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打造“杭州记忆”工程品牌
服务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作者:杭州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 朱荣兴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2-07 星期五

    杭州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杭州市档案局馆拥有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近年来,杭州市档案局馆着力打造“杭州记忆”工程品牌,服务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不断创新档案文化建设理念

    一是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我们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杭州记忆”工程。201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两办”专门下发《杭州记忆工程实施方案》;“杭州记忆”工程分别列入市党代会、市委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2018年市委全会将“杭州记忆”工程列入市委六大行动之一“文化兴盛”的重要内容。“杭州记忆”工程逐渐成为杭州档案文化建设的“金名片”。

    二是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围绕“杭州记忆”工程建设,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建设理念,加强社会征集力度,进一步丰富馆藏,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成系列地开展市域本土征集;开展档案馆际的征集合作、交流;依靠自身力量、依托研究机构、与部门合作开展海外档案征集工作;深入开展馆(室)藏重点档案文化资源清查登记工作,积极做好国家、省级档案文献遗产推荐申报工作。

    三是树立“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的理念。我们围绕“杭州记忆”工程,从档案工作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增强档案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持续性,加强统一领导、制定整体规划、整合已有工作,将局馆档案、资源建设、档案编研、档案展览、档案宣传、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纳入档案文化的范畴,建立档案“大文化”格局,整合资源、统筹推进。

全力打造杭州记忆品牌

    “杭州记忆”工程具体包括“城市记忆”“乡村记忆”“企业记忆”“家庭记忆”4个子项目。

    一是城市记忆——记录城市发展的历程。围绕杭州不同历史时期城市风貌、百姓生活场景,开展老照片、老地图、老票证、老街区、老建筑、名人故居等特色档案征集、编研、展览。

    注重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建设。近5年来,征集到杭州老照片10万余张,其中清末民国时期的老照片1万余张;从宋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杭州历史地图千余幅;在杭州历史上流通过的各类票证3000余种2万余枚;国外杭州档案文献2万余件。这些档案资料形成了系列的珍贵城市记忆资源。

    注重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开发。近5年来,我们组织编纂了《杭州通鉴》《清代大运河全图》《民国浙江地形图》《杭州交通寻踪》《杭州历史上的外国人》《西湖风情画》《杭州抗日战争档案史料辑录》等20本编研成果。在全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评选中,市档案馆连续七届荣获一等奖。其中《杭州通鉴》历时10年编修,全书共393万字,图片1200多幅,被誉为杭州自己的“资治通鉴”。

    注重宣传展示基地建设。近5年来,举办近20个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大型展览。主要有“杭州西湖旧影”“历史的见证——杭州市抗日战争档案史料展”“外国人与老杭州”“‘改变——G20峰会与杭州’纪实影像展”“杭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杭州建市档案史料展”“艰难的起飞——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1934年—1942年)史料图片展”等。展览期间接待10余万人次参观,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二是乡村记忆——记录即将消逝的乡愁。从2013年起我们开始了乡村记忆示范点的建设,目前全市已有21个村建立乡村记忆示范点。积极实施“千村档案”建设,通过深入挖掘村落的档案文化元素,构建“一村一档”。在乡村倡导保护老祠堂、老建筑,收集整理老家谱、旧文献,挖掘乡贤名人和传说典故,收集保存农耕时代农具和生活用品,开展杭州方言研究和记录,组织开展乡村记忆拍摄等。2017年,启动城中村改造建档和档案史料实物征集工作;编纂了《杭州祠堂记忆》等书。

    三是企业记忆——记录经济发展的脚印。随着杭州旧城改造和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挖掘并记录杭州工业遗存,举办了“杭州老工业档案史料展”,出版了《杭州老工业遗存》;征集到老字号档案1000余件,举办了杭州百货老字号展览,编辑出版了《杭州金字招牌——中华老字号风采》《杭州百货老字号》;为服务民营企业,实施了民营企业记忆之窗项目,指导帮助民营企业建档和企业发展历程的展厅建设,娃哈哈等14家大型企业参与了企业记忆之窗项目。最近,积极配合杭州市政府有关参事和杭州企业家协会开展杭州工业遗存保护活动,通过向市政府建议、梳理排查、工业遗存档案实物征集、口述档案征集、展览编研等形式抢救、挖掘、保存近代以来杭州的企业记忆。

    四是家庭记忆——记录家庭温馨的时刻。从2013年起,我们实施了家庭记忆工程,指导开展家庭建档活动,制定了家庭建档行动计划,编写了家庭建档的规范,印发了4万余份的家庭建档指南,赠送了10万多个家庭建档档案盒,召开家庭建档座谈会,开展广场宣传,组织现场推进会,编印《家庭档案建档指南》,出版家庭档案编研成果《那些年》,举办“王巽庠个人摄影展”。目前已有约4万户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

积极扩大“杭州记忆”品牌影响力

    我们围绕“杭州记忆”工程,多途径地传播档案文化,扩大了杭州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一是积极打造传播阵地。我们营造局馆的档案文化传播氛围,集约利用有限空间,如,利用大厅大型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档案文化建设成果,利用楼层电视屏滚动播放“杭州记忆”,在大厅和走廊展示杭州老照片和反映杭州面貌的历史名画。我们打造市民之家资讯平台,设立了20个电视屏幕,滚动播放杭州历史文化和建设发展成就,成为档案部门向市民展示档案文化的窗口,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全国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

    二是积极开展传播活动。在国际档案日活动中,集中展示宣传“杭州记忆”,邀请高校的杭州地方史专家开展“杭州记忆”专题讲座;展示“最美杭州 十年印象”印象纪实摄影作品。今年,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杭州市民摄影节上,我们集中展示了杭州老照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与有关部门在大运河畔举办“运河情韵——大运河杭州段档案遗存展”,集中展示了大运河的风貌、人文和变迁,宣传大运河申遗以来的成果和大运河保护。

    三是积极利用媒体宣传品牌。注重与社会主流媒体合作。2017年,与杭州电视台合作制作并播出了40集“杭州记忆”专题片;2018年与《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合作,每周一篇连载《杭州记忆》;与《杭州日报》《都市快报》等建立良好合作,经常整版刊登大型展览;利用《中国档案报》《浙江档案》在全国档案系统的影响力,宣传展示“杭州记忆”。

    我们重视发挥新媒体在档案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加大了“杭州档案”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运营力度。今年已发出有关档案文化的文章160篇;同时在“杭州档案”网站上设立“档案文化”栏目,成为集中展示“杭州记忆”的网络窗口。我们办好《杭州档案》双月刊,至今已出刊39期,设立“杭州记忆”“老杭州·老故事”两个专栏。此外,我们还通过制作档案精品的高仿件和具有档案元素的日用品、明信片、装饰品等档案文化产品,有效传播档案文化、宣传档案工作、扩大社会影响。

    在新起点上,杭州档案部门将进一步立足档案文化特色,进一步打响“杭州记忆”品牌,推进杭州档案文化建设新发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2月6日 总第3306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