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黑龙江省宁安市档案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作者:包淑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1-11 星期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来,黑龙江省宁安市档案局在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服务大局和服务民生为主线,持续巩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延伸档案工作领域,使农村档案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轨道,档案工作在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亮点纷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9月,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被黑龙江省档案局确定为“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单位,市档案局以此为契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在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工作伊始,市档案局成立了乡村振兴档案试点建设项目工作组,根据项目实施时间及工作要求,对照试点任务编制试点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指标、进度要求、质量要求,采用“清单制+责任制”方式确保试点项目建设按进度有序推进。省档案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局领导带领市、县、乡工作人员赴湖北省红安县、浙江省长兴县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好做法,对本省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牡丹江市档案局派出业务骨干参与研究项目建设。宁安市档案局多次入驻村屯,与镇村干部开展材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确定了立足村屯优势、突出独特亮点、构建全方位乡村振兴档案资源体系的工作思路。渤海镇成立档案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领导负总责,选派一名党委委员全程跟进,把试点项目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小朱家村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网络,落实村班子成员和档案员职责,切实担负起试点项目建设的重任。

突出资源特色,全方位实现精细化管理

    小朱家村建有20平方米的档案专用库房,配备档案柜、电脑、复印机、扫描仪等专用设备,按照档案室“八防”要求,配置了防护门窗、灭火器、窗帘等设施。档案室建立小朱家村全宗介绍、档案分类和保管期限表,完善了档案保管、保密、鉴定销毁、利用、安全保卫等工作制度,为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档案借阅登记簿》《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等,做到档案流向清晰、有效利用。

    在实际工作中,文书档案记录了村屯沿革与有效治理。小朱家村实行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在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同时,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村两委班子和党员设岗定责,实行“公开承诺制度”和“党员责任区治理”;实施人才队伍的递进培育工程,着重培养政治素质好、能带领村民致富的年轻人……这些重点工作均记录在案。小朱家村综合治理与村级建档同步进行、共同发展,促进了村级事务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推进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项目档案记录了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小朱家村石板大米、“笨鸭蛋”等土特产品备受青睐,客土造田、订单农业、大米加工厂等产业项目连年增收,特色农产品采摘、江心岛渔猎文化、映月潭水上乐园等项目构建生态旅游。针对小朱家村的这些特色产业项目,该村积极建立相关项目档案,包括生态文明村档案、旅游开发档案、美丽乡村建设档案、文明示范村档案、“双一百”特色村庄档案等。这些档案不仅全程记录了小朱家村乡村产业振兴的历程,也是对外招商引资的基础性材料和构建多元化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内容。

    声像档案记录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小朱家村地理位置优越,牡丹江水自镜泊湖倾泻而下、绕村而过,村前垂柳环抱,民居掩映其中,形成了宜农宜居的生态环境。小朱家村以培育“乡风文明”为重点,开展“美丽人家”“孝老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组建“爱心妈妈”团队、保洁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宁安市档案局将涉及村庄环境、村内建筑、民俗文化、评优评先活动等的影像资料整理形成声像档案,将小朱家村的生态之美、生活之美、文明之美永久留存在档案中,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庭档案记录了生活变迁。宁安市档案局结合小朱家村旅游观光、民风民俗、经济发展等乡村特色,以户为单位,建立家庭档案,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逐户走访、采集每个家庭的基本信息,认真填写家庭调查表,详细记录户主、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生产、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相关信息,并按照“一户一档、一事一表”的标准,逐份整理,归档装盒。这些家庭档案的形成与积累,见证了小朱家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村民美好生活的变化。

    尤为重要的是,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命根子”。为确保土地确权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保障村民权益,市档案局将涉及农户的有关确权申请、身份信息、权证审核发放等文件材料,以农户为单位“一户一档”进行整理,严格按照《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的要求进行了归档。

    为了使以上建立的各门类档案实现精细化整理,宁安市持续巩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成果,并不断探索建立多门类的村级档案资源体系。小朱家村档案室存有6类档案,包括文书档案218卷、会计档案541册、声像档案10盒、项目档案22盒、家庭档案147盒、土地确权档案152盒。其中最早的一份档案为1948年的文书档案《阶级成分划分表》。宁安市档案局对文书档案、项目档案开展数字化扫描,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扫描文书及项目档案1.2万页。

发掘档案功效,小朱家村展现振兴之姿

    小朱家村历史悠久,数千年前就有原始人在此活动。春秋时期,挹娄人在这里生存;隋唐时期,靺鞨人也在此留下许多遗迹;清朝初期,明朝朱元璋十六子宁献王朱权十世孙朱议翁率部降清后,奉旨迁徙宁古塔,居于牡丹江边以渔猎为生。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之地,有朱家人来到今天的小朱家村附近,见此地鱼肥水美,便在岸边建造房屋,在牡丹江中捕鱼为生,至今村内仍可见龙王庙、河神庙及老码头等历史遗迹。

    2018年,为了展示小朱家村的历史记忆、人文传承、产业特色,小朱家村人利用并挖掘档案资料,在市档案局的帮助下建立了小朱家村人的精神家园——小朱家村村史馆。该馆占地约200平方米,馆内布局分为村之溯源、村之变革、村之兴盛、村之新史、北国鱼米之乡、荣誉室、村大事记、村之党建、村之展望9个主题。小朱家村村史馆与小朱家村党建先锋长廊一道成为小朱家村独特的风景,平均每月接待游人2000余人次。

    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小朱家村综合档案室丰富翔实的档案资料也在指导农业生产、推进村务公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小朱家村自然环境独特,物产丰富。小朱家村自产的石板大米,米粒晶莹剔透,米饭油亮溢香,色泽青白如玉,入口绵软滑爽,堪称米中精品;小朱家村旱田土少沙重,俗称“沙溜地”,这里生产的花生果红饱满、味甘纯正,地瓜皮薄圆润、沙绵甘甜,是游客争相购买馈赠亲友的绝佳食品;小朱家村位于牡丹江上游,江水及湿地养殖的江鸭以水草鱼虾为食,为鸭蛋品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年轻的创业群体以档案资料为据,将小朱家村的美丽村光和特色农产品搬上互联网,推广小朱家村的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完美转型。

    小朱家村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浓缩在一页页档案资料和一张张照片档案中,一个综合档案室集聚了小朱家村人的全部生活内容和悠久历史。2017年,全村通过发展旅游、种植石板大米及各种经济作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23万元。伴随着农村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小朱家村已成为带动宁安市农村区域发展的中心区和先行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新农村省级重点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省先进党支部等荣誉。未来,小朱家村一定会更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月10日 总第3321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