜德平反复跟我说:“多亏了你的帮助和鼓励。”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是国家扶贫政策的“阳光雨露”,才使颜德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我只不过是一个忠实的践行者,我相信,他们一家今后定会凭借智慧和勤劳,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2月5日 总第317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